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网络范式下集团财务资源配置:属性、系统框架与协作机制

2016-10-20 18:32魏秀梅潘爱玲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母子公司

魏秀梅++潘爱玲

摘 要:随着企业集团由科层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变,实现集团网络内的协同效应是提升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效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集团目标的关键所在。首先,结合集团合作网络本质属性,在协同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基础上,对集团财务资源进行重新界定,将协同能力视为集团异质性整合资源;其次,将影响集团财务资源配置内部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面五个维度,论证集团战略与财务资源配置的互动关系;最后,构建集团财务配置的系统框架,并通过三个层面子系统的协作机制整合优化集团财务资源,以实现企业集团整体价值的提升。关键词: 母子公司;财务资源配置;网络范式;财务协同能力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6)05-0075-06一、引言作为市场和企业的中间组织,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企业集团出现的主要动机[1]。企业集团数量、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企业集团资源配置成为现代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企业集团存在不同的分类,本文研究仅限于母子关系型的企业集团。作为合作网络,企业集团主要通过协同效应的实现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价值。传统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没有抓住集团的根本属性,集团网络内各节点间不能进行有效的协同合作,使得企业集团网络内部资源配置问题日益突出。以母公司为主导的传统集团财务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以财务指标为主要考核依据,子公司作为被动执行者,往往以完成来自母公司指标与任务为目的,缺乏动态调整和激励机制,影响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且,财务资源配置评价指标单一财务化和缺乏软性的非财务指标衡量标准往往导致财务资源配置行为钢化。传统集团范式下,由于集团内部信息传递是以从上而下的单线垂直信息渠道为主,母公司外各节点企业缺乏自主权及横向信息沟通,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集团整体有效的财务资源配置需要准确及时的信息来保障。只有这样集团高管层才能在财务资源配置时做出合理的决策。因此,提升财务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必须构建网络范式下各节点间的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2]。目前大多数集团内部缺乏全局化、整体化的集团财务资源配置体系,存在单体企业简单叠加的情况严重、不能有机地链接各节点、以局部利益为目的、缺乏1+1>2的协同理念以及缺乏全局化的资源配置思想等问题[3]。本文在企业集团合作网络属性下,应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进行了再认识,并针对传统财务资源配置的不足,从企业集团的本质出发,构建了合作网络视角下财务资源配置的构架,并通过三个层面子系统的协同整合优化集团财务资源配置,以期能为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二、网络范式下企业集团本质属性与财务资源再认识

在网络范式下,企业集团是由多个法人组成的网络,网络之间形成节点——各个单体企业。节点间相互协作可以从两个层次来链接,一是通过企业间的契约关系,二是企业间股权控制链链条[4]。母子公司型企业集团正是通过财务契约的形式来呈现,借助于母子公司间财务契约形成相互间持股关系。通过对股权的控制达到在契约网络节点之间的财务资源配置。传统企业集团财务资源的配置方式是科层范式,随着传统范式向网络范式的转变,企业集团进行财务资源配置的方式也应随之变革。新形势下,网络范式的集团财务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要求集团各主体间建立合作共赢的网络关系属性,加强各节点的协作机制,强调财务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最终实现集团财务资源整合能力的巨大提升。在网络范式下,改变原有的观念,形成财务协同的理念,需要在进行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时必须遵循财务协作原则,符合企业集团间的“合作网络”的真实属性,是成为集团有效资源配置的关键,直接影响到集团财务协同效应和集团绩效的实现[5]。传统财务资源要素观把企业投入的资本要素和资产要素当作财务资源的观点,混淆了财务资源和资产的概念。近年理论界与实务界越来越重视财务资源的拓展概念,认为在传统观点的基础上,财务资源还包括企业财务信息、独特的财务管理体制、健全的财务关系网络、财务工具、财务业绩评价等要素,对企业传统财务资源的使用将起到支撑与保障的作用。作为合作网络系统,企业集团财务资源内涵在上述单体企业财务资源的基础上,还应包括集团网络系统内合作与协同产生的财务资源,通过网络各节点之间财务战略与财务关系的协同耦合而实现的1+1>2的那部分资源。这部分资源是集团网络特有的,是网络内资源配置的财务协同能力和集团网络的整合能力,本质是一项能力资源。基于企业资源异质性特征,每个集团网络均拥有各自不同的资源和财务协同能力,决定了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差异,也是集团竞争力异质性的体现。这种异质性也决定了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影响企业集团绩效。因此,作为一种动态的整合能力,集团网络内财务协同能力是集团资源配置的整合能力资源,是财务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上述分析和集团本质属性,集团财务资源既涵盖传统财务资源理论下的资本资源、拓展的财务关系网络、财务预警及分析体系、财务资本要素资源、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分析决策工具,又涵盖集团网络特有的整合能力资源——财务协同能力。资本资源是企业集团财务资源的基础性要素,也是构成一个集团财务资源的最基本的要素,集团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资本资源之上的,这也构成了集团实体资源的主要部分。财务关系网络、财务管理体制、财务分析与决策工具、财务分析及预警体系等拓展资源是集团财务资源的支持要素,是对基础要素的运用能力,也是集团财务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关系到一个集团财务活动能力的强弱和集团的竞争力,对整合要素的协同实现提供支持保障。财务协同能力是基于集团的合作网络属性,对集团网络内各节点的财务资源整合的能力,是对基础要素和支持要素的整合。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效率及协同效应的实现,有赖于上述三个层次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三个层次资源如何实现互动,需要集团间各层次要素的支持、运用、协同和整合。