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的立体空间布局模式与优化

2016-10-12 03:01刘书刘金山教授暨南大学广州510632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商贸流通

■ 刘书 刘金山 教授(暨南大学 广州 510632)

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的立体空间布局模式与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新增长极的打造,低碳背景下的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当前的商贸流通立体空间优化策略更是备受关注。在我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鲜明主线带动下,对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以及优化的要求越来越紧迫,亟需构建有效的绿色商贸流通模式和合理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本文探析了我国商贸流通处于低碳背景下的发展意义,阐述了我国商贸流通构建低碳背景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的模式与优化策略,以期将我国的商贸流通产业建设成为先行示范产业、创新驱动产业和协调发展产业。

低碳背景 商贸流通 立体空间 布局模式 优化策略

引言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的“混合动力”,并为复苏中的全球经济注入了“中国暖流”。因此在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以及优化的空间新策略改进越来越备受关注,这不仅能带动我国商贸流通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是对商贸流通发展长远趋势的深谋远虑和责任担当,可以很好地解决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经济悬而未决的各类问题,比如:商贸流通经济的组织程度较低问题,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较少的问题,商贸流通经济得不到有力支撑等问题,虽然这些存在的问题无法完全避免和彻底解决,但是可尽最大地努力实现根源规避。因此,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建立与优化,不但是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尊重,更是对商贸流通发展理念的成熟体现。基于此,本文探析了我国商贸流通处于低碳背景下的发展意义,阐述了我国商贸流通构建低碳背景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的模式与优化策略,以期将我国的商贸流通产业建设成为先行示范产业、创新驱动产业和协调发展产业。

我国商贸流通处于低碳背景下的发展意义

(一)我国商贸流通处于低碳背景下可延长产业链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着空间链、供需链、价值链以及企业链的四维度概念,因此产业链的延长是通过这四个维度的均衡发展而产生和实现的,这种经济关系可以体现出同产业之间的不同协作过程,更可体现出不同产业之间的不同部门协作过程。同时,产业链是最开始状态时的社会分工,而生产要素和产品之间的分属是不同的,因此产业链对消费者的需求产生了满足,这样最终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了整个市场经济(郭琳,2015)。而且,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更高层次间的社会分工,从而使得整个产业更快发展。

除此以外,在我国的商贸流通经济领域中,企业扮演的就是企业分工中的搬运工角色,所以,在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可以和一些制造商以及生产者之间建立连接,而在产业链下游的企业,则可以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以及商品的消费者之间发生作用,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由此可见,这样的产业结构可以化解资源的损失以及配置的不合理现象,所以,只要我国的商贸流通经济领域处于低碳背景下,就可以提高整个资本的存量,并且可以延长产业链(李保华,2013)。

(二)我国商贸流通处于低碳背景下可促进城乡发展

我国商贸流通经济领域只要处于低碳背景下,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因为,产业转移和生态共建的低碳环保格局,不能仅局限在运输工具的碳排放上,其可以更合理地利用资源以及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对整个行业和全部产业都存在着一定的辐射效应(和红星等,2012)。同时,这种辐射效应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物流模式,可管理和整合物流行业的零散状态,从而很好地减少碳排放量以及增减运输吞吐量,并且利用现有的运输条件,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商贸流通在城乡之间的双向互动。因此,在低碳背景下可以更加顺利地实现城乡双向商贸流通,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低碳通道进入到乡村和城镇,更可以保证低能耗的产品进行区域转移,从而更好地带动城镇和乡村之间的良好发展以及建立更加牢固的合作关系(段然,2015)。与此同时,在我国现有的商品物流行业中,总会呈现出物流行业的不足现状,在这种实际背景下引进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一旦技术条件稳定时,就可以实现增加物流量以及减少碳排放量的双重目标。

(三)我国商贸流通处于低碳背景下可集聚产业

我国的商贸流通经济领域只要处于低碳背景下,就可以将产业集聚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从而形成空间范围之内汇聚产业的基本要素。产业的集聚效应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是经济联系型产业集聚,二是指向型产业集聚。其中,经济联系型产业集聚是指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成本降低,从而吸引到更多的产业经济合作。而指向型产业集聚是指组织或者企业为了集中利用某些区位的优势以及某些地区的资源,使其在该地区进行产业聚集的状态。同时,这两种产业集聚又都会受到水文、土壤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并且还会兼备交通和物流的优势,从而使整个商贸流通产业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以及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商贸流通构建低碳背景的有效途径

我国商贸流通构建低碳背景是一项异常复杂且涉及面极广的工程,因此需要严格按照构建的程序进行内容实施,并要协调好管理制度同建设设施之间存在的矛盾,考虑好城市交通低碳设施与建设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保护低碳环境、建立商贸流通统一市场、加快产业转方式调结构这些已经明确的重点方向,要遵循“快思维、做加法”的原则,从而将合理构建人流结构、调整交通物流运能、提高流通运输能效作为我国商贸流通构建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并结合相应政策使用各种低碳排放交通工具,保障节能环保以及商贸流通相关低碳建设的顺利实施,更要发挥引导人流、物流和流通效能的作用,构建我国的商贸流通低碳系统方案(时保国,2011)。

