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三角30个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力探析

2016-09-19 01:44秦童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城市群长三角因子

秦童

(苏州大学 东吴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经济研究

关于长三角30个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力探析

秦童

(苏州大学 东吴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在过去的30年中,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以及安徽省的30个经济发达城市组成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文章在国内外学者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力研究的基础上,从30个城市的数据出发,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围绕城市群中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来探究城市群发展层次差距,并得出建设性的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群的健康协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力

一、引 言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城市群所拥有的区域协同发展的作用日渐凸显。长三角城市群处在东部黄金海岸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地段,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排头兵。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做出了设计和部署,明确提出在发展长江经济带背景下,要加快长三角城市群的建设,并强调城市间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全境以及安徽省的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淮南共30个市,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7亿。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在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发展程度不一,发展能力参差不齐,城市间的发展差距等情况依然存在,无法达到协同健康发展的目标[1]。对此,文章在回顾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基础上,通过实证,着重探讨城市间的发展差距问题。

二、国内外文献回顾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将以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为轴线,结合国内学者的见解,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佩鲁在20世纪四十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指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区域,而是以不同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基于此,王战运用增长极理论解释了长三角城市群格局的形成,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增长极,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城市发展,这就促进了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创新以及副中心城市的确定[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者越来越关注资源在各地区的配置问题,由此,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他认为市场机制能自发调节资源配置,从而使各地区的经济得到均衡发展。吴福象等人根据此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长三角的各级城市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特色,促进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在要素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实现产业资源在城市群的动态配置[3]。弗里德曼基于空间发展规划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区是生产要素的区域,并向外围区扩散,这就促进了外围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转换,也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这也是空间经济作用的过程。柴潘峰等人从经济能级、经济联系以及产业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正逐渐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化模式转变,以组团式协同逐步实现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4],这无疑是对中心—外围理论的深化研究。对于城市群中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弗农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梯度转移理论。他认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况,产业结构的状况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尤其是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长三角地区各级城市产业间亦存在高梯度产业区向中、低梯度区域转移的现象,柴潘峰等学者也同样指出长三角各城市的产业规模水平及专门化程度具有一定差异,梯度转移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散,以使城市获得跳跃式发展[4]。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采用实证方法来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栾贵勤和黄敬跃就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的17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划分城市群等级,为更好地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定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依据[5];叶磊等人就长三角空间梯度问题,运用空间重构,建立城市群的经济联系总量,采用聚类的方法来分析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圈和边缘城市圈[6]。

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诸多学者将眼光集中于城市群的形成过程,以及上海市作为增长极的龙头辐射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从长三角城市群30个城市的区域数据出发,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各个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为更好地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建设性建议。

三、实证分析及拓展

(一)数据来源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选取正向指标,通过建立包括16个指标的区域发展评价体系来评价2011-2014年长三角地区30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以探究各个城市的区域发展情况。

在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系统性、独立性、简便可操作性以及动态可调整性的原则基础上,选取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评估的16个指标,指标涉及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投资、消费、科教以及外界联系强度等几个方面[7],数据来源于2012-2015年上海市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长三角统计年鉴以及近年来各城市统计公报。各指标的单位和标号见表1。

表1 变量解释说明表

(二)统计分析

本文运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分析方法[8],研究长三角城市群中30个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1.因子分析

数据处理:为了消除量纲的影响,首先采用Z标准化方法对2011-2014年长三角地区30个城市的16个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适应性检验:考察收集到的指标X1至X16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借助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

根据表2结果,知KMO假设检验,该值为0.883在0~1之间,大于0.5且接近于1,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同时,根据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所对应P值=0.000<α=0.05,则拒绝原假设,认为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两个检验结果都表明标准化后的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因子提取:选取大于1的特征根值,通过旋转后的解释总方差(见表3)提取因子。

表3 旋转后的解释总方差

由表3和后面的图1可知,因子1因子2解释方差分别占总方差的67.884%、17.929%和8.411%,它们一共反映了原变量94.224%的信息,故只要选取3个因子即可。

因子命名与解释:由于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结构不够明显,各因子的含义不够突出。为此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变换,使各变量在因子上产生较高载荷,因而在其他因子上载荷较小。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

表4 因子载荷矩阵

续表4

根据表3和表4,并结合经济学知识对各个因子进行命名,见表5。

表5 各指标公共因子命名

在公共因子F1中,包含涉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和年末常住总人口,同样包括经济结构指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及投资和消费的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及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包括R&D经费支出等科教指标以及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等外界联系指标等表现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多个方面,主要为繁荣经济发展的基础指标,这些指标在F1上因子载荷较大,可定义为繁荣因子[9];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阐释了经济发展中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在F2上因子载荷较大,将其定义为收入因子;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主要表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成果,在公共因子F3上有较高的因子载荷,将其定义为规模因子[10]。结合表3和表5,在F1、F2和F3中,公因子F1解释方差占总方差的67.884%,反映信息高达50%以上,而且公因子F1为经济繁荣因子,可知F1在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中的作用力较大,其次为公因子F2,所反映信息最少的为公因子F3,仅为8.441%,可知规模因子对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作用有限。

