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结实状况调查

2016-10-17 08:34杲承荣窦霄卢洁郭建军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梅园油用种植区

杲承荣,窦霄,卢洁,郭建军

(山东省林木种苗和花卉站,山东济南 250014)

油用牡丹结实状况调查

杲承荣,窦霄,卢洁,郭建军

(山东省林木种苗和花卉站,山东济南 250014)

该文通过对菏泽牡丹区、单县和聊城东阿县的油用牡丹结实状况进行调查,为今后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选择研究提供一定数据参考,调查结果显示:东阿县鹊乡梅园种植区的产种量达到了每公顷4254.5kg,种果比达41.3%,平均单果重达51.2g,产量及质量指标均优于牡丹区小留镇种植区和单县时楼镇种植区。

油用牡丹;结实状况;产量

牡丹(Paeonia suffruiticosa)属芍药科芍药属灌木,主产于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牡丹本身不仅具有传统的观赏、药用价值,而且在新医药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牡丹籽油的成功开发,为油用牡丹种植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牡丹籽油是利用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具有单位面积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生产工艺先进、产油率高、营养丰富、质量优等诸多优点。牡丹籽油多项营养指标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含有对人体有益的18种氨基酸,其中油酸21%~25%、亚油酸26%~30%、α-亚麻酸38%~43%,总不饱和脂肪酸达到了92%[1]。长期服用不仅增强人体免疫力,对降血压、降血脂具有明显的作用,而且有研究表明:牡丹籽油对癌症也有一定疗效。2011年3月29日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牡丹籽油为新资源食品。

1 菏泽、东阿油用牡丹结实状况及产量调查

菏泽市和聊城市东阿县是山东省主要的油用牡丹种植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多在夏季,水热同季。种植地土壤为弱碱性壤土,非常适合油用牡丹的生长。本次调查地点主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油用牡丹种植区,包括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单县时楼镇和聊城市东阿县鹊乡梅园等地。

目前,菏泽、东阿两地是山东省发展油用牡丹的两大产业基地,并已在油用牡丹的生产发展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为进一步发掘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潜力,我们对菏泽、东阿两地油用牡丹结实状况进行了调查。

1.1 研究材料与方法

‘凤丹’是目前油用牡丹最主要的栽培品种,其具有结籽量大、出油率高、生长势强等特点[2],且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具有很强的适应性[3]。因为4a生以上的‘凤丹’植株才能稳定结实,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本次调查选取6a生的‘凤丹’植株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地概况

菏泽市和聊城市东阿县是山东省主要的油用牡丹种植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多在夏季,水热同季。种植地土壤为弱碱性壤土,非常适合油用牡丹的生长。本次调查地点主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油用牡丹种植区,包括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单县时楼镇和聊城市东阿县鹊乡梅园等地。

1.3 调查方法

根据路线踏查和群众推荐,选取植株结实状况及产量具有代表性的油用牡丹种植区,采用标准地法进行调查与测算。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面积大小合适的标准地,数清标准地内全部植株数量,采集其全部果实,计数并称重,计算产果量;剥取全部果实的种子并称重,计算产种量。计算公式如下:

1.4 调查结果与分析

牡丹区小留镇、单县时楼镇是菏泽地区油用牡丹主栽区,东阿县鹊乡梅园也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林下间作油用牡丹种植区。2013年7月24日至29日,根据实际情况,在小留镇种植区设置1块面积为10m×6.7m的标准地A,在时楼镇种植区设置面积为2m×6m的标准地B,在鹊乡梅园种植区设置面积为5m×5.5m的标准地C,对油用牡丹结实状况进行了调查。

1.4.1 产量调查及分析

对3块标准地的产果量、产种量进行调查,计算种果比,并根据计算公式获得每公顷产果量和每公顷产种量(表1)。

表1 三地油用牡丹产量调查

根据表1可知:3处植株同为6a生的油用牡丹种植区相比,牡丹区小留镇的每公顷产果量是最高的10582.1kg/hm2,东阿县鹊乡梅园次之,为10327.3kg/hm2。单县时楼镇最低,为7666.7kg/hm2。东阿县鹊乡梅园的产量按公顷计产种量是最高的4254.5kg/hm2,牡丹区小留镇次之(3597kg/hm2),单县时楼镇最低(2250kg/hm2);东阿县鹊乡梅园种植区的种果比最高(41.2%),牡丹区小留镇次之(34.0%),单县时楼镇最低(29.3%)。

1.4.2 质量调查及分析

对标准地A、标准地C的植株数、平均单株结果数和平均单果重进行调查,并根据计算公式获得每公顷植株数(表2)。

表2 牡丹区油用牡丹产量测定

从表2中可以看出:牡丹区小留镇种植区的栽植密度稍小(60cm×55cm),每公顷平均植株数量少(28358株/hm2),但平均单株结果数较多,达到11个/株,平均单果重较轻,仅有34g;东阿县鹊乡梅园种植区的栽植密度稍大(60cm×50cm),株数量多(32000株/hm2),但平均单株结果数较少(6.1个/株),平均单果重量大,达到51.2g。

2 结论与讨论

(1)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东阿县鹊乡梅园种植区的产种量达到了4254.5kg/hm2,种果比达41.2%,平均单果重达51.2g,产量及质量指标均优于其他两处种植区。

(2)虽然牡丹区小留镇牡丹种植区单株平均结果数较多,但植株平均单果重量小,种果比低,说明当地重茬问题严重且受到了今春冻害的影响,导致牡丹植株结实质量相对较差;而东阿县鹊乡梅园牡丹种植区植株平均单株结果数虽然较少,但植株健壮,平均单果重量大,种果比高,结实质量相对较好。

(3)3地牡丹种植区的植株结实均有明显的边缘优势,栽植在圃地边缘的植株结果数、产果量均明显高于圃地中间植株。例如,牡丹区小留镇样地边缘的植株结果数达25~60个,而样地中间多数植株的果实仅有6~12个。上述情况表明,60cm× 55cm,70cm×40cm、60cm×50cm 3种栽植密度均过大,影响了圃地通风、植株授粉,导致了圃地中间植株结实量降低。

(4)据3地种植户介绍,山东省2015年春季气候反常,植株在授粉期因遭受冻害而无法正常授粉,导致油用牡丹大面积减产,产量下降近50%~60%,因此,在进一步选优研究中应考虑此次的油用牡丹结实状况调查结果的特殊性。

[1]李育才.牡丹籽油,一种有益健康的高端食用油[N].中国绿色时报,2013-03-07.

[2]张钦,李春燕.油用牡丹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2012(28):58.

[3]李剑桥,吴宝书.牡丹籽油问世或引食用油领域变革[N].粮油市场报,2013-04-23.

S685.11

A

1002-3356(2016)01-0053-02

2015-09-19

猜你喜欢
梅园油用种植区
梅园春色渐显
C市主要草莓种植区土壤重金属镉、铅现状调查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草莓种植区土壤中典型有机氮化合物的分布及来源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卜算子·游武汉东湖梅园
远方
油用牡丹在园林中的运用
梅园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