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出优势 转出生机

2016-10-17 09:29吴岩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38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粮食优势

吴岩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腹地,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桔梗之乡、椿樱之乡。近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28万亩,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9家,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今后,太和县将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生态循环导向,通过实施“五调、七转、六促”的发展方略,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调出农业竞争优势

调整思维。坚持跳出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把稳定粮食产量作为前提,提升粮食产能和品质作为根本。

调整理念。坚持大生态、大循环、大食物、大市场、大农业、大科技理念,以新理念引领农业向广度、深度进军。

调整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培育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或产品。

调整导向。坚持消费导向、市场导向和特色导向生产,做到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并重。

调整结构。突出太和特色,防止盲目跟风,避免产业同构、同质竞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竞争优势。

转出农业发展新空间

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突出粮食生产专用化。走控肥、控药、控水等节本增效环保之路;围绕“太和板面”专用面粉、特需人群专用食品,构建粮食全产业链,打造全国、全省粮食绿色增产的先行区。

转变产业布局模式,彰显结构调整特色化。突出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资源配置向优势产区、优势产业集中。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大力发展瓜果蔬菜产业,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优势“点、片、线”转化升级,聚点成片,集片成区,扩线成带,形成一批规模产区。

转变传统营销形式,促进农业经营品牌化。实施“龙头带动”和“品牌强企”战略,大力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招商引资、兼并重组、参股联合、支持上市等方式,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员”和“联合体”,组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俱乐部”。培育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

转变科技推广路径,推动技术应用集成化。开展“院企联合”,建立科学研究试验、核心技术推广、职业农民培训、生态农业模式和农业决策参考“五大示范基地”,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瑞泰种业”;建设完善大学生就业园、返乡农民创业园;推进农艺、农机、农信深度融合;建设节水灌溉、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和农场式现代农机服务示范区;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和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经营主体。

转变常态配置思维,推进农业装备现代化。本着“集中投资、多年受益”的原则,切块治理、分年实施,建设生态高标准农田,配套与之相适应的种子加工、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种肥同播、高效节水、绿色植保、机械烘干、仓储物流等现代农业设施装备。

转变农业服务方式,实现农业服务多元化。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防控制度;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和各类农业资产价值评估机制,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转变增收渠道,形成农民收入多元化。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鼓励农民以土地等生产要素参股经营,努力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

促进三产协调发展

一是农业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土地规模、农资消耗,向更加依赖科技驱动转型;二是农业生产方式由主要依赖自然条件、人工劳动投入,向更加注重高效可控的现代科技装备转型;三是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四是农业经营主体由兼业化的小农户,向专业化、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型;五是农业产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转型;六是农业发展内涵由注重一产,向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粮食优势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矮的优势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我的粮食梦
画与话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