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六)

2016-10-09 10:56魏海
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钠盐青蒿素甲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Na—23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2.下列关于生活中常用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袋可以通过加热进行封口

B.各种塑料在自然界中都不能降解

C.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

D.涤纶、羊毛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

3.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

A.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有可燃性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有酸性

C.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CO2-3]

4.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研制的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她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下面关于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高分子

C.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 ℃时,将30 g a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80 g a的饱和溶液

6.市场上出售的有一种健康低钠盐(主要是NaCl及少量KCl)。下列有关低钠盐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低钠盐含有少量的钠单质,故称低钠盐

B.低钠盐中的钠离子比氯离子少,所以低钠盐是一种带电物体

C.低钠盐是指没有提纯的粗盐,其中含有大量的不溶物

D.低钠盐中含有钾离子,所以比相同质量的氯化钠含较少的钠离子

7.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8.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钾

B.用植物的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用水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

D.用FeSO4溶液、Cu和Ag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9.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Ca2+和X离子,则X可能是( )

A.OH- B.Cl-

C.[CO2-3] D.Na+

10.取一定质量的CaCO3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8.0 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2.0 g CO2气体

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5 g

C.剩余8.0 g固体为纯净物

D.剩余8.0 g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1.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填字母,下同)。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试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 、 (写出2条)。

(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了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氯化钠

12.图2是自来水厂净水的主要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 的名称是 ,试剂A 的名称是 。

(2)明矾可作絮凝剂,是因为其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液氯与水中杂质反应会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杀菌时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4)硫酸铝也能作絮凝剂,写出制取硫酸铝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5)自来水厂在净水过程中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13.请根据图3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②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C装置收集CO2,则检验收集满CO2的方法是 。

(4)实验室一般通过加热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制得甲烷,则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选用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若用F装置(充满空气或水)收集甲烷气体,则进气管是 (填“a”或“b”)。

(5)若把收集满CO2的两支试管分别倒插入盛有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5所示的现象,对比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乙同学设计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二:小组同学利用该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后,发现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残留。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继续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②碳酸氢钠溶解吸收热量,碳酸钠溶解放出热量。

【提出问题】

残留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①:碳酸钠;

猜想②: 。

【设计方案】

小组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加热残留物,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②正确

B.将残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热现象,则猜想①正确

C.将残留物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猜想②正确

【反思评价】

用化学知识解释上述错误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5.一定量的稀硫酸与8 g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蓝色溶液,再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蓝色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6所示。

(1)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蓝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拟题人:魏海】

猜你喜欢
钠盐青蒿素甲烷
3类人不适合吃低钠盐
三类人不适合吃低钠盐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青蒿素抗药性”如何应对?屠呦呦等提出合理方案
低钠盐=送命盐?
气候变化导致甲烷气泡增加
低钠盐真的是“送命盐”吗
青蒿之内还有宝藏
“中国神药”青蒿素治疟还治癌
我走得好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