“懒”老师与“勤”孩子
——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性的培养

2016-09-15 08:38青岛市市北区第一实验幼儿园董雪姣
当代学前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活动区自主性小朋友

■ 青岛市市北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董雪姣

“懒”老师与“勤”孩子
——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性的培养

■ 青岛市市北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董雪姣

所谓自主性,也称独立性,是个体依靠自身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决定,并能自我调节而达到目标的行为倾向。幼儿的自主能力包括生活能力的独立、学习能力的独立以及交往能力的独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

然而,在幼儿园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真的得到充分发展了吗?尽管我们平时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延长区域活动的时间、开设更多的活动区域、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等。表面上看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更多了、空间更广了,实际上,孩子在游戏中自主性的发展却依然受到种种的限制,例如:孩子一遇到困难,老师马上“勤快”地提供“帮助”;老师们自己“勤快”地把区域创设出来,却从来没有问过孩子的意愿等。老师们太“勤劳”了,反而对孩子来说成为了一种控制,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机会。

区域活动作为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应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游戏伙伴、自由选择活动区域,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步调进行学习。它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促使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对幼儿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何不“懒”一些,默默地退到孩子们身后,给他们更多的挑战和自主的空间呢?

一、做一个“懒”得说的老师

1.让环境代替老师的嘴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看来,环境作为一个隐性教育手段,正在对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于是,我给自己的嘴巴放了一个假。我把活动区的要求画下来,贴在了墙上;把需要搭建的物体打印下来,贴在了搭建区;将小制作等步骤图打印下来,放在了美工区,让孩子自主探索;把低结构材料融入每一个活动区,不说玩法,只提供材料;把益智区中磁力片等玩具的玩法以及作品范例图片,订成册子,任孩子翻阅;将孩子每天带来的新闻、记录的天气以及新学习的成语,及时地放到相应的展板,供孩子经常温习。当孩子有问题来问我时,我只需稍稍提醒一下,孩子们就明白了,我也轻松了。

2.把话语权交给孩子。

活动区的讲评环节,我改变了“老师讲孩子听”的模式,主张孩子之间应该互相分享。活动区结束后,首先我会请孩子们自由交流、欣赏活动区中的作品,等孩子们交流完毕,再请每一个孩子讲一讲“今天玩的什么区”“玩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或者“遇到了什么困难”。孩子们讲的过程也是互相交流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在其中也只是一个引导者。例如,有一次,搭建区的孩子分享搭建的“景福宫”时说:“屋顶的搭建对我们来说是个难题,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屋顶上没法放木板,我们想了很久,终于想了一个办法,把景福宫的中间放上柱子,这样中间就可以放木板了。”其他孩子听了恍然大悟,都说这个方法好,顺着这个问题我问:“你们想一想有没有不加柱子就能把屋顶搭起来的办法呢?”孩子都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可以把两个长木板用胶带连起来变成一个更长的木板;有的说可以把木板斜着放,慢慢距离就近了,屋顶就可以搭起来了;还有的说可以用长盒子进行搭建……把话语权交给孩子,老师只做一个引导,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就会慢慢养成。

二、做一个“懒”得想的老师

1.孩子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

1996年,新西兰正式颁布国家幼教课程框架《Te Whāriki》,其中明确指出:孩子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这与我国的《指南》和《纲要》精神是一致的。孩子们作为一个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老师必须要对他们有信心,遇到困难不急于帮助和代替,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决。当孩子出现错误时,不急于批评指正,给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空间。我们班贝贝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在班里经常处于“被孤立”的状态。有一次活动区游戏时,他多次找我反映:“没有小朋友跟我一起下棋。”

每次我都是鼓励他:“你自己想想办法,怎么才能找到小朋友陪你下棋呢?”在把问题抛还给他之后,我悄悄地观察他的行为。只见贝贝无奈地回到座位上,双手托着下巴嘴里一直在嘟哝,愁眉苦脸,眼看向老师求助没有希望了,便自己想起了办法。突然,他站起来,一个活动区一个活动区地转,每到一个活动区就会问一句:“你们可以陪我下棋吗?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下棋。”最后,在他的努力下,终于邀请到了一个小伙伴。至今我都忘不了他当时是多么的开心,他能主动地寻找小伙伴了,不仅自己解决了问题,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脑子“懒”一点,孩子的脑子就会转得“勤”一些,老师要始终坚信孩子是一个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2.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

