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2016-10-09 10:54刘常德
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题溶液物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S—32 Cl—35.5 F—19 Na—23 Mg—24 Al—27 Zn—65 Fe—56

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玻璃窗破裂

C.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

B.H2O、H2CO3、NaOH:氧化物

C.葡萄酒、冰红茶、加碘盐:混合物

D.Mg、Fe、Si:非金属元素

3.2015年12月8日,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 )

A.工业粉尘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风力发电

4.固体硫酸氧钒是攀钢自主研发的新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钒电池用电解液、航空航天级钒铝合金和钒催化剂。硫酸氧钒(VOSO4)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3

C.+4 D.+5

5.2015年12月8日至10日,2016年核安全峰会第四次协调会在阿拉木图举行。核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核能。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C.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

6.图1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甲、乙的混合物

B.10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30 ℃时,将60 g乙加入100 g水中,可得l60 g溶液

D.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30 ℃降温至10 ℃,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7.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N中的“2”表示2个氮元素

B.O2中的“2”表示2个氧原子

C.Fe2+中的“2”表示每个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D.[Ca+2O]中的“2”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8.生活中某些物质的pH近似为:西瓜汁5.8、苹果汁3.1、泡菜3.4、鸡蛋清7.6,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苹果汁和泡菜显酸性

B.西瓜汁和鸡蛋清显碱性

C.苹果汁比泡菜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喝苹果汁

9.纪实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B.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C.油脂会使人发胖,应避免食用

D.低血糖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点燃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将Cu(OH)2加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液体显红色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2.某城市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下面对该自来水厂的净水分析错误的是 ( )

A.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过滤

B.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使泥沙沉积到底部

C.步骤③过滤池中有活性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D.步骤④中常用明矾作消毒剂

13.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02月04日~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冰上运动场馆的外墙将采用新型的塑料膜材料聚氟乙烯(C2H2F2)n,它美观耐用,使用寿命达15年以上。关于聚氟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易降解的新型塑料,不会形成白色污染

B.聚氟乙烯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C.聚氟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

D.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14.物质的性质往往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碳酸钙作补钙剂

B.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C.氢气作清洁高效的新能源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15.图3是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c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1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 g

16.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CaCl2+CO2+H2O[点燃]CaCO3↓+2HCl

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高温]CuSO4+H2↑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2Fe2O3

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二、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共6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都是碳酸盐

D.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钙

B.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C.该粉末中含有熟石灰

D.该粉末中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

20.下列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 )

A.①等质量的锌粉与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B.②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③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D.④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21.图5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可以用于灭火

B.C与E的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C.B、C、D分别属于物质类别中的酸、碱、盐

D.图中A物质只能是铁

22.在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各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再向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反应完毕后,若天平失去了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存在的是( )

A.铝和镁均有剩余

B.铝和镁均耗尽

C.镁耗尽,铝有剩余

D.铝没有剩余,而镁耗尽

三、理解与应用题(共4道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5分,第25题5分,第26题6分,共22分)

2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维生素和钙,这里的“钙”是指 (填“分子”或“元素”);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下同)。

A.蔬菜 B.大米 C.肉类

(2)下列所示的各种厨房用具中,主要利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利用金属导热性制成的是 。

(3)小美利用 检验彬彬家的井水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

24.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填字母)。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3)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CO2+6H2=4H2O+X,则X的化学式为 。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6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

(3)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反应前后 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变化。

26.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探索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X的化学式为 。

(2)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 NaHCO3的方法是 。

(3)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 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Y的化学式为 ,此反应产生的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名称为 。

(4)实验室中,纯碱也可以和熟石灰用来制取少量的烧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过程: 。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道小题,第27题7分,第28题5分,第29题10分,共22分)

27.图8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 作用,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3)通常状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收集气体的装置应选用 ,若选用干燥的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由 (填“a”或“b”)端进入容器。

28.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分析相关问题,请你参与。

(1)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填序号)。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方案②反应后物质的成分,一段时间后过滤,同学们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实验二:为确定滤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反思:有同学提出滤液中硫酸铜的确定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原因是 。

29.据介绍,陕天然气气化陕西二期工程已全面推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

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CO2、H2O;

乙:CO、H2O;

丙:NH3、CO2、H2O;

丁:CO2、CO、H2O。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甲烷燃烧产物][CuO][大气球][A B C D][图9][无水CuSO4 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 (填“能”或“否”)。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主要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 同学的猜想成立。

(4)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五、分析与计算题(共2道小题,第30题2分,第31题6分,共8分)

30.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请计算:

(1)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2)14.1 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g。

31.青岛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OH和Na2CO3,为了测定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取废水100 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10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加入稀盐酸80 g后,才开始有气体产生,原因是 。

(2)当所取样品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3)该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拟题人:刘常德】

猜你喜欢
小题溶液物质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
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
电离平衡单元检测题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