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渐白,闲坐赏秋侃茶事

2016-10-13 11:43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茶类铁观音春茶

秋将过半,秋雨阵阵,凉意来袭,这正是品秋茶的好时节。不同于春茶的鲜爽醇和,秋茶香高气扬,入口清甜。清香型铁观音、武夷岩茶、熟普、炭焙乌龙……哪一种适合秋季饮用?我们该如何选茶、喝茶?让爱茶、研茶,在茶路上孜孜以求的静清和分享他的私家秘笈吧。

《茶味初见》

作者:静清和

出版:九州出版社2015.6

定价:39.00

柿红橘绿寒露茶

秋露,是天气转凉变冷的标志。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到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寒露的北方,随处是柿橙叶红景象。闽南的茶山,却是郁郁苍苍。寒露前的最后一周,天高气清,是铁观音茶树香气最好的时节。这十天左右所采的茶,称为正秋茶。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对采茶有如下评价:“岁凡四采,采于清明、寒露者佳。”白露至秋分的茶,属于早秋茶,如果不是秋雨连绵,所产的秋茶,也是秋韵袭人。秋分之后,秋茶的香韵,渐入佳境。对大多数茶来说,春茶好于秋茶。唯独铁观音的秋茶,却是观音韵足,香气夺人。铁观音茶“春水秋香”,我独爱春茶的含蓄。春茶开采,正值安溪多雨的季节。此时,茶多酚的含量适宜,茶氨酸与果胶物质含量较高。因此,春茶茶汤的滋味顺滑,鲜爽醇和。秋茶虽然香高气扬,但由于光照较强等原因,茶汤的滋味略粗,香气过于飘渺。秋茶入口清甜,少了春茶的微苦回甘。

铁观音的美名,据说是乾隆皇帝御赐的。十余年前,铁观音以其清香味醇,风靡江北,打破了北方曾经以茉莉花茶、低档绿茶为主导的饮茶历史。许多资深茶友的品茶经历,是从对铁观音余香满口的迷恋开始,并由此登堂入室的。当对发酵轻的清香型茶有了清醒的认识,又逐渐走进武夷岩茶,走向普洱茶内敛的茶香天地。

清香型铁观音的工艺,为营销以香夺人的效果,有意识地利用了空调等现代调温工具,保持了干茶的外观翠绿、茶汤青绿、叶底鲜绿的“三绿”绿茶特征,走出了一条乌龙茶偏向绿茶化的路子。清香型铁观音,因茶青发酵轻,青气重。不经炭焙,易伤肠胃,夜饮易致失眠,因而又使爱上此类茶的朋友,半路将它抛弃,或偶尔浅尝辄止。传统工艺的铁观音,性情温暖,绿叶红镶边。茶汤金黄,滋味厚重,浓郁的兰花香,还常伴有细腻的奶香。久饮生津止渴,健脾暖胃。

从养生的角度讲,寒露后应收敛神气,养“收”之道。饮茶不可过于寒凉,红茶、熟普、炭焙乌龙为宜。绿茶、清香型铁观音等,苦寒并重,少饮为佳。

秋气之应说茶陈

清初才子周亮工在《闽茶曲》里写道:“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诗中明确指出了新茶在杀青、焙火的工艺中,会残留火燥之气。尤其是春秋季节,燥邪伤肺,不利于健康。茶应储藏陈化一段时间,等茶汤色深红,火气全消后再品,品饮价值和经济价值会更高数倍。在诗词中,提出喝茶不宜太新的养生观念,周亮工算是首次。

梳理六大茶类的历史,茶的发展基本是这样:稳定靠杀青,生香靠发酵,提香靠烘焙,成型靠贮存。

传统杀青工艺的绿茶,如碧螺春、西湖龙井等,在制作完毕后,常常会放置在生石灰缸里,贮存一周或数月不等,待茶中水分降低,青草味道转化,寒性减弱,火气褪尽后,始才品饮。此时香纯味厚,无口干舌燥之虞。80年代之前,茶区没有冰柜,没有电焙,茶的干燥依靠辉锅和炭焙实现。那时的传统绿茶,吃火足,香气厚,耐储存,不易变质。现在,喝茶人被商家误导,过于注重茶的外观颜色,过于在乎芽头是否细嫩漂亮,因此,多会选择刻意低温杀青的绿茶。这类茶,往往青涩气较重,不耐高温冲泡,不耐久存。

武夷岩茶和铁观音等传统青茶类,发酵适中,焙火到位,待以时日,火气褪后,茶的香气入水,茶汤会更厚滑。经年的铁观音,兰花香里会衍生出更温润的乳香。保存良好的岩茶,花香会向更成熟的花果香转化。茶老性温,有年份的青茶,有暖胃安神、降脂降糖的药理效用。清末连横的《雅堂文集》里,对铁罗汉老茶的应用曾有记载:“新铁罗汉滑而无骨,旧铁罗汉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拼,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吸之而甘,虽历数时,芳流齿颊,方为上品。”

