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5型动车组车轴损伤修复性浅析

2016-10-13 15:19苏宝伟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工艺改进

苏宝伟

摘 要: CRH5型动车组实际运营过程中,列车运行额定公里数时,须对其进行预防性、更正性维护,目的是将车辆的安全性能恢复到新造车辆的水平,保证车辆的运行可靠性。文章介绍在CRH5型动车组轮对高等级检修过程中,针对车轴在规定损伤限度内,可预见性的拉伤、划伤等损伤的可修复性进行分析,及对现有车轴加工工艺改进。

关键词:CRH5型动车组车轴;高等级检修;可修复性;工艺改进

中图分类号:U260.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4-0018-02

1 问题的提出

CRH5型动车组车轴是动车组转向架组成中重要部件,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管控零部件。在动车组进行高等级检修时,对车轴的检修和状态维护是极重要的工作之一。作为技术引进的高速动车组,生产制造、运营使用、基础维护等经验正逐步累积中,但在高等级检修技术领域尚存在空白。承载运用后的动车组车轴,根据CRH5型动车组高等级检修修程要求,需进行退卸车轮及制动盘。在轮对退卸过程中,可预见的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拉痕、戗轴等损坏。为避免非必要性(低损伤度)的报废造成检修成本增高,需要一套完整的判定依据作为车轴损伤修复性的判定,及可靠的修复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际检修的经验累积和实物验证,对CRH5型动车组车轴损伤进行修复性分析,提出动车组车轴加工工艺改进意见。

2 问题分析

2.1 車轴选型

CRH5型动车组轮对是车轴与车轮过盈配合,采用冷压方式组装,它在实际运营中承载整车的质量及动态载荷。在保证动能经济性及能效性,兼顾速度要求下,动车组车轴大多使用空心车轴。

2.2 车轴运行工况

动车组车轴压力配合部位为轴颈、轮座、盘座,均是载荷受力区,同样也是疲劳累积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在检修退卸过程中,上述部位均出现过拉伤、划伤等损伤。其中,又以轮座受压装力最大,运行状态也相对恶劣,通过实际检修的车轴发现,最为严重的损伤均出现在车轮退卸中。

2.3 车轴压装力

压装力是判断轮对装配合格的重要因素,它抑制轮对承载时,车轴扭曲形成的轮座与轮毂孔间相对运动。相关试验研究证明, 在其以过盈方式组装中, 当扭转力超过压装力的0.6% 时, 即会产生微动, 两接触界面间会出现波浪形不规则起伏, 从而有摩擦力产生,导致车轴与车轮之间的配合面出现微损伤趋势。

3 可修复性分析

动车组车轴维修的基本原理是防止轴身轮廓面毁伤的发展。即在轮对现实运用过程中,其所承受的有效载荷小于许用载荷。轮座与车轮过盈配合,在压装接触外轮廓表面,除承载弯曲应力外,还有两种基材的表面应力,在配合表面的力学模型中,配合表面损伤受多种复合应力影响。车轴毁损修复后,必须满足毁损部位不得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3.1 车轴载荷分析

CRH5型动车组轮对在运用过程中,车轴承受的载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垂向静载——列车本身质量及作用在车轴轴颈上承载的重量引起的垂向静载荷,kN。

②垂向动载荷——因轨道线路高低起伏等原因,引起列车高速通过时,垂直方向上振动产生的动载荷,kN。

③垂向外载荷——水平方向载荷的力在车轴端部的分力,作用车轴处的垂向额外附加载荷,kN。

3.2 轮座强度计算

车轴使用寿命,需要载荷分布、S-N曲线及疲劳损伤法则。恒幅交变载荷作为计较载荷来测算车轴的运用寿命,是利用期内车轴变幅载荷的等效强化载荷。车轴载荷原由与车辆活动或制动有关。

①对CRH5型动车组列车,运动引起的力由下式确定:

P1=(0.625+0.0875h1/b)m1g

P2=(0.625-0.0875h1/b)m1g

Y=0.35m1g

Y=0.175m1g

Q1=[P1(b+s)-P2(b-s)+(Y1-Y2)R-Fi(2S-yi)]/2s

Q2=[P2(b+s)-P1(b-s)-(Y1-Y2)R-Fiyi]/2s

式中,m1约为轴箱弹簧上质量,Fi约为轴上齿轮箱载荷。见表1。

②由行驶引发的弯矩由下式判定:

MxP1y = ,车轮外侧;

M=Py-Q1(y-b+s)+Y1R-Fi (y-b+s-yi),车轮内侧;

式中,y为轴颈到弯矩点截面的垂直距离。

③由制动引发的弯矩由下式判定:

Mx′=FfΓy,制动盘外侧;

Mx′=FfΓ(b-s),制动盘内侧;

Mz′=0

My′=0,车轮外侧;

My′= 0.3P′R,车轮内侧。

④合成弯矩:

在车轴各截面,应力经由合成弯矩MR 计较而得,合成弯矩为:

MR=■

MX=Mx+Mx′

MZ=Mz′

MY=My′

应力计算:

空心车轴的内径是d′,外径是d,应力计算公式是:

外表面:σS=■

内表面:σb=■

CRH5型动车组的车轴材料是30NiCrMoV12,为空心车轴,根据UIC515-3,动车车轴取安全系数1.5,所以车轴轮座部位的应力疲劳极限是:116 MPa。见表2。

Mx,Mx′,Mz′,My′和MR的单位是kN·mm;

σs和σb的单位是MP;

σs是车轴外轮廓表面的力;

σb是车轴内轮廓面的力。

3.3 可修复性判定

在以往大线铁路列车轮对车轴检修中,车轴基本采用磨削法去除表面划伤,并对磨削表面进行滚压硬化处理,以满足设计部门对划伤深度要求。但该方式须建立在磨削后轮座直径符合许用应力的基础上的。

通过上述计算,已经得出CRH5型动车组车轴轮座的需用应力为116 MPa。则通过反向计算得出,在满足UIC515-3标准下,CRH5型动车组车轴轮座最小直径为189.40 mm,与与图纸比力得出修复余量为2.8 mm,并考虑去除实际精磨、选配加工的一般直径范围,则轮座实际(车轴半径方向)可修复余量约为1.2 m。

故CRH5型动车组车轴轮座具有可修复性。并根据《CRH5A型动车组轮对技术规范》、标准UIC 813及EN 13260,对损坏的车轴按1.2 mm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反压试验测试,压力曲线结果符合轮对反压条件要求。

4 结 语

①CRH5型动车组车轴轮座具有可修复性。

②在后续车轴加工过程中,为尽量增大修复余量,在满足图纸要求直径及压装过盈量要求的前提下,进量选取尺寸上差进行加工,以便增大其可重复使用性,降低CRH5型动车组高级修检修成本。

参考文献:

[1] 郭志仁.车轴寿命谈[J].机车车辆工艺,1992,(6):1-9.

[2] 石塚弘道.车轴微振磨损的对策[J].国外内燃机车,

1993,(12):48-52.

[3] 田中真一.车轴疲劳寿命的设计和可靠性评价[J].国外 内燃机车,1993,(12):34-38.

[4] 杨广雪,谢基龙,周素霞,等.车轴设计参数对轴毂配合接触压力影响的 研究[J].铁道学报,2009(6):31-35.

[5] 黄梦妮.rd<,2>型车轴过盈配合损伤分析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0.

猜你喜欢
工艺改进
浅谈机制砂生产研究与应用
挤压铸造替代压铸制造的铝合金壳体的工艺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