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天地宽

2016-09-20 23:26冯轩李贵文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锡林郭勒牧户牧场

冯轩++李贵文

阿巴嘎旗牧户阿拉塔是“减羊增牛”实践的最先受益者。8年前,阿巴嘎旗在南部31个嘎查推广黄牛改良工作。阿塔拉是响应品种改良号召的积极分子,他卖掉大群山羊,率先饲养了130头西门塔尔良种肉牛。到2016年,羊肉价格较峰值时期已下跌近两成,许多当时一味扩大规模的养羊户叫苦不迭,而“减羊增牛”的阿塔拉却因较早调整了牲畜品种结构,全家的年纯收入超过40万元。

“减羊增牛”带来的还不仅仅是好收入。从阿塔拉家向东不远,便是著名的萨如拉图亚嘎查。早在1993年,支部书记廷·巴特尔就敏感地意识到养殖效益与草畜平衡的问题,他提出了著名的“蹄腿理论”:一头4条腿的牛,高于5只20只蹄子的羊的价值,而且更易圈养,更易保护草场。在他的带动下,当地83户牧民将过去2万多头(只)牛羊,减为4500多头牛、不到1000只羊,又将“划区轮牧”代替散养放牧。现在,当地牧民的人均收入翻了好几番。更可喜的是,这片浑善达克沙地上的草原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村”,每年夏季都迎来成千上万的观光者。

“减羊增牛”:从“增减”到“乘法”

锡林郭勒盟拥有18万平方公里的天然优质草场,2016年,锡林郭勒盟年度羊存栏数达到1445万只,占牲畜总头数的89%,但“卖羊难”也成为畜牧业挂在嘴边的话题。“中国羊肉看内蒙,内蒙羊肉看锡盟”,锡林郭勒羊肉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毋庸置疑。然而,过于偏重肉羊产业,“一羊独大”的局面则意味着养殖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

近3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自治区提出“十三五”时期大力实施“稳羊增牛”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利用草原生态补奖资金补贴引进优质良种肉牛,对于肉牛养殖业都是重大政策利好。

从市场环境来看,畜牧养殖业的“供给侧改革”正当时。有专业人士为牛肉市场算了一笔账:2015年,我国牛肉产量为550万吨,其中进口牛肉47.4万吨,缺口200多万吨。预计到2020年,全国牛肉需求总量达到900—1050万吨,供给缺口将达到350—500万吨。在环境上得天独厚的锡林郭勒优质牛肉,或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锡林郭勒盟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规划今年出台,对全盟畜牧业结构作出战略性调整,通过加快优质良种选育扩繁、大力改进生产经营方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引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等手段,打造现代优质良种肉牛产业体系。战略思路很明确:就是将锡林郭勒肉牛产业发展的靶向定位于打造中高端品牌形象。要把牛羊数量的增减质变为地区经济、生态效益的几何式增长,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这是实现“乘法”的关键。

一大批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纷纷在锡林郭勒草原上落地开工,有力推动着当地传统畜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现代畜牧业发展。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大庄园集团落户锡林浩特,与锡林浩特市政府签订的国际标准化牛羊肉精深加工基地、中西餐配送及中央厨房,国际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锡盟标准化草业示范基地,锡盟肉牛品种改良示范基地等3个合作项目即将投入生产运作。在苏尼特右旗,整体投资100亿元打造的天成国际畜产业中心园区集畜产品集散交易、畜产业技术研发和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创造上万个经济实体参与经营、1万多人实现就业,实现从绿色养殖园区、从生态有机牧场到餐桌建成立体化放心食品体系,有望建成全国最大最具权威的畜牧产品集散中心。

“公司+合作组织+牧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龙头企业不仅仅将优质的牛羊肉进行专业化加工外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公司+合作组织+牧户”“公司+基地”等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完善企业与牧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立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采取政府贴息、购买服务和金融担保等方式,为养殖户提供信贷、技术、防疫等服务;农牧民以耕地、草牧场在流转均价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作价入股或以流转议价保底协议入股等形式,参与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实现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在合作中的增收共赢。

企业之外,由各地政府引导成立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牧业经营主体在畜牧业规模化生产上已初显成效。苏尼特左旗率先推出了“合作社+牧户”集约化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在全盟率先成立了合作社联合社。既有利于保障牧民与企业的议价筹码,也有效保护了品种品牌,还便于统一调配草料、节省运输费用。当地还在继续探索和尝试从股份合作、订单合同、价格保护、服务协作、流转聘用五种模式入手,促进企业提质升级,实现“牧场——工厂——市场”的有效对接。几年来,家庭牧场作为新型牧业经营主体在锡林郭勒草原上遍地开花,“塔木沁骏骑家庭牧场”“苏尼特羊家庭牧场”“孟克巴雅尔生态家庭牧场”等已成为著名的高标准草原畜牧业家庭牧场的典型。通过家庭牧场认定的牧户,受益于政府提供技术上帮助、资金上扶持、品种上改良等多方面支持,在引领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更在带动广大牧民转变思想、科学养牧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牧民跟着企业转,品牌拽着牛羊跑”

让更多优质绿色农畜产品走出内蒙古,让锡林郭勒牛羊肉的品牌在全国打响,围绕建立牛羊肉可追溯体系,锡林郭勒盟的产品外销也正在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现在,锡林郭勒的牧民不仅仅能够“赶着羊群上天猫”,专属于自己的电商平台已经上线运营。8月,中国·锡林郭勒大草原散养羊电商直销平台——“锡鲜生”正式上线,以政府监督支持作为平台的信誉保证、以国家地理标识作为选品依据、以可追溯二维码作为正品保障、以上海冷库发货实现极速送达作为平台品牌核心价值,通过直接对接中高端的消费群体,去掉了以往多层经销商的流通环节,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有效填补了高端市场上正品草原肉制品的空白。

在生机勃勃的锡林郭勒草原上,有人对美好未来这样比喻——“牧民跟着企业转,品牌拽着牛羊跑”。前进是今天的活力,更是明天的保障,“减羊增牛”战略与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引领锡林郭勒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双擎动力,更将是实现草原生态永续保护利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民安边稳边的高效途径。前途光明,前景可期。

如何实现畜牧业转型发展、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和控制“走低端”、扩大和发展中高端,是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路子。在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既要会做“加法”,还要善做“减法”,锡林郭勒盟以工业化思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有效促进了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畜牧业综合效益,拓展了绿色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锡林郭勒牧户牧场
内蒙古锡林郭勒那达慕大会 草原夏日
生计资本对牧户牲畜养殖规模决策的影响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天籁之音 生命之歌——锡林郭勒长调民歌编译
海上牧场
基于草场生存评估模型的阿巴嘎旗北部牧户草场退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天堂草原锡林郭勒
叮当牧场
锡林郭勒地区马群疾病调查
海的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