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6-10-14 10:13杨贵庆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4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巨变城乡规划

卷首语

本期特约组稿人:杨贵庆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城市规划博士

“乡村”一词在当今我国城乡规划的语境下全面回归。《城乡规划法》出台,“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成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理念在国家政策层面得以体现,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得到广泛重视等等,说明“乡村”这个重要地域空间类型和社会经济文化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整体上看,我国各地乡村正经历着急剧的社会结构变化。如今的“乡村”已不是传统中国山水画中诗意的面貌,也不再是“耕读传家”的社会背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广袤的乡村地域被城市的崛起甩在了后面。由于种种原因,“乡村”一定程度上成为“落后”的代名词,而那些边远地区的乡村活力更是每况愈下,似贫血或失血的肌体。一些地区乡村的萎缩、污染和衰败,似乎成了大城市繁荣的“祭品”。

城乡规划在我国乡村发展、重塑未来新型城乡关系过程中大有可为。如果没有乡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美丽乡村”,就无法实现“美丽中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已经把人类社会从传统农耕文明带入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如果说传统农业时代下的乡村衰退是一种历史必然,那么,当下乡村发展被重新定义也将是一种历史必然。社会结构巨变打破了过去乡村社会的平衡,同样,它也可成为重塑中国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乡关系的契机。通过规划的作为,把过去我国城乡“二元对立”发展成为城乡“二元融合”关系,从而开创城乡现代化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路。

正是出于上述思考,本辑“乡村规划”主题论文关注社会结构巨变下的中国乡村规划。臧珊等针对我国传统欠发达中部乡村地区新发展现象,思考人口回流与多元产业导入、新型发展要素嵌入,带来村庄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策略产生重要影响;叶红等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群落化发展而提出乡村群规划的认识和方法;杨贵庆等深入认识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自然智慧和社会语义;陈易等结合浙江省传统村落提出风貌控制的非建筑核心要素;梁印龙等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探讨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何瑞雯等以扬州市镇村布局规划为例,探讨城郊半城市化地区镇村健康发展;段德罡等结合实践探讨了村庄参与式规划的路径。希望读者通过上述不同视角研究的成果,引发更多关于当今我国社会结构巨变下的乡村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巨变城乡规划
2022 在巨变的时代中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辉煌巨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马鞍山村巨变
星光村巨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乡村规划、建筑与大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