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地区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

2016-09-19 04:19李静娴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待人接物独生子女总分

李静娴

(岭南师范学院 学生处,广东 湛江 524048)



粤西地区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

李静娴

(岭南师范学院 学生处,广东 湛江524048)

采用自编手机依赖问卷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粤西地区26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特征、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及二者的关系。结论:(1)手机依赖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心理反应和功能依赖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功能依赖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3)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更多表现在交际交友方面,男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308,p<0.05),男生在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方面的困扰程度显著高于女生;(4)大学生手机依赖总体水平与人际交往困扰中的与人交谈、交际交往、待人接物呈显著正相关。

大学生;手机依赖;人际交往

本文引用格式:李静娴.粤西地区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6(7):130-134.

一、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手机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且使用手机的人口仍在逐年攀升。在这一群体中,大学生是使用手机人口中的新生主流。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手机普及率已达到94.5%以上,调查中有73.2%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有“手机依赖”,其表现有“总把手机带在身边,并且放在随时可拿的地方,否则就心烦意乱”等[2]。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手机过分依赖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手机依赖大多在一些性格比较孤僻、人际关系不融洽,甚至具有封闭心理或生活压力比较大的人群中出现[1]。随着手机依赖症状的出现,有研究探析发现手机依赖的害处之一是“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部分青年学生尤其是性格孤僻的学生,内心渴望交友,但又不愿把自己的心扉向自己身边的同学敞开,只好选择了极具有间接性、跨地域性、虚拟性、相对自由和方便的“自由时空”——手机媒体[1]。

成瘾是指个体沉湎于某种事物或者活动中,而网络成瘾者与手机成瘾症(依赖)者相似之处是沉湎于科技产品,并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目前,国内对手机依赖的研究较多是停留在现象描述的层面上,而较少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其人际交往、人格特质等深层心理的关系。本研究参考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结果——大学生网络依赖和交际与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5],通过研究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来拓展手机依赖的研究领域。另外,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有所不同,而本研究利用具备良好信效度的自编量表《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以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粤西地区大学生进行抽样测查,从性别、专业、独生与否、年级等方面分析广州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同时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际交往状况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测量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用人际关系综合症量表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进行测查。

1.手机依赖问卷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该问卷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过程编制而成,由20个题项组成,分为4个维度:心理反应、功能依赖、耐受性、时间管理,各维度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32 2、0.637 6、0.600 9、0.582 4。问卷采用李克特式5点记分方式,总分越高,其手机依赖程度越高。

2.人际关系综合症量表

人际关系综合症量表使用郑日昌主编的《大学生心理诊断》中收录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该量表主要测量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共28道题,分为与人交谈、交际交往、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4个维度,每个维度7道题。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为符合的题记1分,不符合的题记0分。量表总分0~8 (各维度0~2分),表明与人相处困扰较少;总分9~14(各维度3~5分),表明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总分15~28(各维度6~7分),表明与人相处的行为困扰较严重。该量表被广泛用于研究各群体的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本次施测统计结果显示,该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58 4,各维度的信度系数也在0.6以上。因而用该量表测量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具有良好的信度。

(二)研究对象

面向粤西地区一至三年级大学生总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45份,经过剔除得到有效问卷260份。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特征分析结果

1.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性别差异

260名被试中,男生141人,女生119人。经方差齐性检验,各维度与总分的方差均具有齐性(p>0.05),t检验结果显示,功能依赖(p=0.017<0.05)和心理反应(p=0.023<0.05)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总分在性别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0.029<0.05),且男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这两个维度上的分数均大于女生(表1)。

2.大学生手机依赖——独生与否的差异

260名被试中,独生子女57人,非独生子女203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手机依赖情况在各维度和总分上的均值和标准差如表2所示。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功能依赖上具有显著差异(p=0.016<0.05),独生子女的功能依赖分数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总分和其他维度上无显著差异。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基本情况分析

表3结果显示,总体得分上,将近一半(49%)大学生与他人相处存在较少困扰, 41%大学生与他人相处存在一般程度的人际交往困扰,10%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交往困扰。从各个维度来看,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更多表现在交际交友方面。

表4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308,p<0.05),且男生人际困扰程度高于女生,男生在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方面的困扰程度显著高于女生,而在与人交谈、交际交往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三)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分析

表5 结果显示,手机依赖总分与人际关系中的与人交谈、交际交往、待人接物、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交往困扰总分与手机依赖的心理反应维度、时间管理维度和功能依赖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手机依赖的时间管理维度与人际交往困扰中的与人交谈、交际交往、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均呈显著正相关。

