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设置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

2016-09-23 17:46邱华祥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6期
关键词:岗位设置分类管理高校教师

邱华祥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师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逐渐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在社会中,高校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项任务。这也使得高校教师的岗位设置和分类管理成为了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改革的难题。简要研究和探讨了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分类管理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岗位设置;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人力资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6.125

在我国的高校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及其发展,将高校教师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3类。这三种类型的高校教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目前的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和分类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人们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研究为岗位分类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概述和必要性

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是指,根据高校的工作性质和教学任务为高校教师进行岗位分配。在完成岗位分类之后,还需要为这些已经分类的岗位制订一些聘用和考核方面的规定,以保证其统一性。这种高校教师的岗位分类管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和特长的教师进行不同的评价考核,以便他们在其所擅长的领域发挥出最高的水平,达到优质教学的目的。而高校教师的岗位分类管理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高校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样的岗位分类管理可以使高校教师的发展更具个性化和多元化。对高校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分类管理可以使他们在高校教育中各尽其能。这样做,有利于建设高校师资力量,提高人才资源效益,同时,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2 背景研究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下,实施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2.1 缺少高校教师岗位管理体制

在当前的高校教师岗位管理中,存在许多传统观念,主要有教师“终身制”。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处于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局面,使得他们缺少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进而导致高校教育落后。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有一部分教师仍旧有着“教师职业是铁饭碗”的思想——只要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就能够永远享受教师的待遇。这样的思想导致高校教师在教育体制中缺少竞争意识,教师的聘用仍旧实施统一的岗位考核标准,而不是综合考虑教师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另外一种情况是,当教学与科研之间有矛盾时,在当前的教师职称晋升中,主要以教师的科研结果为参考标准。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处于两难的境地,有一定的矛盾性。所以,实施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2.2 教育政策的实施

国家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其他政策中明确指出,高校的岗位应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而专业技术岗位又被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教师岗位主要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相结合型3种。国家相关政策的发布推动了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具体实施情况,高校可以通过学校的具体发展和教学特点细致地划分这些岗位。

2.3 高校的社会特性引导高校教师岗位分类

高校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产物,而高校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人才,以推动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在如今高校社会性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高校教师的岗位分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师功能的转变上。在之前的高校教育中,教师主要是为了教学和科研,缺少对高校的社会服务。这样就制约了高校和社会的发展。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育不仅要保证对人才的培养和对科学的研究,还需要提供社会服务。这样,就需要在高校岗位分类中设置一些社会服务岗位,改变传统的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模式。

3 完善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标准的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制度

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主要是依照以下几个原则建立的:①按需设岗。通过对学校不同教育内容发展的分析对教师岗位进行分类管理,比如在文科教育的教师岗位分类上,应该侧重教学性,适当减少应用研究方面的岗位;反之,理科和工科具有较强的课题研究性质,在教师岗位的选择中,应该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但是,在这两种学科设置岗位时,要考虑到社会服务岗位的设置和推广。②在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基础原则,也是关键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在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格,满足其发展需要,以发展个人和尊重个人来推动高校教育的迅速发展。在这样的原则下,高校应该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机制,营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人为本,展现教师特色,为教师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③动态性原则。所谓“动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称为弹性原则,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岗位分类管理的科学性。在教师选择岗位时,允许重新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另外,在不同的教师岗位中进行动态调整,不同岗位之间要相互联系。④系统性原则。该原则是要保证高校教师的分类管理是一个总系统,而其中的岗位是总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资源。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岗位之间的比例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划分,以保证学校教育环境的平衡性。

3.2 流程的设置

一般情况下,具体流程是:①分析岗位职责和要求。分析时,要考虑学校特色、相关政策和教师能力等内容。②说明岗位职责。在工作中,要明确规定岗位职责和条件,使教师的岗位设置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4 结束语

高校教师的岗位分类管理是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发展需求中主要研究的内容之一。这种岗位分类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高校教育的发展,使教育内容更加科学,实现了良好的办学效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凌尧.基于职称—岗位分级设置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9):155-157.

[2]李扬.基于岗位设置的我国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3]周媛媛.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37-38.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岗位设置分类管理高校教师
分类管理背景下浙江省民办高校政府财政扶持探析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科研单位管理岗位优化设置研究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外贸企业客户分类管理探析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四川省实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
对西部医学院校教师进行分类管理的思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浅谈医院岗位设置与聘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