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如水

2016-10-13 02:52马志响
湖南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大水本真君子

马志响

好课如水

马志响

好课一直是一线教师的追求。但什么是好课?大家众说纷纭,讨论不休!在火热的“好课”大讨论中,我对好课的理解渐渐明晰。由此我想起了孔子观东流之水,对其弟子子贡“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的精要阐释。

两千多年前,孔子观东流之水,弟子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孔子通过对水“似乎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志”“似善化”的铺陈描述,展现了对水——“真君子”“真品”的慕求。若课堂似水般真、纯、澈,教学就是培养“真性情”“真品质”的“真人”,如陶行知先生提出并躬身实践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最好的课堂教学就是涵养一份“水”的情怀。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课堂亦如此。课堂泽被和成就的是师生,托起的永远是师生,沉下的是自我。她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收获学识、能力,更获得习惯、品行、人格、思想等,播种并收获真善美;它使教师在和学生生命的相互辉映中获得心灵的自由成长,在思想的相互碰撞和德行的相互砥砺中获得精神的拔节生长,在成人达己中获得满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好的课堂像水一样洗净蒙昧,冲击心灵,涤荡灵魂;如水课堂的背后,沉淀的是平等与尊重,包容与睿智;如水的课堂表面波澜不兴,静默不语,实则学生的思维跃动,思路敞亮,孕育着头脑风暴;如水的课堂涵养的是人文素养,培育的是慧心仁性,播撒的是智慧的种子,静水流深,静能生慧。智者乐水,智者如水。

如水的课堂是本真澄澈的课堂。是洗尽铅华成素颜,回归课堂真本性;是摒弃浮华,追求本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朴素;是摒弃热闹的外在形式和花样的外表留下来的本质内容;是摒弃思维的肤浅和浮躁,留下学生思维的自然疯长和知识的深度沉淀。

好课堂似一方池塘,好的课堂需要“容”的生态。容,是“池塘”的自然本能,也是课堂的原初生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当静之处则静,当动之处则动,动静和谐,知情合一。大海需要吸纳涓涓细流,课堂需要容纳各种声音、各种观点、各种想法和各种诉求。课堂有容乃大,因容而博大,因容而厚重。

课堂如水,蕴藏着“滴水穿石”之力,这是其“柔德”之所在。无论多么顽劣的孩子,课堂“爱与智慧”的“柔德”之力也可滴水穿石,长年累月的“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终会化腐朽为神奇,变顽石为美玉!

课堂如水,随物赋形,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大不可极,深不可测。如水课堂绝不阉割孩子的个性,孩子的个性丰富多样,课堂的风格灵活多样。课堂充满弹性的空间,柔韧开放,张弛有度,绝不如枷锁般套牢孩子,禁锢思想,不会如模具般雕刻孩子的“形体”。孩子的思维走到哪,课堂就如水一样流到哪!孩子的眼睛看到哪,课堂就包容到哪!孩子的心有多大,课堂就有多大!如水课堂是教学供给侧改革,是课堂适应孩子,顺天应人,而非是孩子适应课堂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水课堂不断输入、输出,不断吐故纳新,奔流不息。只要用源源不断的学识活水“浇灌”学子,课堂便会如水般灵动、美妙、柔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

猜你喜欢
大水本真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哗啦哗啦大水来啦!
君子无所争
奇怪森林
有君子之道四焉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青海湖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