具体来说需要资本资源要素作为支持要素和整合要素的基础,支持要素和整合要素资源分别运用和整合于基础要素来支持第一层次要素的配置作用。同时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要素通过相互支持和协同,实现资源全方位整合和协作[6]。具体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三、网络范式下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框架构建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的构建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及设计框架。在传统财务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合作网络的本质属性,应从资源配置的切入点、配置目标、影响机制分析、配置主客体、配置工具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完整的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一)配置的切入点及配置目标鉴于企业集团合作网络的本质属性,集团财务资源配置必须遵循系统性的原则,将系统各要素有机组合,同时注重集团网络内各节点之间的合作,实现协同的作用,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实现经济组织追求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本着可行性原则,集团财务资源配置须将最优资源配置转化为现实可实现的机制,并有对内外部环境及时察觉并动态调整的能力。因此,集团财务资源配置须遵循系统性、合作性、经济效益性、可行性和动态性的原则。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到来,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与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异质性的资源才得以实现,资本是各种拓展资源和整合能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条件。从传统的财务资源观点出发,财务活动的中心是资本,并对资本的筹集、投放及收益分配随着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调整和再分配。支持要素是在传统的财务资源基础上的,是对基础要素的一系列的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的集合。对支持要素的配置有利于形成财务协同能力资源的整合与提升。另外,经济高速发展,规模扩张作为快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需有雄厚的资本要素资源的强力支持。所以,集团财务资源配置需要以资本要素资源为切入点带动财务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7]。集团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目标是集团整体利益和财务战略的实现。提升核心竞争力、追求经济效益是任何经济组织存在的目的,是组织内合理配置资源的核心问题。而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独特的资源与能力。在基础财务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提升支持要素,并在集团网络内形成独有的财务协同能力,提升这种异质性资源,从而获取核心竞争力。企业集团作为市场和企业的中间组织,有着资源配置方面独特的优势,其资源配置的目的不再是追求单一企业的利益,而是通过财务资源在整个集团网络内的协调和整合来实现集团整体价值的提升。(二)影响机制的结构维度:三个层面五个维度作为一个庞大的运行系统,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并整合的结果。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作为企业集团这一网络组织资源整合的重要部分,可能会受到组织内外部环境和因素的共同影响。企业权变理论指出,在建立集团财务资源系统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各权变变量中找出影响特定系统的关键变量,比如技术、内外部环境、企业规模、组织结构、企业战略和文化等变量[8]。考虑到集团财务资源网络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本文将影响集团财务资源的因素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外部环境因素——集团遭遇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第二部分是集团内部网络组织因素。进一步将第二部分集团内部网络组织因素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集团总体层面及母公司层面的,包括母公司的战略、治理、文化、财务能力、信息传递能力等;第二层次是母子公司糅合层面,如组织架构、公司治理、文化等方面的一致性、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的关联程度等,最主要该层面体现母子公司的协同程度;第三层次是子公司层面的,主要包括子公司在集团网络中地位的重要程度、成熟度、战略治理水平以及子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程度和资源依赖度以及子公司之间的协同程度。影响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的五个维度来衡量。结合前期研究对集团核心竞争力和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价值渗透研究,得出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最终会影响企业集团本身整体的协作能力和核心竞争力[6]。通过上述分析,建立了集团财务资源要素配置影响机制的层次框架,如图2所示:(三)配置系统的构成要素构建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配置系统,全面了解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要素尤为关键。基础性要素是所有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所共有的,而财务配置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因为财务资源配置的模式具有特殊性与路径依赖性。而基础性要素在所有企业集团内是相同的,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选择并对基础性要素进行整合。基于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的合作、整合、系统及权变设计理念,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是以网络内协同合作为主线,而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要素是由配置主体、配置客体、配置工具、配置评价体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如图3所示:配置主体是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的决策者。