(一)合理构建人流结构

创建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的低碳背景,就是要合理化构建人流的出行结构,引导人流对使用的交通工具进行多样化、低碳化选择。因此,在低碳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结构需要引导人流以公共交通以及自然交通和慢性交通为主,较大距离时可采用公共交通方式进行解决,而距离较小时可采用步行或者绿色交通工具进行解决,通常情况下不建议采用小汽车等高耗能交通工具。因为,这种采取公共交通的人流结构方式,可以保证公共交通形成良好的服务水平以及准点率,从而实现人流结构的合理构建(赵保华,2013)。然而,如若整个公共交通的舒适度难以使人流满意,或者是公共交通的时间成本太高,人流则会选择小汽车等高耗能交通工具.所以,我国各级城市的管理制度以及功能布局都应该围绕公共交通的发展和绿色交通工具的使用作为基础条件,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反映真实的出行花费,政策资金向公共交通及绿色交通倾斜,从而保障公共交通的人流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对交通道路进行管理保障以及合理安排好交通布局,从而缩短人流的时间成本,建立低碳出行的意识。所以,应将合理构建人流出行结构作为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低碳发展的首要途径。

(二)调整交通物流运能

创建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的低碳背景,就是要对交通运输物流的运能进行调整,从而减少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使用其他能源进行替代,最好是使用污染低以及可再生的资源进行替换,例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从而最大限度地符合城市交通运输特征以及物流能源需求。另外,在我国的物流配送能源选择方面,应首先选择以电能为主,并且要将物流运能的标准方式进行规划和调整,从而创新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的低碳建设标准和理念。而且,在交通物流的大宗商品运输中,使用清洁能源的运输过程中,可以较好地降低区域环境污染,保护稀有能源,并降低噪音对人流的干扰。因此,交通物流的大宗商品运输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交通工具,例如:轻轨、地铁以及电力火车等,这些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商贸运输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合理利用,所以,应将调整交通物流运能作为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流通运输能效

能源效率简称能效,是在单位量的能源被燃烧后所完成的运输量,在标准和单位统一的情况下,不同的能源效率所反映的是不同的运输能力。因此,创建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的低碳背景,就是要提高商贸交通运输的能源利用率,进而提高流通的运输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运输总量,以及提升单位运输能效下的运输量,这些都是提升我国流通运输能源效率实现低碳背景的根本途径。另外,城市流通运输的能源效率与交通的有效组织以及城市的通达情况等综合因素都有紧密联系。

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

(一)低碳背景下我国城镇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

在低碳背景下,我国城镇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是经济高速发展能够实现的客观条件,同时,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立体空间结构更是连接流通服务和城乡商品的大动脉,因此,应该结合我国城镇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空间的合理布局以及科学区域规划。在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城镇规划都会建立相应的农业品市场以及工业品市场,这种空间布局和区域规划措施能够很好地解决消费者在城乡之间的往返费用和通讯成本问题,然而,城乡双向流通的不完善,导致一些社会资源以及重复运输造成的不必要损失,使传统物流模式成为降低碳排放总量的阻碍。而且,城镇中的农业品市场同工业品市场在商品存储方面更是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选择农业品以及工业品的运输工具时,更要有选择性地区别对待,不要造成能量消耗过大、运输工具需求过大以及物流行业的资源需求量过大等问题。

(二)低碳背景下我国农村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

在低碳背景下,我国农村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就是要在市场的位置选择、农业和工厂生产基地的交通成本,以及碳排放总量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现阶段的物流交通业态是建立在传统物流交通基础之上的,是产业链向上游进行的延伸,从而形成与生产领域和管理规划等各方面的连接。所以,在我国城乡双向流通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中,对于我国农村出现的大型物流吞吐量来说,不仅需要对其合理的流动模式进行规划,还需要随着物流量的增加相应地扩充空间布局要求。而且,对于土地流转制度以及历史遗留等因素造成的产业空间布局成本增加问题,更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对其进行化解。

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优化

2015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万亿,其中,消费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2016年消费更是延续了快速增长趋势。并且,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外贸拉动转型为由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为主的新局面。因此,我国在低碳背景下快速优化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刻不容缓,所以,本文提出了以构建综合交易为主零售为辅、针对市场和产品进行结构设计、完善城市和农村流通一体化、从而形成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总量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

