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年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6-10-18 06:25李华刘兴元王玲石磊
癌症进展 2016年7期
关键词:肌层进展生存率

李华 刘兴元 王玲 石磊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1妇产科,2胸外科,重庆 402260

发病年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李华1刘兴元2#王玲1石磊1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1妇产科,2胸外科,重庆402260

目的探讨不同发病年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3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40岁87例,41~59岁190例,≥60岁103例。通过各类随访方式,观察不同发病年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发病年龄≤40岁、41~59岁、≥60岁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的观察结果中显示,患者年龄越大,5年总体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分期越高,5年总体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1~59岁和≥6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风险分别是≤40岁患者的3.465倍和5.142倍,41~59岁和≥6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分别是≤40岁患者的2.753倍和4.874倍。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年龄是影响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年龄越大,病理分期越高,所表现出的预后情况越差。

发病年龄;子宫内膜癌;预后

Oncol Prog,2016,14(7)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发生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十分常见,在女性全身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为8%,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高达20%~30%[1-2]。近年来在临床上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关于患者年龄是否为子宫内膜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在临床上也存在着较大争议[3-4]。本次研究对380例发病年龄不同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发病年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是否有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0年11月至2010年11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收治的3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5];②可进行随访,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行全子宫切除术、附件保留手术的患者。根据不同发病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87例发病年龄≤40岁为青年人,190例发病年龄41~59岁为中年人,103例发病年龄≥60岁为老年人。

1.2方法

通过电话、信件、门诊等多种随访方式对患者进行访问,记录患者5年的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矫正,有序分类变量采用秩和检验,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发病年龄患者一般资料

不同发病年龄患者患糖尿病、高血压情况不同,且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手术病理分期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发病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

2.2不同发病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比较

发病年龄越大,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越低,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1~59岁、≥60岁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40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发病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5 年总体生存率、5 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n(%)]

2.3不同病理分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

结果显示,病理分期越高,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2.4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表3 不同病理分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 年总体生存率、5 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n(%)]

在多因素分析中,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导治疗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总体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年龄在41~59岁和≥6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风险分别是≤40岁患者的3.465倍和5.142倍,41~59岁和≥6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分别是≤40岁患者的2.753倍和4.874倍。由此可见,患者患病年龄越大,其死亡和复发的风险越高,所表现出的预后更差。(表4)

表4 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Cox 回归分析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主要在高龄患者中较为多发,但近年来是否有发病年轻化的现象还存在着争议。有文献报道,由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食物中外源雌激素等原因,子宫内膜癌发病也趋于年轻化。但也有研究指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较为平稳[6-7]。目前国内对子宫内膜癌方面的研究均存在着样本量小、单中心研究不足的缺点[8-9]。因此,为了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趋势及年龄对预后的影响,本次研究扩大了样本含量,选择了不同年龄段的3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对预后的影响仍存在着较多的争议,临床上通常认为,发病年龄越大,恶性肿瘤的预后则会越差[10-11]。以往有研究对各年龄阶段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病年龄≥70岁、50~69岁、15~49岁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85.3%、90.2%,研究结果提示发病年龄是子宫内膜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12]。但也有学者提出不一样的意见[13]。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预后与年龄的关系研究中,研究重点都仅仅是放在年龄对疾病引发死亡的影响,并没有在年龄对疾病复发方面的影响进行过探讨。在本次研究中,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两方面均进行分析,发病年龄≤40岁、41~59岁、≥60岁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40%、87.89%、76.69%,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3.10%、83.68%、70.87%,结果显示发病年龄越大,患者所出现的死亡率及复发率则更高。引起老年患者预后比年轻患者差的原因有很多,有文献进行过报道,在老年患者中,通常由于合并较多其他疾病,出现特殊组织学类型,深肌层发生浸润等情况,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良预后。而在年龄较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主要是以局灶型为主要表现形式,组织学类型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较好,肌层浸润情况也较浅,患者对于治疗手段的耐受性也较高,年龄越高,发生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机会越大,以上原因都可能造成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预后的差异[14]。在子宫内膜癌中,当肿瘤在深肌层发生浸润或扩散到宫颈后,会有肺部转移的情况出现[15]。在本次对患者的随访中,年龄≥60岁的患者出现3例肺部转移的情况,在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予以重视。在本次研究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中显示,发病年龄是影响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41~59岁和≥6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死亡风险分别是≤40岁患者的3.465倍和5.142倍,41~59岁和≥6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疾病进展的风险分别是≤40岁患者的2.753倍和4.874倍。由此可见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自身具有预后差的特点,临床针对高龄患者应该有这方面的预判,在治疗中给予重视。其次,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同样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群,较年轻的患者群体在身体机能、合并症、组织学类型及深肌层浸润方面均有着差异(表1),年轻患者多数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肌层浸润深度较浅,细胞分化较好,对治疗方法耐受性好,这些因素均可能是导致老年患者治疗预后性不如年轻患者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发病年龄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患者年龄越高,所表现出的预后情况越差。同时老年患者病理分期、出现特殊组织学类型、深肌层浸润等特点也可能是此类患者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

