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2016-10-17 08:34崔占武郑大良许景涛高红梅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保定市绿道驿站

崔占武,郑大良,许景涛,高红梅

(1.石家庄市植物园,河北石家庄 050000;2.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3.廊坊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河北廊坊 065000)

保定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崔占武1,郑大良2,许景涛2,高红梅3

(1.石家庄市植物园,河北石家庄 050000;2.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3.廊坊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河北廊坊 065000)

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一整套联动系统来组成,要以生态社区城市绿化作为基地,绿道系统作为链接网络,公园、游园、立体绿化作为联接点,从而构建生态社区、立体绿化、公园、绿道、水系相结合的联动系统。其中绿道系统作为重要的连接途径,在整个联动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绿道本身的生态化程度以及其网络的选线和连接,将深刻影响着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

绿道规划;景观结构;生态城市;生态社区;景观斑块

到2020年,保定市域总人口达到12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0万人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7%左右。城市发展将积极融入京津冀城市价值链体系,并继续发挥生态屏障作用。城市绿地总面积3011hm2,人均14.69m2,绿地率40%,城市绿化覆盖率45%。绿地指标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标准[1]。

1 生态城市建设总体构思

1.1 生态社区作为城市绿化基底

生态城市的建设首先应当是生态社区的建设,因为社区是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总体占地面积最大,同时也是与城市居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空间类型。社区的生态不仅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生态状况,也关系到微观环境和气候的生态状况,更关系到城市居民民生状况。它作为分散或聚集的“点”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1.2 绿道系统作为链接网络

绿道是一种具有生态、游憩、文化、审美、防灾等多种功能的线性开放空间,它具有慢行和绿化两种特点:一方面它作为生态的通勤系统,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把社区的人流疏散到城市的各个地方;另一方面,作为带有基础设施的线性绿化空间,对于优化微气候,引导风道方向,提升城市绿化廊道的生态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3 公园、游园、立体绿化作为联接点

从保定市城市规划数据来看,公园绿地作为面状绿地是斑块面积最大,连接度较低的绿地类型;居住区附属绿地作为点状绿地是斑块面积最小,破碎程度最高的绿地类型。两种类型绿地的交接需要绿道进行串联,同时,公园绿地作为行人游憩的节点和目标点,对于整个绿道系统也起到了休憩、中转的作用。

1.4 构建生态社区、立体绿化、公园、绿道、水系相结合的联动系统

单一绿地类型的生态建设对于生态城市的发展是很有限度的,如何将生态社区、公园绿地、绿道3者整合为一个联动体系,将深刻影响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这其中,绿道作为线性的生态连接廊道,其本身的生态化程度、选线和连接网络的优化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联动体系的生态效率。

2 保定生态社区现状及优化建议

从绿地斑块的现状分布来看,生态社区的建设尚需进行整合和改进,从保定市各类绿地景观类型生态格局的破碎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两个指标进行评价,5种绿地类型中,附属绿地的破碎化程度和离散程度最高(表1),附属绿地在保定市的各种类型绿地中,涵盖了居住区附属绿地、道路附属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其中居住区附属绿地斑块数量最多斑块面积较小,是导致整个附属绿地高破碎化和高离散程度的主要原因,需要科学的整合居住区的附属绿地,增加居住区绿地的种植层次和面积,特别是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有效连接地面绿地地块,形成具有高生态意义的社区绿地系统。

表1 保定市各类绿地景观类型生态格局相关指标[2]

3 保定市绿道规划资源分布情况

3.1 人文历史资源分布

主要的历史文物资源都分布在护城河围绕的老城区内,有保存完好的部分城墙,有直隶总督府、古莲花池、大慈阁、钟楼等。市区内还有慈云禅寺等历史资源。

3.2 自然资源分布

在保定市区有侯河、漕河、一亩泉河、府河、护城河、清水河多条河流廊道,其中漕河和清水河分别流经城市的北侧和南侧,侯河、清水河支流、一亩泉河汇聚到城市中心,形成护城河并汇集成一条河流穿过市区(图1)。

河流廊道主要作为植物传播体、动物以及其他物质在景观中运动的传输通道,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而人工化的道路廊道对能量、物质和生物流在穿越时起过滤和阻抑作用[3]。

3.3 主要绿地斑块分布

城市内主要的大型斑块有保定市农业生态园、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龙潭公园、人民广场、竞秀公园、保定市植物园、东湖、军校广场、东风公园、新湖等(图2)。

4 保定市绿道网络总体规划

4.1 规划思路

综合利用现有优势自然资源,充分发挥保定市多河流廊道的优势,保护并扩大河流廊道的绿化层次和水平,以建设游憩型绿道为主,一方面连接社区绿道,为社区居民提供通往郊区的绿色通道;另一方面,连接保定市植物园、保定市农业生态园、河北农业大学等大型的郊区绿色斑块。同时需要根据居民生态的、游憩的需求,新建或加建大型郊区的绿色斑块。

绿道建设强化并挖掘保定市的人文资源,发挥保定古城多文物古迹的特点,建设遗迹型绿道,连接诸如古城墙、护城河、直隶总督府、古莲花池、钟楼、大慈阁等文物古迹,使人们在游憩中认识历史、尊重历史。

整合现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厕所、售卖亭、公共停车场、自行车服务店等服务设施,在此基础上增建驿站,提高绿道的服务效率。

4.2 保定市绿道网络规划

保定市宏观层次上的绿道网络规划主要从市域和市区两个层级来进行,社区级绿道规划尚需在上两个层级规划中进行再调研、规划、设计和评价。本次讨论和研究的内容仅涉及宏观层次中的市域和市区两个层级。

图1 保定市河流分布

图2 主要节点分布

保定市市域级绿道的规划和选线主要考虑了通过保定市的几条河流和两条铁路。这些线性空间具有良好的绿地条件,在绿地中增加驿站和游径即可,可实施性强,同时他们也是连接周围卫星城市的通道。形成了“一环四线”。

保定市市区级绿道的选线主要考虑旧城区和道路网络,利用城区中公园、广场、大块的社区绿地作为连接节点,并规划市区中大于35%绿地的道路作为绿道的基础,强化古城墙和护城河的历史地位,在此基础上增加游径和驿站,形成了“六纵、四横、一中心”的格局(图3)。

4.3 保定市绿道网络驿站空间布置

保定市绿道网络驿站的空间布置共布置三级驿站,综合考虑市域总体规划、城市特色、现有资源、重要节点、行进距离等因素,共设置一级驿站3个、二级驿站4个、三级驿站8个(图4)。

图3 保定市绿道网络规划

图4 保定市绿道网络驿站空间布局

[1]保定市园林绿化管理局.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www.bdsyllhglj.com/,2013-04-11.

[2]许景涛,郑大良,刘蕾,基于保定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绿地系统景观格局研究[M].河北林业科技,2015(5).

[3]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TU985.12

A

1002-3356(2016)01-0080-03

2015-12-25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2015065

猜你喜欢
保定市绿道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