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视角下财经类高校学生活动体系研究
——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2016-10-17 05:11郑颖尹艺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财经类职业大学生

郑颖,尹艺蒙

(1.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2.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职业能力视角下财经类高校学生活动体系研究
——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郑颖1,尹艺蒙2

(1.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2.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受到广泛的关注,财经类专业一度作为热门专业,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大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不足。高校学生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能力和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内容,财经类大学的学生应从专业能力、职业通用能力、个人品质和职业管理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提升。

职业能力;财经类高校;学生活动;素质;热门专业;综合素质;专业融合

近年来,我国财经类专业一度成为热门专业,财经类高校教育发展虽然较快,但缺乏层次、缺乏创新,更缺乏学校特色,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的需求。高校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只是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学生能力及其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要从课堂之外进行全面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活动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得到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举办和参加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增加实践经验,提高职业素养,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通过开展学生活动,有助于构建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愉悦的生活氛围和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

一、职业能力研究现状

关于职业能力的内涵,学界有不同的诠释。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划分成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徐朔吸收了国外职业教育对能力的理解后,认为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陈宇认为,结构化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三个层次: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从研究结果看,不同研究者对职业能力内涵的认识有所差异,但包含的内容大致相同。陈勇在职业能力的研究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探索,认为大学生职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相同,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专业能力、通用技能、个人品质、职业规划能力。目前,财经类高校虽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活动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析。本文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目前学生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从职业能力的视角探究财经类高校学生活动的设计理念、体系构建以及实施路径。

二、学生活动现状调研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河北经贸大学2015届毕业生进行调研,本次抽样调查累计发放调研问卷500份,有效收回问卷495份,回收率99%。样本构成中,男生138人,占27.9%,女生357人,占72.1%。财政专业毕业生117人,占23.6%;金融专业120人,占24.2%;会计专业168人,占33.9%;资产评估专业39人,占7.9%,税务专业51人,占10.3%。班级干部90人,占18.2%,学生会干部79人,占15.9%,社团干部133人,占26.9%,普通学生193人,占39.0%。

(一)结果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此次调查主要关注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主要目的、主要形式;大学生认为参加学生活动对职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程度;参与实践活动次数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学生活动的类型对职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程度等问题。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调查结果:

1.学生对于参与活动的态度。选择“自己愿意”的占47%;选择“学校要求”的占36%;选择“受同学影响”的占13%;选择“不感兴趣”的占4%。可见,大部分大学生是自己愿意参与活动,但是学校要求的比例也比较高,学校干预活动的力度较大。

2.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主要目的。选择以职业能力提升为主要目的的占30%;选择以加学分为主要目的的占46%;选择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占24%。可见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意识不高,参加学生活动的功利心较强。

3.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要形式。选择“校级活动”的占47%;选择“社团活动”的占15%;选择“班级活动”的占30%;选择“不参与”的占7%。可见学生课余活动的主导还是校级活动和班级活动。

4.大学生认为参加学生活动对职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程度。认为参加学生活动对自己职业能力提高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占37%,比较有帮助的占43%,作用一般的占18%,完全没有帮助的占2%。可见大学生对学生活动之于职业能力提升的作用有一定的认可度。

5.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次数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35%,未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65%。已就业学生当中未参加过实践活动的与未就业的学生当中未参加实践活动的比例相同,都为19%;已就业的学生当中参与实践活动1~3次的所占比例为76%,未就业的学生当中参与实践活动1~3次的所占比例为74%;已就业的学生当中参与实践活动3~5次的所占比例为5%,未就业的学生当中参与实践活动3~5次的所占比例为2%;已就业的学生当中参与实践活动5次以上的所占比例为0,未就业的学生当中参与学生活动5次以上的为5%。由此可见,目前学校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但是影响程度不是特别明显,此外,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次数应该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6.学生活动类型对职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程度。在四个可以多选的选项中,认为实践类的活动影响程度较大的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较高为78%;其次是认为理论类的活动影响程度较大的比例为57%;认为公益类、文体类及科技类影响程度较大的学生比例较低,分别为6%和9%。由此可见学生普遍倾向于学校的技能培训和实践活动。

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目前学生对学生活动有着一定的参与热情,学生活动相对贴近实际,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的热情度较低,缺乏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的意识。

(二)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现象对学生及相关老师进行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学生活动出现参与热情度不高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学生活动的目标不够清晰。学生活动虽然内容丰富,但是缺乏条理性与针对性,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体系,学生参加活动也往往由于学校的强制性要求,而不考虑参与学生活动可以给自己带来哪方面的提升,因此,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既没有提升自身能力,又造成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2.学生活动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访谈中学生也多次提到学校应该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学校举办的活动很多,但多是一些娱乐活动,与专业相关的很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要求。活动的组织者及策划者往往站在学校管理层和教育层的角度,而忽略了作为活动主体的广大学生们的需求和兴趣。

3.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较多,不了解社会对职业的能力需求,对自身职业能力的欠缺不够明确,因此无法在参加活动前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提升目标,往往本末倒置,为了加学分或单纯娱乐等而参加活动,而忽视了学生活动是提高自身能力及素养的难得机会。

4.学生活动的评审机制不健全,不能为学生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影响活动的创新性以及举办的积极性。目前学校许多活动的评价环节不够缜密,缺少专业的评委,评审过程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对某些比赛的评审结果认同性较低,同学们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反馈,不清晰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从而对活动本身失去了信心。

三、职业能力视角下学生活动体系建设的理念

(一)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出发点

活动体系的最终目标落实到学生的职业发展上,根据关于“职业能力”相关文献的研究,活动体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立足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及特殊情况设计活动形式及内容。

