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9-18 01:12段艳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30
关键词:师资队伍青年教师院校

段艳(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30)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段艳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30)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亟需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敢于尝试、敢于拼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及市场需求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思考和建议。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粤教师〔2012〕10号)、《广东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管理规定》(粤教师函〔2014〕81号)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地位,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水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珠三角地区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轨道交通行业技能型人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铁职院”)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特有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要适应珠三角地区对轨道交通人才的新需求,建设“国内一流”的轨道特色骨干高职院校,需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针对性,满足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市场对教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二、广州铁职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一)改革教师聘用管理制度,互聘优质师资,共建教学团队

广州铁职院修订《教师聘用实施细则》《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加大轨道交通类特有专业中有企业背景的高级职称教师和博士学位教师的引进力度;完善修订《新教师试讲和面试评价标准》《非教师岗位人员转专任教师岗位暂行规定》等制度,突出对专任教师实践技能、企业工作经历、教学能力及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内容的评价;健全企业兼职教师聘请制度,完善兼职教师聘请标准,制定了《兼职教师聘用实施细则》等制度,优先聘请有五年以上企业一线工作经验,或主持、参与过企业项目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兼职教师,提高兼职教师的聘用标准。深化校企互聘互派制度,形成校企“互兼工作岗位、互派专业人才、互聘技术职务、共同培育人才、共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取得广州市政府提供高层次人才引进配套资金400万元,加大了专任教师的引进力度。2014—2015学年引进专任教师14人,总数达363人,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学位结构较为合理(见表1和表2);聘请304名兼职教师来校任教,兼职教师库总数达900人,发挥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

(二)校企协同共建“学·赛·研·培”四位一体双师工作室

依托校内实训室,创新管理体制,协同共建由校内名师与企业能人姓名联合冠名的31个“双师工作室”建设,完善工作室遴选、项目开发、经费使用、考核细则及评估奖励等5项管理办法,[2]每年30余万元运行经费及绩效考核激发了共建动力,形成工作室长效运行机制,构建了“学·赛·研·培”(实践教学、竞赛培育、产品研发及教师培养)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途径。近5年来,双师工作室共引入合作企业85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121项,获得专利89项,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25项,培育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国家及省市级获奖220项。2009年成立的电子专业工作室,为中小企业开发的遥控LED显示屏、全自动果蔬消毒清洗机等5项产品已投入批量生产。

表1 2014-2015学年教师队伍职称结构情况

表2 2014-2015学年教师队伍学位结构情况

(三)教师社会服务贡献地方经济发展

近3年学院教师为区域内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应用(简称“四技服务”)项目227项,服务到账经费总数667.09万元,开发专利189项;2015年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金额176.4万元,技术交易到款金额2.5万元,非学历培训到款额520万元,公益性培训服务3670人日(见表3)。整体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增强了学校的辐射带动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表3 服务贡献表

(四)以培养培训与评价制度改革提升教师职教能力

1.改革专兼职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形成校企人才协同发展的立体平台

学校建立涵盖教育教学、科技应用与研发及社会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知识积累分享库、建成一个包含兼职教师培训部、专任教师培训部及教师交流部在内的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中心等,为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确立了专兼职教师培养培训的内容体系,针对校内专业教师,学校制定了重在提高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设计和实践能力的培训内容体系;针对校外兼职教师,制定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职业教育学理论+课堂教学策略+多媒体信息使用技巧为主要模块的培训体系。建立了考核评价制度,实施了分类分项评价,形成了专兼职教师系统的培养培训体系,解决了专兼职教师培养的原则、方法、内容、评价等关键问题。

建设期,教师知识积累分享库汇集资源达45项,98%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国际交流学习,95%的兼职教师完成了48学时的系统培训并取得聘书,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项目学习89人次,91%的专业教师参与了项目和专利开发、横向课题研究。学校《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一主双翼、八位一体”研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得广州市第九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改革教师评价办法,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