[1]卢瑞沾,张俊成,梁燕滨.子宫内膜癌的MRI动态增强特征[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1(1):89-93.

[2]Humayun A,Khan MS,Haider SA,et al.Endometrial Cancer and The Role of Statins[J].N Am J Med Sci,2015,7(12):577-579.

[3]李小毛,刘继红,何勉,等.≤40岁和>40岁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5): 379-382.

[4]姜娜,贾改珍,孙红卫,等.鲁北地区子宫内膜癌发病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19):1469-1472.

[5]马辛欣,王建六.子宫内膜癌诊断方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4):410-413,447.

[6]Atguden Z,Yildiz A,Aksut H,et al.The Value of Preoperative CA 125 Levels in Prediction of Myometrial Invasion in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Endometrioid-type Endometrial Cancer[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6,17(2):497-501.

[7]董毅.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4):57-58.

[8]Li YT,Lee WL,Tsui KH.Endometrial thickness still presents a best reference to predict endometrial cancer[J].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16,55(1):148-149.

[9]李小毛,叶辉霞,杨晓辉,等.60岁以上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24(5):354-356.

[10]Lee FK,Yen MS,Wang PH.Is it safe to preserve the ovary of premenopausal women with supposed early-stage endometrial cancer[J].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16,55(1):1-2.

[11]吴燕祯,秦福杰,李玉香,等.子宫内膜癌337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6):141-143.

[12]卜淑娜.子宫内膜癌150例临床病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3):152-154.

[13]石娅娅,犹忆,吴艳乔.关于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5,31(4):299-303.

[14]高雪.子宫内膜癌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75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8):961-964.

[15]李晓琴.早发型子宫内膜癌临床特点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0):115-116.

Influence of age of onse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LI Hua1LIU Xing-yuan2#WANG Ling1SHI Lei1
1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Chongqing Jiangjin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Chongqing 40226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ge of onse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Method380 case of endometrial canc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were stratified as three different age groups as≤40(87 cases),41~59(190 cases),and≥60(103 cases).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OS)an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of those patients in various follow-up periods were observed,and the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analyzed.Re-sultIn the analysis for all age groups,it was found that,older patients had lower 5-year OS and PFS,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bserved(P<0.05);Besides,more advanced stag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ower 5-year OS and PFS(P<0.05);In Cox regression analysis,the hazard ratio(HR)of death for patients at 41~59 and≥60 vs≤40 was 3.465 and 5.142,respectively,while the HR of disease progression was 2.753 and 4.874,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age of onset of endometrial cancer is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concerning overall survival an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f patients,while more advanced stage is associated with poorer prognosis.

age of onset;endometrial cancer;prognostic factors

R737.33

A

10.11877/j.issn.1672-1535.2016.14.07.27

2016-06-02)

(corresponding author),邮箱:13668072798@139.com

猜你喜欢
肌层进展生存率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