红茶是发酵程度较高的茶类,经干燥或过红锅工艺,新茶火气较重。炭焙的红茶,陈化后,香气滋味趋于醇和,耐泡度增加。二十多年的祁门红茶,除保留幽微的类玫瑰花的品种香外,茶汤里多了类哈密瓜的果香。三十年的传统切碎正山小种,桂圆汤香里有了薄荷糖的味道,饮过喉吻清凉。老红茶,调理肠胃的药效明显,夕饮有助睡眠。

白茶不炒不揉,轻微发酵,是六大茶类里,最能保持茶叶原始状态的茶类。陈化后的白茶,是婴幼儿解表透疹的圣药,故民间有“三年是药,十年成宝”的说法。新茶青气较重,茶性寒凉。陈化后的白茶,茶性逐渐趋于温暖。二十年以上的白茶,适合煮饮。叶色渐深,叶片开始碎片化。茶汤橘红,乃至深红。清甜的茶汤里,成熟的果香、木质香、枣香,会相继呈现。

普洱茶、安化黑茶、藏茶、湖北大青砖等黑茶类,只要品质可靠,工艺到位,后期茶的陈化,会逐渐趋于醇和厚滑。已经证明的“越陈越香”的观念,已经被更多的人接受。

新茶得春天生发之气,虽滋味鲜爽,色泽悦目,但生发之性太过,需存放时日,等茶性收敛、火气渐消之后,会更有益身心。否则易引发陈疾,导致他病。茶质稍陈后,沉香凝韵,性趋温和。茶的内含物质里的大分子物质,随时间的陈化,逐渐裂变成小分子的物质。茶汤就会变得细腻厚滑,易于吸收入血,表现出陈茶特有的体感。此时,茶气趋强但滋味平和,更具滋养潜阳、暖胃祛湿之功,适于年长者久饮。

霜降幽林沾惠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是霜降这个肃杀的节气里,饶有趣味的两种意象。霜降的茶山,山明水净,数树深红出浅黄。茶树在这个时令,可见很有意思的“带子怀胎”。也就是,在一株茶树上同时可见今年的花蕾含苞、花开蕊黄、去年的茶果黑黄等现象。霜降前后,去年的茶果开始成熟。

霜降的西双版纳,秋雨已歇,此时的谷花茶,白毫若莲,其香如荷。广西苍梧的六堡茶区,有采霜降茶的习惯。六堡茶中的霜降茶,耐泡且有特殊的香气,又称霜降香,尤其是风味独特的老茶婆。老茶婆,是在霜降到立冬期间,采摘当年的老叶或隔年的老叶,采用捞水杀青、阴干后,晾挂在灶头或阁楼上保存起来,药用价值较高的粗老六堡茶。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林黛玉在花光柳影、鸟语溪声中,去怡红院看望宝玉,遭到凤姐取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这里的吃茶,比喻女子受聘。古时很多地方,有“饮茶定终身”的习俗。定亲结婚,常以茶为聘礼。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有这样一段说明:“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古人受限于科技,认为茶树只能以霜降前后成熟的茶果作为种子,才能萌芽成株,且不可移植。茶树在古人的视野里,具有茶性清洁、至性不移的特点,所以,茶树被赋予了从一而终的婚姻道德观。

霜降日,我与数位茶友冲饮陈年的老茶婆。干茶的叶片粗老肥厚,呈饱经风霜的红褐色。我用沸水瀹茶,随气雾蒸腾的菌花香,芳气满闲轩。德化的玉白薄胎茶杯,尽显茶汤的红浓妖娆。经霜的茶,汤色红于二月花。

馨香的茶汤入口,稠厚香甜,五水后,陈韵渐淡,迷人的槟榔香绽显。十水后闷泡,汤色淡似桃花,汤薄水却更甜,枣香味渐渐呈现。细观叶底,呈现光润的铜褐色。叶片撕裂处,有如藕节断面的丝线交织着,显露出霜降前后叶片的固有特征。这款浓陈香甜的老茶婆饱满跌宕的层次感,很像一位历经沧桑、阅历深厚的老人,温暖、醇和、宽厚、亲切。喝茶如斯,让我真切地感到,老人老茶都是宝。家有老人、老茶,都要恭敬珍惜。

猜你喜欢
茶类铁观音春茶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有一种好茶叫“铁观音 秋茶”
春茶不宜贪尝鲜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春茶不宜贪尝鲜
茶类产品央卫视广告投放分析
访铁观音博物馆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
陈香型铁观音国家标准有望2015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