无规矩不成方圆,但以老师的权威制订的规则,孩子执行起来难免会有抵触情绪,所以不妨老师“懒”一点,把规则制订的自主权交给孩子。到大班了,我们新开设了“小诊所”的区角,在游戏之前,我通过“回忆你生病了是怎样就医的?”“药架上的药是怎么摆放的?”等问题引导,以及展现医院图片的方法,请孩子们自己来商量制订在“小诊所”游戏的规则以及注意事项,比如:按照挂号、就诊、缴费、取药的流程就医;轮流当医生、护士、病人;游戏结束后,把药分类放好等。规则制订后,请孩子将规则用自己的方式功或者写下来,贴在诊所。在游戏进行中发现问题也会让孩子及时商量修改,就这样,“小诊所”的游戏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孩子们也玩得很开心。

3.让幼儿成为区域创设的主人。

活动区是让孩子进行游戏的区域,如果只是按照老师的想法创设,但孩子不喜欢,那么活动区的创设就毫无意义。所以不如老师“懒”一些,让孩子自己决定创设什么样的活动区或者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大班下学期,班级活动中有一个主题是“浓浓的亲情”,我请孩子们讨论,希望能有什么活动区,最终孩子们一致认为想有一个娃娃家,在娃娃家里给全家人照相并制作相框,感受浓浓的亲情。原本大班没有娃娃家了,但是既然孩子们喜欢,所以我决定跟孩子们一起再另外创设了一个活动区,取名为“我爱我家”。孩子们在这个活动区里制作了很多精美的相框,讲述了很多家里有趣的事情,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同时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4.给孩子生成新游戏的空间。

瑞吉欧教育体系认为,“与幼儿在一起,1/3是确定的东西,2/3是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作为老师事先控制的东西可以少一些,多给孩子一些产生新游戏的空间,并且在没有安全隐患和大错误的情况下,支持并鼓励孩子的新游戏”。我们班美工区和小餐厅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区,孩子们各玩各的。这一天,我发现他们之间有了合作。刚开始美工区负责用彩泥制作美食,给小餐厅提供食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但因为仅仅是单纯地制作美食,所以孩子们玩了一会就腻了。于是我走过去对美工区的小朋友说:“你们可不能白干呀!”他们听后,兴奋地说:“对对对,我们还要收钱呢!”于是美工区小朋友又制作了钱币,并告诉小餐厅,让他们制作美食是要付费的。为了多挣钱,美工区的小朋友制作得更起劲,也更有创意了;小餐厅为了多挣钱购买更多的美食,也拼命地招揽顾客。给生成的游戏留多一些空间,多一些支持,孩子的思想就会更开阔,也会主动地生成更多的游戏。

三、做一个“懒”得做的老师

1.让孩子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老师创设出来的环境固然美丽,但是,这种缺少孩子想法的环境他们真的喜欢吗?要想创设一个的适宜而又温馨的环境,就应该让孩子更多地参与进来,因为他们才是幼儿园的主人!所以老师们不妨给自己的双手放放假,让孩子们来做。在对“我爱我家”这个活动区进行环境创设的时候,我事先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孩子们说希望能在墙上挂上自己亲手制作相框的全家福照片,而且是一个粉色的背景。于是,我用一块粉色的布织布布置墙面,剩下的挂相片的工作就由孩子来完成了。随着区域游戏的开展,墙上带有形态各异边框的照片越来越多了,还有小朋友在旁边制作了漂亮的装饰物,墙面一天一个样,真是美丽极了。在“劳动最光荣”主题下,创设了小餐厅的时候,我请孩子们来设计柜台。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小点子一个接着一个,最终决定在柜台上张贴他们亲手制作的菜谱以及宣传海报。接下来就是他们自由创作的时间了,菜谱天天更新,海报也做得越来越引人入胜了,最终这个柜台成了区域中人气最旺的柜台,小餐厅的客人也是络绎不接。在这些过程中,老师没有费多大力气,活动的效果达到了,孩子们也得到了锻炼。

2.给孩子一个自由探索的氛围。

《指南》中对大班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提出了一个目标:能主动地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游戏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大班孩子已经具有了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老师不要急于帮助孩子,而是给他们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例如,在美工区,有个小朋友用布和纸制作了一个小娃娃,可是怎么将娃娃的头和身子连接在一起成了一个大难题。我没有急于去帮助她,只是静静地看着,过了一会她看了看值日生牌,然后问我要了别针(因为值日生牌上有别针),把头和身子别在了一起,可爱的小娃娃就做好了。再如,在磁力片游戏中,有个小朋友拼了一个平面的机器人,但是当他遇到其他小朋友的挑战,想与他的机器人比比高时。机器人却怎么都立不起来了,我依然默默地观察,等他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结果令我欣喜:他给机器人多加了一层,让他变成了立体机器人,骄傲的迎接了对方的挑战。

孩子自主性的养成,离不开老师适时适度的放手,用心做一个智慧的“懒”老师,避免过多的控制,把脑袋、手、嘴还给孩子,调动幼儿的“勤”,让幼儿“活”起来,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

猜你喜欢
活动区自主性小朋友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