企业集团是复杂的网络系统,利益相关者众多,任何一方的利益相关者都有站在自身角度参与财务资源配置的动机。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的主体是集团母公司,不仅由于母公司有较高的决策权而子公司难以主导集团整体的财务资源,而且子公司主导的行为往往站在自身成员的角度而非集团整体的角度。企业集团的子公司都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有可能存在竞争关系,或者由于利益需求产生关联交易,那么子公司的决策极有可能产生外部效应,主要表现就是母公司与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因此,集团财务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就是协同影响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利益不均衡的因素,以便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个角色非母公司莫属。财务资源配置就是财务资源在企业集团经济活动的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在不同的集团内部主体之间的选择、分配、整合和使用。因此,配置的客体就是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资源。财务资源配置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工具或者载体。由于集团内部网络节点独立性的存在,集团财务资源配置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行政手段。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与再配置是企业集团行使协调和控制职能的重要方式,而企业集团内部协调和控制则主要基于企业集团内部的财权纽带。集团内部财务资源的配置有直接和间接两种。而将对财务资源的配置转化为对财权配置的间接配置方式,在存在独立性的各网络节点之间更可以凸显其提升集团整体的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优越性。作为一个动态系统,系统运行效率的评价、结果反馈及相应调整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也不例外。合作网络视角下,将各节点之间合作协同能力视为一种财务资源,构建该视角下的集团财务资源配置评价体系对配置系统的动态优化是必须的,是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配置就是配置主体通过一定的配置工具对配置客体进行配置,从而达到财务资源配置的目标,并用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衡量,通过评价结果对配置过程进行相应调整的协同发展的一个耗散自组织动态系统。该系统的运行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该过程与集团战略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企业集团网络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组成,各节点有很强的独立性。要实现集团整体战略目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战略调整和统一的财务资源配置体系就至关重要。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异质性资源的整合与配置是形成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集团的资源配置与集团战略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集团战略影响财务目标的制定,财务目标的实施过程就是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的过程,同时集团财务资源配置过程又是战略的调整与完善过程。战略管理理论认为[9],企业财务资源使用目的是为了获得长久竞争优势。因此,同单体企业一样,集团财务资源配置必须服务于集团战略制定、实施的全过程。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是为了分析集团整体的财务信息、协调集团各成员企业的财务资源(特别是当集团成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通过协调整合实现集团成员之间的财务协同提升实现集团财务协同的能力,帮助集团制定符合集团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为实现该战略目标服务。作为集团重要的资源,财务资源是形成集团战略资源必不可少的。但是集团的现有财务资源并不一定具有优势,不一定能形成集团的战略竞争资源,因此,任何企业集团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制定的战略目标,合理的进行财务资源的管理及配置,来构建集团必需的战略资源,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这便是战略对财务资源配置的调整作用,也是财务资源配置的关键问题。四、网络范式下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的协同机制针对三层次的财务资源,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配置系统是由基础要素配置子系统、支持要素配置子系统和整合要素配置子系统组成的联合整体,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互动提高了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整体的协调健康发展。集团财务资源基础要素配置子系统是对基础要素的配置也就是资本资源的配置。传统的财务资源配置主要是资金来源结构整合、资金占用结构整合、资金分配结构整合和这三部分之间的结构整合问题以及结构内部每一类元素的配置问题。集团内部资金来源结构配置是对集团整体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组成。基础要素配置手段的选择应该符合配置目标——借助提升企业集团财务能力即持续盈利能力、持续经营能力、持续发展能力最终提升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企业集团财务资源支持要素配置子系统是对支持要素的配置。对于内部利益相关者来说,合理进行财权配置、盈余分配,建立互惠互利的信任关系和解决利益冲突机制,是实现财务关系配置的关键。财权配置是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它的目的是提高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的地位,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10]。盈余分配是满足各利益主体追求价值增值的需要,合理的分配模式是平衡企业集团剩余控制关系的前提。财务冲突是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必然危机,解决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冲突消解策略[11]。