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的“地王潮”,真热还是虚火?

2016-10-17 02:25李宇嘉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楼市开发商库存

李宇嘉

一、背景:史无前例的“地王潮”

二季度以来,虽然楼市上攻势头减弱,热点城市推出紧缩措施,但土地市场高热的局面并无缓减。刚刚过去的6月份,根据中原地产统计,全国 “三高地王”(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诞生73宗,超过5月份的69宗,再次刷新历史记录。截至6月29日,今年单宗超过10亿元的高总价地块已出现205宗,51宗超过30亿元,3宗超过100亿元;溢价率超过50%的单宗地块有144宗,约是去年同期的8.5倍,溢价率超过100%的单宗地块有92宗,约是去年同期的45倍。

二、二线城市是“地王制造”的“主力军”

毫无疑问,2016年将是楼市历史上“地王”最火爆的一年,无论是“地王”的数量,还是楼面均价或溢价率,都比历史峰值翻一番还有余。今年的“地王潮”有几大特征,一是二线城市是地王的“主力军”,占据“地王”70%的数量。今年以来,仅苏州、杭州、南京、合肥等四个城市就诞生了88宗地王。根据中指院的统计,上半年,一线和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7%和84.2%,楼面均价同比分别增长56.3%和88.7%,二线地市之火热远超一线城市。

二线地市火热,“去库存”一揽子政策加速库存消化和开发商开启“补库存”进程是重要原因。自2014年“9·30”以来,楼市已回升20个月,CRIC监测的35个热点城市2015年和今年一季度成交面积分别增长23.4%和41%,超过2013年历史最高景气度。今年以来,一线楼市呈现降温迹象,楼市重心转向二线城市。根据中指院的统计,上半年,一线城市月均成交量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增速在各类城市中最低;二线代表城市月均成交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2%,增幅在各线城市中最高;三线代表城市月均成交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8%。

目前,20个热点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已降至6.75个月,较2015年高点下降9.5个月,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其中,一线楼市库存消化周期由一季度末的5.8个月上升至7.9个月,二线楼市则由8.3个月下降到6.5个月。被称为楼市“四小龙”的合肥、南京、苏州和厦门,目前库存消化周期在2-3个月,南京、合肥库存仅够1-2个月销售,已经到了“库存枯竭、抢房横行”的局面。

过去几年土地供应紧缩,也是二线地市火热的催化剂。2014和2015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分别下降14%和31.7%。今年1-5月,该指标同比仍旧下降5.9%。2012-2015年,合肥住宅供地建筑面积分别为570万、364万、350万和283万平方米;2015年,南京新房成交面积和金额分别增长48%和63%,均创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但当年土地成交面积5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12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5%;2015年,苏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2%和65%,均达到历史峰值,但当年土地供应建筑面积仅652万平方米,较2014年下降34%,是近5年土地成交的最低点。内地重点城市也是如此,2015年武汉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和金额分别增长32%和50%,房价上涨12.3%,涨幅位居二线城市之首,但土地成交面积连续4年下滑,2015年的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为26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

三、央企和国企在“地王制造”上“唱主角”

今年频繁的“地王制造”中,国企和央企“唱主角”。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今年1-5月份,全国总价超过15亿元的105宗高价地块,成交总价为3288.2亿元,其中有52宗被国企获得,合计成交金额达1785.8亿元,占比为54%。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高价土地都是被国企买走的。事实上,过去2010和2013年的两轮“地王潮”中,国企和央企的身影也最频繁出现,但气势远不如今年盛。一方面,国企、央企参与竞拍的“地王”中,高溢价往往超过100%,“面粉贵过面包”;另一方面,非地产类央企在今年土地市场上的“风头”异常猛烈。

1.“稳增长”压力激励

首先,“稳增长”大敌当前,民间投资积极性屡创新低,央企要发挥“国家队”和“领头羊”作用。1-4月份,国企利润同比下降7.8%,降幅较1-3月份回落了2.1个百分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私营和民营企业利润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1-4月份的利润同比增长8.4%,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问题是,2015年和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和信贷投放的2/3倾向央企或国企。