(二)活动内容与专业融合,体现财经专业特色

财经类高校的专业多属于经济学科,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基础和核心活动,具有典型的社会科学性质,服务性较为突出。因此财经类大学生活动体系中各项活动内容及设计要充分考虑经济类专业特色。

(三)学生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因此,高校学生活动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需求和特点,还要结合社会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开展。

(四)多元化学生活动评价机制

如将学生就业率、工作单位反馈等加入测评体系,对学生活动进行定期考核,促使学生活动管理体制的多元化,对有意义的活动进行积极鼓励和支持,对意义不大或可操作性差的活动则进行淘汰,促进学生活动创新及质量的提高。

四、职业能力视角下学生活动体系构建

(一)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包括四个模块:一是职业认知模块;二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职业准备任务,开发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职业能力提升的学生活动模块;三是校外实习实践模块;四是针对特殊群体(例如对就业困难的学生、心理能量弱势的学生)设置对应的个性化辅导模块(如图1所示)。该体系的设置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问题,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图1 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二)学生活动实施路径

学生活动的实施路径以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为基础,具体落实到以下四个部分。

1.专业能力提升路径。专业能力的提升可以分两个部分:专业知识提升和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知识提升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竞赛,学术会议等活动以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巩固理论基础,也使学生对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有所了解。专业技能方面,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技能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例如财政税收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各种税收的计算、申报、会计处理和纳税筹划等技能。相应活动如税务专业开展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全国赛,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调研如“税法宣传”主题社会实践调研,使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检验。资产评估专业技术应用性较强,同时需要会计、审计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相应活动如资产评估专业组织学生在假期进行为期三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需到银行、信用社、房地产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投资公司、上市公司或其他类型企业的财务部门等,深入一线,了解企业单位、了解市场,取得有关信息,并写出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

2.职业通用能力提升路径。职业通用能力包括基础能力和关键能力两部分。其中基础能力包括基本计算机运用能力、基本英语运用能力、基本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基本理解能力等,可以组织如“计算应用交流会”“英语口语角”、演讲比赛、辩论赛、公文写作大赛等活动;关键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应充分发挥社团及团队比赛活动的作用。高校社团往往充满活力、各具特色,如自强社、创业者联盟、交谊舞社团、吉他社、志愿者协会等,除了包含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外,社团本身就是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场所,社团中包含各个部门如:组织部、策划部、宣传部、外联部、后勤部、财务部等,学生在社团活动的举办及社团部门的工作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团队比赛例如举办“小辣椒”杯校园巅峰营销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作为真实的职场体验活动,使同学们在沟通能力、策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可迁移技能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3.个人品质提升路径。个人品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三方面。道德素质又可分为思想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或“志愿者日”等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道德是财经从业人员个人品质的基本要求,诚实守信又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只有做到诚实做事、诚信为人,才能为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保障。针对职业道德素质方面可以开展如以“诚信”等职业道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财经法规知识竞赛”等。心理素质方面看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如举办的“我们在一起”“我的大学我的家”等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人文类活动如可以组织“微书评大赛”、征文比赛、摄影大赛、文艺晚会等活动。此外考虑财经专业女生人数较多,可以开展特色“女生节”,以“青春、活力、自信”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舞蹈、器乐、朗诵、主持、辩论、绘画等。身体素质方面可以开展体育活动,如田径运动会、各种球类比赛、健美操比赛、瑜伽等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拼搏精神得到锻炼和提高。

4.职业管理能力提升路径。职业管理能力可以分为职业认知能力、自身职业角色认知能力、职业机会的识别能力及面试能力等。职业认知能力包括对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存在哪些挑战的识别,职业平均工资水平、职业规则的了解等;自身职业角色的认知能力,即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未来职业角色的定位以及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职业角色的预期规划能力;职业机会的识别能力包括对新职业机会或职业提升机会的识别能力。面试能力包括简历写作能力、面试礼仪等。可以组织学生到金融证券投资公司、房地产开发机构、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等参观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所读专业的就业前景有大致认识,并对相关企业单位岗位需求、人事招聘有所了解;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面试礼仪大赛、简历写作大赛等活动。此外,高校应当举办高质量的校园招聘活动,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广泛的交流平台。

结语

“就业”是社会、高校、家庭及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高校要积极探索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大学生活动日益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延伸以及实习、实践的补充,高校应当重视起学生活动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影响,认真分析高校学生活动的现状,从“社会、高校、学生”三个方面出发,使大学生活动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合理,从而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1]张超,杨军丽,李洪霞.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4).

[2]杨莹.浅议高校学生活动的整体性构建[J].文教资料,2010,(4).

[3]吴春苗.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特点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

[4]沈央珍.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活动模块构建[J].中国职业教育,2007,(18).

责任编辑、校对:杜莹

Study on Students'Activities of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ocational Ability——A case Study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Zheng Ying1,Yin Yimeng2
(1.School of Finance and Taxation,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2.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Like most college graduates,finance and economics majors are faced with employment difficulty in the competitive job marke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which lead to employment difficulty and puts forwards some suggestions.To enhance the students'employability,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advantage of students'activities to develop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which include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vocational ability for all purpose,profess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and personal quality.

vocational ability,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tudents'activities,quality,popular major,comprehensive quality,specialty integration

G47

A

1673-1573(2016)01-0103-04

2015-12-18

2014年河北经贸大学教学改革课题“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实践体系的构建——以财政税务学院综合改革试点为例”(2014JYY13)的阶段性成果

郑颖(1973-),女,河北内丘人,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管理;尹艺蒙(1990-),女,河北元氏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财经类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大学生之歌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