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应成为学校教育重要内容

2016-10-17 23:09张枫逸
广西教育·D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徐玉玉戒备助学金

张枫逸

山东临沂市一名家境贫寒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近日因接到骗子的诈骗电话,被骗走9 900元学费,在当天傍晚与父亲报警返回时,该名女生突然昏厥,尽管在医院抢救两天多,仍因呼吸心脏骤停离世。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目前,当地警方正在对该案进行侦破。(8月24日 《齐鲁晚报》)

对于18岁的徐玉玉来说,美好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始,却在花一样的年纪猝然凋零。逝者已逝,我们不能再对这位单纯善良的女孩苛责些什么,但必须指出的是,骗子正是利用其不经世事、毫无戒备,成功实施了诈骗。

据报道,此前徐玉玉的确接到过当地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使得其和家长并没有怀疑这则诈骗电话的真伪。这种巧合是始料未及的,一开始没有加以戒备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当骗子要求她将9 900元汇入指定的账号时,对于这种拙劣的骗术,她竟然没有产生怀疑,不禁令人叹息。如果能够多一点防范意识,就此停止操作,骗子的阴谋也不会得逞。

另据报道,徐玉玉的不少同学表示都曾接到过类似的诈骗电话,好在大都识破了。可见,骗子看中的就是大学新生涉世未深,缺乏戒备心理,容易上当受骗。毕竟,十年寒窗,一直过的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对社会的复杂性缺乏了解,对陌生人毫不设防。事实上,骗子的手法往往并不高明,有的甚至非常低劣,稍加辨别就能发现其破绽,但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大学新生们很容易被骗子牵着鼻子走,一步步走入陷阱。

电影《天下无贼》中有一段台词令人印象深刻:“他(傻根)凭什么不设防啊?生活要求他必须聪明起来。作为一个人,你不让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骗。”的确,单纯固然美好,但在现实社会中很容易受到伤害。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即将离开父母,独自到异乡求学,应该学会认识社会复杂的一面,加强防范意识。

徐玉玉一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还就此专门发布通报,提醒广大新生谨防骗子以发放助学金等名义的欺诈行为。教育部的提醒很有必要,每年高考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都应针对准大学生发布防骗提醒,通过被骗案例以案说法,指出常见的诈骗手段,传授基本的防骗常识。此外,学校也要切实负起育人责任,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近年来,不少高校在寄送录取通知书时,专门附上一份安全防范册子,提醒学生上学途中不要轻易和陌生人搭讪,学费存入银行卡,警惕以爱心助学、捐赠、勤工俭学、办理出国留学等名义骗取钱财。这种送“安全课”上门的做法值得借鉴。当然,防骗不能只靠临时抱佛脚,广大中小学应定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徐玉玉戒备助学金
吃火锅
徐玉玉之死中的平庸之恶
对徐玉玉的死,我们真的足够心疼吗
对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思考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搭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