计算因子得分及排名:因子得分结果见表6,根据回归法可算出3个因子的得分函数:

表6 各指标因子得分结果

再利用因子的贡献率,可以得到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F=(67.884×F1+17.929×F2+8.411×F3)/94.224

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函数,可以得出长三角地区30个城市2011年至2014年的总因子得分及其排名,见表7。

表7 2011年至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30个城市总因子得分及排名

表7反映了长三角城市群中30个城市自2011年以来的总因子得分及排名情况。排名第一的为上海市,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实力雄厚,所保持的优势地位非常明显,总因子得分也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得分依次为3.02、3.19、3.47、3.80,比位居第二的苏州市高两倍有余;苏州市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十分突出,近四年中一直保持第二位的优势;南京、无锡、南通、徐州以及杭州、宁波等城市,虽然每年的排名情况有所变化,但始终保持在前10位,安徽省会合肥市也一直维持在第7位;长三角城市群中,排名较末端的城市其地理位置欠佳,譬如江苏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没有突破地域限制,浙江西南部的几个城市,由于地处丘陵地貌,经济发展也受到瓶颈制约,安徽省逐步加入长三角发展大军,其发展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1]。总的来看,2011-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中30个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排名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同时表7的统计结果也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30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上海的总因子得分虽然每年都是第一,但是苏州的发展日渐提高,二者之间的发展差距缩小。而在南京、杭州、宁波、无锡等城市中,虽然排名没有较大的改变,但其总因子得分基本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龙头,有效发挥了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效应[12],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另一方面说明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也在积极利用区位优势来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13]。

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方法,它能够将样本数据按照他们在性质上的亲密程度,在不存在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分类[8]。由表7得到2011-2014年长三角地区30个城市因子得分排名,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谱系聚类图,见图1。

结合表7和图1,可以看出长三角城市群的30个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的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宁波和无锡6个城市,都是传统的经济强市,其经济实力雄厚,辐射影响力强。

第二梯队包括温州、台州、金华、绍兴、嘉兴、舟山、湖州等7个城市,这些城市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正在努力赶超第一梯队的城市,这些城市已经具备了城市经济的区域发展的基础,但总体实力仍显薄弱,影响到城市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三梯队有17个城市,分别为南通、合肥、徐州、芜湖、盐城、镇江、泰州、扬州、马鞍山、丽水、衢州、宿迁、淮安、连云港、常州、滁州以及淮南,主要集中在苏北、浙西南和安徽省,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它们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差,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经济繁荣的基础均相对薄弱,其社会系统发展缺乏物质保障,需要加快融入长三角的城市步伐。

图1 长三角城市群30个城市区域发展能力谱系聚类结果

四、结 论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地区,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无可替代[14]。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的建设发展不容忽视[15]。在长三角范围内,应进一步发挥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等发达城市对落后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首先,在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城市群的区域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的相关对策,完善改革引导机制,为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创造环境[16];其次,在中观层面,要加强城市间的纵向、横向合作,完善区域城市发展组织管理机制,发挥聚集效应,强化城市间分工协作部署的约束力和契约意识,倡导利益分享与利益补偿机制,推进长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在微观层面,加强社会管理体制配套改革,应促进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注重产业的梯度转移,推进城市间区域合作工作,加强交通体系建设,倡导同城化发展。

[1]雷米·热内维,拉金德拉·K·帕乔里,劳伦斯·图比娅娜.减少不平等——可持续发展的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王战.长三角城市群改革发展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J].学习与实践,2013(12):5-10.

[3]吴福象,沈浩平.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3(7):98.

[4]柴攀峰,黄中伟.基于协同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6):75-79.

[5]栾贵勤,黄敬跃.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等级划分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56-59.

[6]叶磊,欧向军,卿圆圆.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梯度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1):79-83.

[7]骆玲,史敦友.单中心城市群产业分工的演化规律与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南方经济,2015(3):120-128.

[8]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9]韦伟,等.江浙皖赣四省城市化与区域发展比较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10]张广毅.基于灰色聚类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分析——以长三角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生态经济,2009(7):71-74.

[11]田伟,贾敬全.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探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 (5):83-85.

[12]方晓伟.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94-22696.

[13]安虎森,等.新区域经济学[M].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14]刘志彪,郑江淮.长三角转型升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5]徐长乐,朱元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转型发展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6]胡雅龙,姜卫红.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崛起之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张兵]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30 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QIN Tong
(Dongwu Business School,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the city cluster in Yangtze River Delta,which consists of Shanghai,Jiangsu,Zhejiang and Anhui province,is the fastest growing city cluster and the largest regional economy of scale in China,it is hailed as“China’s and the world's economic growth engine.”Based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other scholars,a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in 30 cities,to explore the city level of development,and come to constructiv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operative group.

Yangtze River Delta;city cluster;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127;F061.5

A

1674-8638(2016)04-0041-06

10.13454/j.issn.1674-8638.2016.04.007

2016-04-25

秦 童(1990-),女,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城市群长三角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