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监护室患儿家属的压力源干预研究

2016-09-16 08:15余晓芳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58300开平市中心医院广东开平59300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监护室心理压力家属

董 莉,余晓芳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8300;开平市中心医院,广东 开平 59300

护理园地

新生儿监护室患儿家属的压力源干预研究

董 莉1,余晓芳2
1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300;2开平市中心医院,广东 开平 529300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监护室患儿家属的压力源进行的分析,给予实施干预。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科住院的患儿家属300名为研究对象。心理因素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分析。针对压力源实施干预,干预前为对照组,干预后为实验组。干预后300例家属再进行前后的心理因素对比。结果 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压力干预,增加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环境和对我们医务人员工作的了解。使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均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和识别家属的压力源,减少其压力应激,实施护理干预及情感支持有利于满足家属需求,优化服务,减少医患纠纷,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监护室;患儿家属;压力源;干预

新生儿监护病房拥有众多复杂的仪器和设备,作为一个相对封闭,是病情较重新生儿连续24 h病情监测、集中治疗和护理的单元,由于病重新生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新生儿监护病房需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防止院内感染,故新生儿住入病房后,家长不能昼夜陪在身边,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探视,且患儿无语言表达能力,探视时间得到的信息有限,感受与患儿分离的痛苦,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仅做好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忽视了家长的心理反应,家属会对患儿的预后极其敏感甚至对医务人员的怀疑与不信任,恐惧与缺乏安全感紧张和焦虑等,甚至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诱发医患矛盾。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危重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家庭成员必定出现变化,当刚刚诞生的小生命住进监护室时,整个家庭都会特别紧张和焦虑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往往会对医务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1]。邹爱丽等[2]指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职能向多元化发展,家属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新生儿监护病房家属心理压力大,并有其特殊的需求。家长往往不仅担心患儿的治疗及护理,还会担心孩子是否会被丢失或错抱等各种心理压力。向国平等[3]报道PICU患儿家长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国外研究指出患者因病情危重住入重症监护室,会对家属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4-5],甚至体验着比患者更为巨大的压力。家属是患者最可靠的社会支持系统之一,但ICU护士总是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对患者生命的抢救和病情监测上,对家属的心理需求往往未给予足够认识和重视[6-7]。选择2015年1~1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患儿家属300名,进行心理压力分析后给予干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科住院的患儿家属300名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选取在本院新生儿病区住院的家属300名,每例患儿选1名家属参加。对参加的家属要求有:(1)自愿;(2)有一定文化程度;(3)能读懂中文,了解问卷内容且同意参与本研究。选择合适的压力量表,解决控制压力量表信度和效度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使用自行设计的表格进行详细调查患儿亲属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渴望了解程度。被研究家属无精神障碍类疾病。1例患儿只接受1名家属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各成员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了解课题意义,测量使用者经过系统训练熟悉量表的使用,按规范施测,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解决量表使用的范围及场合合理,对测量结果的解释慎重,提高测量的效能,确保测餐量科学性和准确性。300份调查表均在新生儿入院的24~36 h内进行。家属按表上统一指导语完成填表,问卷表当场收回,有家属漏选的项目给予当面纠正,对新生儿资料不清楚的项目由研究者给予当面解释,所有量表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发放300份,收回300份。每份量表要求在20~30 min完成。

1.3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调查量表所得分数越高,表明引起压力的程度越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使用自行设计的表格进行详细调查300名患儿亲属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渴望程度,最需要了解的是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表1);300名患儿亲属心理因素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干预前后分析比较,实验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2);300名患儿亲属干预前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实验组的满意率为95.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71.33%,P<0.05)。

表1 患儿亲属希望了解患儿住院期间的基本情况的分布表(n=300)

表2 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病人SDS、SAS评分变化(n=300,,分)

表2 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病人SDS、SAS评分变化(n=300,,分)

*P<0.05 vs对照组.

类型对照组实验组SDS评分44.15±4.68 56.82±5.01* SAS评分42.01±5.41 53.81±4.35*

3 讨论

家属对疾病的不了解,对疾病预后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属;其次家属往往不仅担心患儿的治疗及护理,还会担心孩子是否会被丢失或错抱等心理压力。表现得悲观、恐惧与缺乏安全感。再加上大部分家属对我们新生儿监护室的环境和设施的陌生感引起的紧张与焦虑。这时护士应针对患儿的疾病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及时告知患儿家属病情,患儿住院后,所有的家属迫切想了解患儿的病情[8-9],医护人员应及时告知家属患儿的病情转归情况,讲明目前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减轻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我们可以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介绍病情,了解这次疾病的发病原因和一些疾病常识,并告知家属我们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减轻心理压力。

由于新生儿区的患儿病情危重,医护人员往往忙于各种救护而忽视了与家属交流沟通,使患儿家属产生各种心理压力和对我们的怀疑与不信任。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从而改变患者或或家属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方法[10]。家属怀疑与不信任可以通过我们的沟通来弥补。本次研究可以证明主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压力,减少其压力应激,实施护理干预及情感支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赢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1]沈燕君,韩东海.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沟通[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0):453-4.

[2]邹爱丽,蒋冬梅.ICU重危患者家属需求的研究进展现代护理[J],2013,8(9):27-9.

[3]向国平,彭文涛.PICU患儿父母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2,16(8):452-4.

[4]Gaw EB.王nformat i ona]support fO_r}amli nes i.mmediatelyte-r CABG surgery[J].Cr i t i ca]Care Nurse,2008,4(1):41-50.

[5]t--[opkins AG.The trauma nurse’s I'oj¨e with fam_i¨j es_iln cI,i s is[J].Cri tcal Care NtJ:r'se,2004,14(2):35.

[6]Mccoy J.The r0,e of critical care nurses lin organ donat_ion:Acase study[J].C_rlitjicall Care Nutse,2009,19(2):48.

[7]M0lter NC.Needs of relaI:_i ves of eI’_itica]|ly i1 l patients:A descr-iptj ve st:udy[J].Hearl:&Lung,2009,8(2):332-9。

[8]齐瑞玲.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10,4(6):339-41.

[9]吴多育,陈茹妹,柯雅娟,等.手术患儿家属的术时需求及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08,48(16):32.

[10]李秀莲.医护心理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2-4.

Recognization and intervenation of the stress of paediatric patients's familie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DONG Li1,YU Xiaofang2
1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of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Foshan 528300,China;2Kaiping Center hospital,Kaiping 5293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ress of paediatric patients's familie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implementing intervention.Methods A total of 300 paediatric patients's familie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between 2013.06 and 2014.06 were selected as object.Psychological factors was analysed with self-rating anxious scale(SA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Implement intervention were performed on stressors.Families pre-intervention were performed as control group and post-intervention as experimental group.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300 families of post-intervention with that pre-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 By intervention to the stressors of paediatric patients's families,patients'families got an increased knowledge of disease,environment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work of medical personnel.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pre-intervention(P<0.05).Conclusion Recognization stressor of paediatric patients's families,decreasing stressors of families,implementing nursing care and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meeting relations'requirements,and optimizing the service will reduce doctor-patients'disputs,harmonize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elevate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paediatric patients's families.

intensive care unit;paediatric patients'families;stressors;intervention

2016-05-15

佛山市2011年科技局立项课题(201108245)

董莉,本科,主管护师,E-mail:18028677813@163.com

猜你喜欢
监护室心理压力家属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通过图片看内心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