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专业健美操专选生专项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2016-09-18 06:01马晶晶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3期
关键词:体教专项体育

马晶晶(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体教专业健美操专选生专项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马晶晶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成都体育学院院体教专业健美操专项学生教学实践与专项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并结合有关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小学教师需要出发,提出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和体系需加以完善,课程需加强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等对策,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健美操专项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体教专业 健美操专项 专项教学能力 培养 探索

教学改革的浪潮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中明确指出:“要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教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优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成都体育学院校作为专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摇篮,加强对健美操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既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社会发展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1 该校体教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培养现状

健美操教学能力培养是学生通过健美操课程有目的、有计划、长期训练所获得的。该文所指健美操专项教学能力,是结合健美操项目特点,在专项教学活动中综合体现教师全面素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及课程开发能力[2]。

1.1该校体教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该院秉承的一流人才培养目标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对该校健美操专项教学及教学大纲研究发现,多年来该校健美操专项侧重技术教学,考试内容多以规定成套动作为主;总体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足,存在“高分低能”现象,造成与现代教育改革、社会需要及中小学实际所需人才类型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根据不同角度进行相关调查表明:在教师对学生能力评价方面,主要集中在一般上;根据对09、10、11共3个年级学生的随机调查访问中,约为76%的同学在实习或在职期间参与了课间操、运动会等校园活动组织项目内容编排,大多表示对真正胜任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社会实践与工作参与中,近年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有近五成的教学能力处于一般和较差的水平。主要表现在教学教案的设计编写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编能力、示范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等方面欠佳。

表1 影响专项教学能力的因素(多选)(%)

1.2影响该校健美操专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因素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调查表明(表1):主要影响健美操专选生专项教学能力的因素有: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师培养不够、学校课程设置、环境因素、以及学生的心理、性格等自身因素等。其中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技术知识、课程设置与评价考核标准等因素对学生专项教学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比例在八成以上,教师培养与性格等自身因素也占据半数以上。如表1所示,85.2%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因素是对教学能力影响较大。究其原因这和该校的教学大纲有关。09、10、11级教学所使用的是该校08版教学大纲,相较于其他体育院校,体教专业学生专修课是在大二下学期进行,大三修一学年;大三下学期选第二专修,上课共计96个学时两个月八周的学习时间。略晚半学年到一个半学年不等,访谈中多数学生认为专修时间太短,所学知识有限,满足不了对学生健美操专项教学能力的较好培养。因此在对体教健美操专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制定相应完善的课程体系。

2 建议

2.1完善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以培养复合型一流体育教育人才为目标

在构建健美操教学体系中,秉承“一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即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手段实用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过程控制化、考试内容综合化[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健美操教学理论培养,加强健美操教学的实践能力环节,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综合实力。此外,以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依据,把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2.2课程设置中加强对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2.1加强健美操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等能力的培养

(1)结合实际社会需要,采用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新形式,理论结合实践,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专项教学能力。

(2)培养学生钻研教材的能力,获取知识经验,进行模拟实践,以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积极参与科研学习,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全面发展自身素质。

2.2.2加强学生健美操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的培养

(1)在比赛实践中,培养学生竞赛组织编排能力,掌握健美操教学方法、创编、裁判和竞赛组织等技能,使其胜任专项训练工作及竞赛的组织裁判工作。(2)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安排,为学生安排尽可能多的教学机会,相互促进,相互交流;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高效率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3)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培养社会指导适应能力及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等,使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更好地契合社会需求。

2.3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健美操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培养能力,针对健美操专项的特点,设计系统的教学大纲和进度,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健美操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如“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螺旋递进,即基本技能培养与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初步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

3 结语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社会需要的不断增加,对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怎样提升教学水平,行之有效的进行教育改革?国家与社会都在为之努力。笔者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09、10、11共3个年级学生教学实践与专项教学能力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问题及影响因素,并借鉴相应的先进理论模式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健美操专项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13-17.

[2]张晓莹,王立红,马鸿滔,等.在健美操专项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04-106.

[3]李娟,周亚琴.创新型多维体系健美操专项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0,25(3):86-88.

G831.3

A

2095-2813(2016)08(b)-002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3.024

猜你喜欢
体教专项体育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
我们的“体育梦”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