显然,在决策层的眼里,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央企和国企们,显然有点不争气的意味。于是,量化业绩考核、“稳增长”先锋的“令箭”扔了下去。但在目前,在国内小到一瓶矿泉水都产能过剩了,国企和央企如果继续在本行业继续投资,利润赶不上债务增长,到头来还是无法完成业绩考核。放眼望去,楼市是为数不多的有效资产,不仅在“稳投资”“稳增长”上效果显著,还能够改善央企和国企短期经营绩效,也能通过抵押和未来不动产销售贡献可观的现金流。

2.改革逆向激励

同时,布局地产也符合国企和央企“重当期业绩、轻投入产出”的经营观念。就短期来看,比起基建项目,楼市的政绩要明显得多。于是,除了16家主业为房地产的央企外,近期能源、基建、水电等高负债率、现金流短缺的央企也纷纷进入房地产。另外,2015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相关顶层设计和配套文件已相继发布。

同时,国资委也要求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清理整顿房地产业务,在今年9月30日前限期完成退出或转型。为了避免“被兼并”“被重组”,以增加退出或兼并重组中的谈判筹码和要价,通过短期内壮大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无疑将是理想的选择。当然,稳定楼市,就是稳定资产价格、稳定银行贷款质量、降低系统性风险预期和资本外逃。央企在土地市场上“造地王”,无疑是稳定资产价格的中坚力量。

3.宽松货币激励

充裕而低廉的资金,给央企国企们提供了无限“弹药”。去年以来,开发商融资渠道“开闸”。据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2015年,开发商全年发债金额超4300亿元,是2014年的27倍多;2016年上半年,开发商发债规模就已接近4300亿元,几乎相当于2015年全年发债金额。其中,央企债券融资成本甚至可以低至3%,比5年期存款利率还要低。以保利地产为例,其在今年1月份发行了50亿元公司债,5年期的票面利率仅为2.95%,融资成本创下新低。

2016年1-5月,重点上市房企共发生银行贷款150笔,合计贷款总规模1028.56亿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上升152%。资金成本方面,2016年5月,重点上市房企银行贷款的平均资金成本为5.77%,环比4月下降0.11个百分点,总体仍保持2015年以来的历史低位,根据《证券日报》统计,贷款和票据占据开发贷60%的份额。在融资地位上,中小开发商和龙头开发商完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银行给予央企等龙头开发商的最优企业贷款基础利率(LPR),已低于融资成本,银行“倒贴”。

四、金融投资助推“地王制造”

今年“地王潮”的第三个特征就是,各类寻求高收益的资金借道参与地产市场,助推“地王”频现。当货币宽松遇上“资产荒”,近年来享受惯了各类财富管理平台带来高收益的社会资金,借道参与开发商定增和拿地。1-5月份,单价TOP20的“地王”中,操盘方和财务投资者联合拿地比例高达40%,而2010年和2013年联合拿地比例分别仅10%和15%。1-5月份,楼面价TOP20的地王中,有财务投资者介入的就有7宗。以近期拿地较为激进的信达地产为例,其频繁采取“夹层拿地基金”,就是用较少自有资金撬动较大项目,实现“基金拿地+小股操盘”的资产运作模式,尤其是和万科、保利等强势地产商的合作,可以降低单独拿地的风险。

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2016年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6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0%,单月新增1.13万亿元,持续15年下半年来的高位增幅。但是,开发商自身投入的资金却在下降,1-5月份,国内贷款占比16.66%,占比自2016年年初以来持续缩小,相对1-4月降低1.0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占比0.08%,与2016年1-4月相同,占比仍处历史低位,自筹资金占比由1-4月的35.21%下降至 34.73%,为2015年10月以来连续7个月保持下降态势;其他资金占比由47%上升至 48.53%。可见,自筹资金占比不断下降,也显示了开发商可以用较小的自有资金实现拿地和规模运作。