学校进一步健全完善《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专任教师社会服务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制度,明确从教学工作量和非教学工作量两个方面对教师工作进行考核。专业教师社会服务工作量占到教师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并作为教学单位及教师个人年度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岗位升降的重要指标。依托学校自主开发《职业院校测评系统》,编制了《双师素质教师岗位职责》《双师素质教师量化测评表》,制定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细则》,科学测评教师的双师素质;制定《非教师岗位人员转专任教师岗位暂行规定》,建立教师转岗运行机制,形成动态的、连续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广州铁职院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不仅能够胜任教学、科研,而且有能力、有实力为社会服务。第一,学院重视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尤其重视从企业一线引进能工巧匠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成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和一支满足教科研需求的兼职教师队伍。第二,建设了融实践教学、技术研发、大赛培育和师资培养于一体的双师工作室与企业工作站,搭建了教师服务企业的平台与窗口。第三,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将教学工作量与科技研发、科技服务和企业培训等非教学任务工作量按“8+4”纳入教师岗位职责,政策引导教师承担联系企业的责任。第四,形成体现公平的内部分配与激励机制。通过相关措施有效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创新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引进与聘任机制还不尽合理、培训培养方式还比较单一、考评制度还不够健全、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一步进行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的管理,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其实质是探讨投入劳动与所获报酬之间的比值。亚当斯认为,在组织机构中,员工最关心的是奖励措施的公平和公正,即希望自己所付出的代价得到应有的报偿。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高职院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制定分配制度或奖励措施时,一定要贯彻“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增加分配制度的透明度,让每一位教师都生活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理念,吸纳优秀企业文化,培育校企文化共融的校园文化效应场。

三、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1.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与聘任机制

高职院校应成立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确立人才引进原则、人才引进制度。领军人才对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具有强大的示范和凝聚作用,要将引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治学严谨、造诣精深、国内知名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优化人才(尤其是特有专业)引进、集聚的政策环境,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并遵从服务发展原则、高端引领原则、突出特色原则、公开公平原则(坚持公开招聘、公平竞争、科学评价)、择优引进、合同管理原则,制定专业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科研骨干的引进程序和管理细则。企业兼职教师有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有实践操作技能,对这类教师的聘任,应制定《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明确并细化其聘请标准,建立聘用能工巧匠、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的吸引机制。

2.建立有效的师资培训与培养机制

高校教师应站在某一学科的前沿,这就决定了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对高校管理者来说,加强教师的培训培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聘请企业客座教授、校企互聘共育专兼职教师、对专兼职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出国培训、专家指导和企业顶岗锻炼等方式,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增强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所在,建设好这支队伍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第一,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优化新教师岗前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加强过程管理;积极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学观摩等活动。在职称评审中,进一步加大教学工作在评审要素中的权重,教学考核优秀和教学竞赛获奖的青年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第二,重视加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用于鼓励和扶持青年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团队建设要吸收青年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青年教师也要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团队之中,在老教师的带领下不断提高科研能力。第三,促进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鼓励所有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学历层次,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取得博士学位回校工作的青年教师,学校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第四,努力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着眼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推进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制度,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自己,提高实践能力。第五,切实抓好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扩大青年骨干教师选拔范围和数量,促使青年教师中的骨干提高水平,带动和影响整个青年教师队伍尽快成长。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建立专任教师、实训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兼职教师分类管理办法,建立不同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制定《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把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纳入高职院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注重三者的共同发展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采取教师自身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校外专家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并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考核结果作为发放津贴、年度考核和职称认定的重要依据。完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制定《高职院校教科研奖励办法》,对教职工的科研立项、论文发表、专利授权、教科研获奖等进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构建和谐的现代校园文化

现代校园文化建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力提倡的,可以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绝不仅仅依赖于规章制度,而要使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以发扬。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需要营造“严谨笃学”氛围,注重学术和学风建设、[3]加强师德和师风建设。广大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古人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教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就是把外在的教师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素质,并落实到行动上,即把他律与自律相结合。这里的关键是教师个人的高度自觉能动性。通过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力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四、结语

建立一支优秀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师资工作,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学校发展、兴衰的核心工作来抓。通过完善并实施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走人才强校之路。

[1]顾建跃.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37-38.

[2]牛东育,蒋新革.基于教师工作室构建立体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9):142-144.

[3]黄永东,张恒亮.浅谈高校教师师德建设[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8):25-27.

(责任编辑:刘生平)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xemplified by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DUAN Yan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430,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industry needs to have engineers,senior technicians with spirit of the craftsman,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market demand put-forward the new challeng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xemplified by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the paper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ing staff;cultivation of talents;suggestion

G715

A

1009-931X(2016)03—0050-04

2016-06-03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协同创新视域下广东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1201533927)

段艳(1975-),女,湖南邵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青年教师院校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