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大担当向改革强军交出优秀答卷

2016-09-19 03:55王守学
政工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强军素质改革

☉王守学

·思想修养·

以更大担当向改革强军交出优秀答卷

☉王守学

栏目编辑:赵正国

面对改革强军“大战略”“大格局”“大手笔”,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不断强化担当精神,努力培养战略眼光、提高素质能力、强力推动执行,以更大担当把改革各项工作往前头赶、往实里做,才能真正干成“大事业”、干出“大成就”,把改革的美好愿景变成强军的现实。

眼光应更长远。“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军人穿上了军装就意味着奉献。虽然我们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现实困难,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绝对不能为眼前的利益所惑所困,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多站在改革强军的全局大局看问题,自觉把事业追求锁定在为改革作贡献、为强军而奋斗上,把使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切实担起改革的历史重任。因为,改革强军是“弯道超车”,若视野仅仅盯着当下,就会被路边的风景所分心走神,根本不可能在世界军事竞争大潮中实现跟跑,并跑领跑也将成为黄粱美梦,饼画得再好看,终也充不了饥。不论职位是高还是低,岗位是大还是小,都应该自觉培养战略思维,主动用战略眼光前瞻看待改革,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经验主义、功利思想中解放出来,以当小兵、担大任和当小家、谋大事的姿态努力作为,努力为改革强军清好障、铺好路、使好劲。

能力要更强大。改革强军,改的虽是“棋盘”,强的却是“棋力”。能力素质若不托底,改革强军势必难见着效。军事力量的较量,归根到底还是素质能量的深层次较量。改革就是要把“两个能力不够”“两个差距很大”的问题解决掉,让军队综合能力足以决胜未来战场、打赢任何敌手。实践证明,高新的武器装备可以花钱购置,而军人的能力素质是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的。军队人才培养应对照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要求找准定位、做好规划,以培养模式的转型和更新推动能力素质的转型和提升。同时,广大官兵也要把求知强能作为过好“改革关”的政治责任,常怀强烈的知识危机感和本领恐慌感,把学习提高、练强本领作为必修课主修课,跟着形势学习领悟、盯着问题研究思考、向着实践拓展深化,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抓紧抓实,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把所学所悟所得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工作能力,转化成备战打仗、守土卫国的“战位”能力,转化成挑大梁、打头阵、攻艰险的促改能力。

执行须更彻底。改革强军大考,一分的决策需要辅以九分执行才能得到十分的满分。若执行不彻底、落实不到位,再轻的挑子也会担不起,再好的蓝图也会形同废纸,再宏伟的战略工程也会成为镜花水月。只有紧抓末端落实不放,把改革各项工作的时间表、任务图、责任制精准制订,不断强化贯彻力执行力,逐个任务、逐个环节、逐个节点精抠细雕,不落到实处决不休止、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不见到成效决不撒手,定一款实一款、款款落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见效,才能高效、有力地推进改革进程,顺利完成改革任务。特别是改革进入“脖子以下”攻坚战后,更要把坚决执行、严格执行、彻底执行作为检验改革工作落实的硬标准、硬尺度,坚决防止和杜绝有利往前窜、无利往后缩的“选择性”执行,偷工减料、缺斤少两的“简约化”执行,要求他人落实、自己却不落实的“双重性”执行和变了形状、走了样子的“异化式”执行,切实立起执行的高标准、严要求,担起改革的主体责任,用干事业、出成就的实际行动向改革强军交出优秀的答卷。

【作者系77680部队政治委员】

猜你喜欢
强军素质改革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改革之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强军路上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改革备忘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改革创新(二)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