表1 大学生手机依赖性别差异的描述性分析统计±s)

表2 大学生手机依赖独生与否的描述性分析统计±s)

表3 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

表4 人际关系困扰情况的性别差异±s)

表5 手机依赖和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分析

注:* 表示p<0.05, ** 表示p<0.01

四、分析与讨论

手机依赖情况调查发现,手机依赖情况存在性别差异,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6],男生对手机的心理反应上更为明显,对手机功能的依赖程度更高,这与男生在电子科技产品方面的追求心理高于女生有关,他们更关注市场手机品牌新型号、新功能的动态。独生子女对功能依赖的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与独生子女的成长特点,缺乏伙伴,比较孤独,但又备受家人的呵护与关爱的原因有关,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间接性、跨地域性、虚拟性的手机短信与外界沟通,以补偿自己心理上的缺失。有研究表明,从小受到更多关注的孩子在手机依赖上的程度较为明显[12],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在人际交往困扰方面,56.5%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男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高于女生,特别表现在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方面。

一方面,手机依赖群体通常采用打电话或发短信与外界联系,而电话联系和短信交往仅局限于口头的表述和文字信息的传达,这种交往方式缺少日常人际交往中所必需的人际互动,例如姿势、表情的互动;电话联系和短信一般只是表达个人简单的想法,缺少深度的思想交流和感情交流,从而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社交障碍。另一方面,手机依赖群体依赖于手机的功能,例如用手机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等,由于他们把自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手机上,而忽略了亲人、朋友和参与现实的社会活动,于是他们无法真正去了解身边的人,身边的朋友和同学,更不了解他们的想法,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出现社会行为退缩的倾向。

手机依赖总分与人际关系中的与人交谈、交际交往、待人接物3个维度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和与异性交往这一维度的相关不显著。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手机依赖行为可能对个体的与人交谈、交际交往、待人接物这三方面产生一定的困扰,这可能是因为手机依赖群体过分注重或习惯使用手机来与人联系和沟通,从而忽视了在实际生活中应有的交流,从而造成人际困扰。对手机过分依赖的被试常常依赖手机与人交往,而较少与人直接交谈,以减少与人直接交流的心理成本,而当其不得不与人直接交流时,就会因为缺少直接交流的经验,而造成其在与人交谈时、交际交往、待人接物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另一方面,手机依赖行为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过度的手机依赖对人际关系困扰起到了一定的预测作用。

五、结论

(1)手机依赖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心理反应和功能依赖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功能依赖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3)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更多表现在交际交友方面,男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308,p<0.05),男生在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方面的困扰程度显著高于女生;

(4)大学生手机依赖总体水平与人际交往困扰中的与人交谈、交际交往、待人接物呈显著正相关。

[1]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 (12).

[2]房敏.简析新形势下大学校园“手机依赖 ”现象[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7(4):59-62.

[3]张庆国.透视大学生“短信一族”[J].青少年研究, 2003(3):3-5.

[4]杨立刚,盛军利,陈国威.大学生网络成瘾者行为调查研究[J].南方医学教育,2006(4).

[5]王弘,金艾裙,李金芳.芜湖市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心理卫生, 2008(8):739-740.

[6]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16):26-27.

[7]陈丽晶.关于大学校园手机‘短信文化’的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4):32-36.

[8]陈秀芳.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调查与政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138-140.

[9]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政策[J].中国学校卫生, 2002(1):47-48.

[10]张建英.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J].安徽科技学报,2008,22(1):94-97.

[11]陈珝.通过共情训练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2]MASAHIRO T,KAZUYUKI M,KAZUKI K,et al.Mobile phone dependence of female students and 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attitudes[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6,34:1277-1284.

(责任编辑张佑法)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in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LI Jing-xian

( Students Affairs Department,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The study used the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scale and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scale to measure 260 college students in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for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The result is that the male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emale’s in psychological reaction and functional dependency, and the only child’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t-only child’s in functional dependency;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is obviously expressed in problems in friend making, and the male has significantly more problems in dealing with people and heterosexual intercourse than the female; 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the problems in talking with people communication and dealing with people.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李静娴(1987—),女,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测量。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7.029

format:LI Jing-xian.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in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J].The World and Chongqing, 2016(7):130-134.

G64

A

1007-7111(2016)07-0130-05

猜你喜欢
待人接物独生子女总分
主动交往 收获友情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家庭的教育与引导是塑造子女心性的大学堂
小学语文教育人格教育中的运用探索研究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第9期“成语城擂台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