(一)构建综合交易为主和零售为辅的空间布局

我国长期以来的物流运输理念,就是要“创造低碳的经济以及发展低碳的交通模式”,这一理念已经对整个商贸流通市场的布局以及使用的物流运输工具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整个商贸物流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影响至深。因此,我国的商贸流通产业经济应该构建以综合交易为主和零售交易为辅的空间布局,这样可以有效地优化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的立体空间布局。因为,在我国的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中,综合交易的商品结构以及完整的零售业态对整个物流运输成本以及交易效果有着比较直接的影响,所以,构建综合交易为主和零售为辅的空间布局是优化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的主要因素。

例如:当分别有两个消费聚集区域C区域和D区域,当C区域具有完整的商品种类,并有很多的市场交易和丰富的零售业态,而在D区域却是商品缺乏,很难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并且不完善的政策和基础设施使得整个D区域的零售难以满足消费者所需时,D区域的消费者在需要商品时,就会主动向C区域的市场进行批发或者直接零售,这个简单的市场交易过程会直接提高整个商品的成本价值,更会使得环境和资源受到高耗能影响。由此可见,我国商贸流通经济领域构建综合交易为主和零售为辅的空间布局,对优化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的整体空间布局具有直接作用。

(二)针对市场和产品进行结构设计的空间布局

2014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10万亿元,个人消费金额在总费用中占据20%。因此,我国的商贸流通产业经济应该构建以针对市场和产品进行结构设计的空间布局,这样可以有效地优化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的立体空间布局。但是,在对市场和产品进行针对性结构设计时,不仅要对物流组织进行结构设计的合理变革,而且要安排好区域位置的合理角度以及严格制定有效的低碳交通管理方案。因为,在物流管理中使用的信息化监管系统、照明设备以及制冷设备都是商贸流通产业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间接来源。所以,对市场和产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结构设计,是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优化的有效对策。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还需要针对不同产品的特性以及业务的具体要求,来拟定科学的监管方案以及加大监管力度,针对易腐和易变质的商品要建立专门的独立监管部门,进行实时跟踪和实施有效对策进行监管。并且在市场和产品的结构设计时不断创新和变革,避免在监管过程中成本升高以及效率降低的现象出现,使商品的生产效率和销售时间形成统一。由此可见,我国商贸流通经济领域针对市场和产品进行结构设计的空间布局,对优化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的整体空间布局具有间接作用。

(三)完善城市和农村的商贸流通一体化空间布局

我国的商贸流通业会与其他行业存在空间布局的不匹配现状,尤其是与一些城乡双向流通业以及一些与我国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行业。因此,我国的商贸流通产业经济应该构建完善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空间布局,这样可以有效地优化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

首先,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可以建立农产品产地市场,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农村地区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这种构建体系虽然对当地消费者难有较大吸引力,但建立起来的农产品产地市场、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能够有效地实现粮食增产以及农村低碳经济的双向发展。

其次,在集合专业的物流产业时,应在城乡之间建立一体化的农产品以及工业品空间布局,这有利于城乡的多类批发商和零售商与物流行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能减少城乡双向流通时资源和运输的不必要损失,还可以建立有效的配送体系,并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消耗。由此可见,我国商贸流通经济领域完善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空间布局,对优化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的整体空间布局具有双向作用。

(四)形成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总量的空间布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城镇化不断发展的源泉动力是在城郊形成的农业区域,并且,在整个商贸流通环节所产生的成本都会受到商品种类和生产物流的严重影响。因此,我国的商贸流通产业经济应该构建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总量的空间布局,这样可以有效地优化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例如:在城镇的中心区,可根据商品的特性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比如:对易腐农产品和林业及畜牧业的不同格局而建立不同的空间布局,其中,易腐农产品的特性很容易造成严重腐蚀,保质期很短。而林业和畜牧业,在进行了后期大量的加工后,不容易造成腐蚀,也不会对整个经济作物产生影响。所以,合理的空间布局不但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总量,而且还会促使整个社会资源形成良好的节约风气。

与此同时,在对农业生产区域内部进行产业集聚时,还应在区域间进行农业发展生产圈的安排,将内部成本进行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整个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使整个产业布局安排在物流企业以及国家土地的流转制度之间进行协调,从而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资源的损失率。由此可见,我国商贸流通经济领域形成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总量的空间布局,对优化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的整体空间布局具有全面作用。

结论

综上,本文叙述了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处于低碳背景下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并且,分析了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以及探索了合理有效地优化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的对策。构建低碳背景下,合理构建人流结构、调整交通物流运能、提高流通运输能效“三位一体”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商贸流通经济发展在现阶段的低碳环保意识,从而使我国的商贸流通产业在建成先行示范产业、创新驱动产业和协调发展产业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1.郭琳.低碳交通引导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5(18)

2.李保华.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14(25)

3.和红星,李保华,曹坤梓.低碳城市交通系统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优化策略[J].规划师,2012,28(7)

4.段然.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及空间布局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7)

5.时保国,张育林.合理构筑我国商贸流通业空间格局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1,14(5)

6.赵保华.低碳经济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

刘金山,男,汉族,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系主任。

F724

A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商贸流通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空间布局图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