五、“地王制造”,理性VS非理性

今年1-5月,开发商土地购置同比下降5.9%,但降幅已连续7个月收窄,显示在2014-2015年以来“供地荒”之后,随着楼市销售持续回升近两年,主要城市库存明显低于警戒线,部分城市“库存枯竭、抢房横行”,开发商在去年底已开启了主动“补库存”。由于三四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库存高企,在“去库存”一揽子政策的利好刺激下,在充足低廉的资金“弹药”支持下,开发商争抢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土地,这是“地王制造”和“地王”频现的主要原因。同时,一线城市“逢拍地、必地王”,楼市准入的门槛已非常高,而开发设计的难度和风险在加大,逼得开发商不得不转战二线城市,热点二线城市库存消化周期普遍低于一线城市,这是“地王制造”的理性成分。

但是,地市火热,特别是“地王”频现,“面粉贵过面包”,直接推动周边房价上涨及市场对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同时,从2010和2013年两轮地王看,地价和房价相互攀升,加剧楼市泡沫担忧,倒逼紧缩政策出炉。此轮“地王潮”,央企业绩考核、资金推动、避险投资的因素很明显。据悉,近期国资委已约谈央企,住建部、国土部也在酝酿应对政策,或意味着二线楼市政策收紧,拿地企业也将面临财务风险、资产减值。2013-2015年诞生的“地王”项目,平均开发周期21个月,远慢于非地王项目。近三年总价地王TOP20,4块未动迁,9块未开工。由此,尽管国家要求重点城市要增加土地供应,但此轮“地王潮”或无法缓解楼市供求矛盾。

六、应对“地王”风险的政策措施

1.探索“定配建、竞地价”的土地出让模式

应对“地王制造”带来的各种问题,短期内见效的一个选择,就是完善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模式,“定配建、竞地价”是一个可行的探索。该模式下,每一宗土地出让前,按照建筑面积,政府可以规定一定比例的保障房(公租房或安居房)配建比例,并交由政府分配,然后再将地块投入“招拍挂”市场。一方面,根据供求情况适当调整配建比例,缓解住宅市场供求关系,间接引导土地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定配建导致开发成本上升,降低开发商对市场前景过分乐观的预期,拍地时不会肆无忌惮地报价。这种做法也是对以“价高者得”为唯一原则的“招拍挂”模式的完善。

2.完善央企国企业绩考核

对于国企和央企“制造地王”,一方面要以发展实体经济,挖掘经济创新增长动力,专注国计民生为导向,要加快推进国企和央企改革。在房地产领域的国企和央企,要逐渐退出商品房市场,业务逐渐向城市一级土地开发、旧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集中;另一方面,切实贯彻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清理整顿房地产业务,限期完成退出或转型。此外,要淡化对于央企和国企单一的经济绩效考核,强化社会和民生贡献考核。

3.建设公共财政应对地方政府“炒地”

同时,此轮“地王制造”中,不可忽视的是,地方政府借助房地产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和GDP绩效,变相鼓励炒作土地市场。近年来,“三期叠加”的负面影响全面显现,“去产能”“去杠杆”遇上全要素生产率下滑,地方政府过去仰仗的传统制造业、出口等经济增长工具全面“哑火”。对于一些热点二线城市来说,以制造业、能源等为主的工业依旧是其主打产业,今年以来的工业增加值近乎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人口开始“都市圈化”,即外来人口向北上广深等为主的三大都市圈转移,人口吸附能力下降,消费水平也难以保持,对于楼市的依赖度与日俱增。

因此,我们看到,今年以来,虽然二线城市取代一线城市,成为楼市火爆的中心,房价暴涨,但是这些城市发布实施紧缩性政策的案例很少,而且所谓打压性的政策措施多隔靴搔痒。近期,人民日报、新华社多次喊话,要求严控地方政府“炒地”行为。笔者认为,一方面,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加速地方债务置换等方式,鼓励地方政府推进具有“短板”特征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全覆盖,空置住房要以低租金、免租金等方式,全面向外来常住人口分配,让他们扎根下来,这部分人群的消费倾向很高,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生代和主力军;此外,还要完善地方政府业绩考核标准,将“供给侧”改革任务纳入考核体系。

李求军/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楼市开发商库存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4月楼市政策扫描
3月楼市政策扫描
开发商瞄上了长租公寓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开发商的户型图您真的看懂了吗?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多源采购的库存控制方法探讨
还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