企业集团财务资源整合要素配置子系统,对整合要素的配置主要协调集团财务资源的匹配性和互补性,以及使这些资源成为企业集团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有效支撑。企业集团财务协同能力强调企业集团各成员之间的合作,注重企业集团内部信息的共享,保证集团网络内部各节点之间信息的流畅性、真实性和沟通有效性等。对应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构成层次,财务配置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也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企业集团财务资源基础要素配置子系统位于整个系统的最下层,是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的最根本部分,是产生支持要素配置和整合要素配置的前提,是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的基础层。支持要素配置子系统中的财务关系是维系集团各成员企业关系的纽带,财务分析、财务预警等支持要素又是财务管理的最主要功能,是对基础要素的使用,又是协同能力产生的基础,因此是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的中间层。整合要素配置子系统位于最上层,因为集团的财务协同能力是集团异质性的表现,它发挥企业集团的优势,可以促进财务资源整体的优化配置,是集团价值提升和创造的主动力。但是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配置各子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并不是直接的上下层及关系,而是相对的一个层次,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协同理论认为,任何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均靠有调节、有目的的“自组织”过程,使千差万别的子系统协同作用,并产生新的稳定有序结构[12],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也不例外。集团的财务资源配置系统本身是由三个子系统构成,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复杂系统。各子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三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共同推动了企业集团的整体价值提升(如图4所示)。耦合度是对一个系统中的多个子系统协同能力的数学描述,耦合度是评价系统的有序度和未来发展能力的方法。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配置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其三个子系统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具有耦合关系。当三者耦合度高,协调一致并处于良性互动状态时,系统表现为正的效应,企业集团的整体价值就增加;当三者孤立失调并相互抵消时,系统就表现为负效应,因此减弱企业集团的整体价值[13]。五、结论与启示本文从企业集团的合作网络属性和协同理念出发,重新认识了企业集团财务资源,把集团特有的财务协同能力作为一种整合能力资源界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内部因素结合集团网络特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的五个维度来衡量。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配置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是配置主体通过一定的配置工具对配置客体进行配置,从而达到财务资源配置的目标,并用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衡量,通过评价结果对配置过程进行相应调整。该系统与集团战略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但是并非上下层级关系,而是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机制共同实现企业集团整体价值的提升。参考文献:[1]R.H.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New Series,1937,16(4):386-405.[2]潘爱玲,吴有红.基于网络范式的企业集团信息合作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0,(6):132-136.[3]H.哈肯.协同学引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4]李彬, 潘爱玲.母子公司协同效应的三维结构解析及其价值相关性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6-84.[5]顾保国.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6]潘爱玲,魏秀梅.网络范式下的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协同管理及其与集团战略的互动关系研究[A].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大连:2011-08-20.[7]赵丽芳.企业财务资源整合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6.[8]王欣,王磊.基于财务权变理论的资本结构调整问题研究——对J集团的案例分析[J] .会计研究,2010,(10): 65-70.[9]王砚.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基于财务战略管理理论[J] .财会研究,2007,(3): 40-42.[10]曹越,伍中信.产权范式的财务研究:历史与逻辑勾画[J]. 会计研究,2011,(5):24-29.[11]潘爱玲,代鹏.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母子公司财务冲突及其纾解策略研究[J].会计研究,2013,(9):51-57.[12]冯自钦.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控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13]安德鲁·坎贝尔等.战略协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责任编辑:王铁军)

猜你喜欢
母子公司
建筑设计母子公司税收筹划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及协调研究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理关系的思索
浅析国企混改下的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体系
认缴资本制下关联交易中的债权人保护研究
关于国有企业母子公司的财务关系研究
探讨母子公司财务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重组
基于F问题研究
论母子公司架构下母公司股东查阅权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