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家沟的第一书记

2016-09-26 11:54李晓娟
雪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大通县第一书记驻村

李晓娟

“通过几个月的驻村工作,使我深切的感受到,精准扶贫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这是我们在大通县桦林乡阿家沟村第一书记史建成的扶贫日志中看到的一段话。在阿家沟村的这一段时间内,史建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踏实的工作也让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眷恋。 阿家沟村是大通县桦林乡的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辖阿家沟、中庄、生地三个自然村,共144户,534人。其中藏族354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66.3%,劳动力312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58%。地势不平坦,交通不便、村民思想老旧等原因使得这里的生产生活环境数年如一日,脱贫之路举步维艰。

第一书记史建成到任后,积极引领村民选择合适的扶贫项目,但是资金却成为了一个大问题。缺少发展资金就要引进发展项目,以项目增收,为此,在村两委和第一书记的动员下,村民杨文基准备在阿家沟村发展农家乐生意,总投入 100万元的农家乐于今年7月正式开张运营。农家乐带动了不少贫困户在这里打工就业,增加收入。作为帮扶对子的青海省总工会在帮扶初期就对这里的23户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2.3万元,为村委会配发了1万元的图书,配置了2万元的电脑等办公设备,这些帮扶措施的实施为第一书记顺利开展精准识别和精准施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第一书记史建成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通过精准识别阿家沟村共有23户67人被划定为贫困户,其中因病致贫的占多数,对于部分贫困户实行了低保兜底,并依据当地实际,采取一户一策或一户多策的方法保证贫困户日常生活,村民兰平安就是一户多策的受益者之一。

史建成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访兰平安家时候的场景,去年冬天,史建成到村后时间不长就开始了精准识别工作,当他到兰平安家后看到四五间农家小房子里面只有简单的家具,患有心肺病的兰平安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甚至连跟他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兰平安的家庭状况和身体情况让史建成非常揪心,其他贫困户的冷暖他也牵挂在心上。他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反映情况,借助单位的有利平台,给每个贫困户安装了总价值近15万元的节能采暖炉,这样既能解决贫困户冬天烧煤取暖的生活费耗损,又能保证把扶贫的实事落到贫困户的心里,而对于患肺心病的兰平安来说,冬天是最难熬的日子,今年有了采暖炉,老人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而在史建成看来,有了采暖炉还不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协调桦林乡或者大通县的有关部门,为兰平安解决后顾之忧,帮他找一家合适的养老院进行养老。

然而在阿家沟村不仅仅有兰平安这种因病致贫的,还有个别孤身一人无法自食其力的贫困户,针对这些人,史建成上门走访,鼓励他们重拾对生活的热情,劝导他们改变生活态度,争取早日脱贫。

在阿家沟村实行一户多策的目的就是保证贫困户能在2018年前顺利脱贫,而史建成积极为阿家沟村寻求长久、稳定发展的产业,改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让村民看到真正的实惠。驻村工作的的这些日子里,阿家沟村村两委大力支持第一书记的工作,而第一书记尽心尽力、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他们同样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村党支部书记兰存录看来,第一书记史建成的工作做得细致且实在,每家每户都是精心走访,今年春耕前还帮农户们调中藏药的苗子、调化肥深入田间地头、指导他们(农户)帮助他们,随时了解贫困户有啥困难需要解决的就及时去解决,兰书记说,通过史建成书记的工作切实体会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群众的关心。

史建成开始着力挖掘阿家沟村可发展的优势资源,2900亩的草场就是眼下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草场发展特色自助旅游和土鸡养殖、利用阿家沟村的高山森林发展林下经济,这些脱贫计划的实施将会给阿家沟村的面貌带来很多变化,村民的腰包也会慢慢鼓起来。在脱贫思路方面,史建成想着充分利用好、管理好连点帮扶单位青海省总工会注入的资金,发展特色自助旅游,扩大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并带动村民们进行土鸡养殖,努力在增加农户经济收入上下功夫、做文章,对于2018年的脱贫任务史建成也表示自己有信心完成,我们也希望那时候相约一起去阿家沟村看看那里的土鸡养殖、看看那儿的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更看看村民们开心的笑颜。

(作者系西宁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编辑)

猜你喜欢
大通县第一书记驻村
我的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大通县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报告
大通县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如何用不等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