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新亮点 巍山 在新旧之间安然自得

2016-10-10 00:24李晓佳
云南画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巍山南诏云南旅游

文/李晓佳

云南旅游新亮点巍山在新旧之间安然自得

文/李晓佳

几千年以来,即便是南诏国的政权在这里诞生,巍山总是在不温不火地经营着自己,从不做四季分明、色彩张扬的亮相,仿佛永远秉承着春天那种半明半暗的颜色,在欲望与宁静之间探头探脑,在新旧之间安然自得。

李志雄/摄

巍山如此低调,到过这里的人常会惊叹,在大理和丽江两座名城耀眼的光环背后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如此古老、朴素、亲切的城邦;巍山如此鲜活,每一幢老宅院里都住着人家,历史在巍山身上从不曾远去;巍山如此市井,在这里的街边一坐,随时可以逗狗戏猫、吃小卷粉、喝木瓜水;巍山如此“有范”,古代汉语没学好的同学,到这里连城楼下的通告都看不懂……

南诏古街从南到北,从南方的南门到北方的群力门,全长2000米,是巍山古城的中轴线,其中保留最完好的是拱辰楼与星拱楼之间的古街道。这条街上两边遍开小铺,门前撑有白布凉棚,挂着鸟笼,颇有南方小镇的遗风。逛古街,早晚意趣全然不同。起一个大早,信步走上街头,石牌坊,石板路迎面而来,临街全是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高不过两层。清晨的宁静总是被笼中的小鸟鸣叫和一间间店铺开启门板的声音打破,此刻最能领会什么叫苏醒。一路前行,一扇扇门随着你的步伐打开,大步迈出几十米回转身来,看到的就是琳琅满目,挂着商品的繁华街道。铁匠铺门前挂着的农具像风铃一样叮叮咚咚地响起,书刻碑店里发出凿石材的当当声,纸烛店前吊置屋檐下的牌匾,为主人做着广告……

如果在傍晚,夜幕即将降临之际,幽暗的灯光从已关闭的铺面木板缝隙中透出来,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几声叫卖声,古街则是另一番风味。昏暗的灯光下,清一色的木质牌匾上都用漂亮的书法写着南诏食馆、椿木店、书刻碑店、裁缝铺、理发馆、纸烛店、小百货……一些还没关门的店铺门口,还挂着红灯笼。漫步于此,仿佛置身于明末清初古朴雅致的小市井中,这种久违的,像是在艺术作品中才能见到的景象,让人感觉时光一下倒流了无数年。

老饕们一直固执地坚持这样的理念:一个城市最能体现其个性气质的不是建筑,而是小吃。巍山小吃闻名全云南,数得出名字的就有十多种,只要胃还装得下,能让人从早吃到晚。清晨的小巷,雾气还未全部散去,石板路的两旁就支起了各式各样的早点摊,巍山米糕恐怕是其中最别致也最惹人爱的了。这样的一合小米糕,是古城人最家常的早点,特别是开春时候,用当季现采的青蚕豆煮熟磨细合在米面里,袅袅热气间,一合松松软软、泛着清新绿意的青豆小糕就蒸出来了,小糕中间夹着一层薄薄的红糖,如同一个精致的工艺品,轻咬一口,满嘴生香,米的糯香,蚕豆的清香,还有红砂糖的淡香,一起在嘴里缓缓流淌。

小糕是日常甜点,扒肉饵丝则是巍山浓得化不开的一个情节。巍山本地人曾跟我们聊起过,他们一周7顿早点,吃5顿以上的扒肉饵丝也不会腻烦。巍山扒肉饵丝之所以如此有魅力,完全源于其用料讲究,小膀、五花肉、火腿、阉鸡,还有上等大米舂的饵丝融汇成一碗,温软的银丝安卧在如白玉般散发香气的汤里,一天的好心情,一天的好劲头,就在这样的一碗小吃里得到了底气和抚慰。

来巍山之前,我就对一根面无比向往,光看着面条先被搓成拇指粗细的一长根,然后抹上香油一圈圈盘好放在盘子里就觉得稀奇,可实际要吃上面,手上没两把子力气还真没辙。一根面又叫做“扯扯面”,巍山的大厨拎起盘里的面索头,或抖或抻,面索越扯越细,长长的一根面,在大师的手里如风拂柳枝、银蛇起舞,玩面也能玩出艺术,再把火腿丝、五角星丝瓜、一窝蜂菌等炒烩成一锅汤菜,浇在面上,滋味美不可言。平常巍山人家做“扯扯面”时,全家人一字排开或站成一圈,每个人高高拿起面索头轻扯一下,递给另一个人,精于此道的主妇总是离灶头最近,一家人从扯到吃,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当然,像我们这样笨手笨脚的外地人是“扯”不出粗细均匀的面条的,稍不注意,整根面索“肝肠寸断”,只能引来哄笑一场。

猜你喜欢
巍山南诏云南旅游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南诏大理佛精品》插图
唐代“骠国献乐”背后的秘密,一场以献乐为名的救国运动
巍山图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巍山(山龙)(山于)图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云南旅游手机报正式开通
22条新规能否给云南旅游去病根
云南旅游乱象,政府早该亮剑
巍山小吃道法自然精神探究
巍山喜迎60华诞
《南诏德化碑》史料价值散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