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意趣 翰墨飘香

2016-10-20 07:16杨玉贵
名家名作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楷意趣王家

杨玉贵

水韵意趣翰墨飘香

杨玉贵

《邓石如长联》(右图)王家任/作

王家任的“守默居”,洁净清雅,墨香四溢,满墙墨宝陈列有序,综观其书法作品,字体遒劲、笔法跳跃、寓圆于方、寓柔于刚,带着浓厚的书卷气息,给人以儒雅、平和、纯净的审美享受。一如他的为人,纯朴、内敛、谦逊。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隶书,还是篆书,都流溢着较为扎实的临池功底。其小楷作品更富灵秀之气,取势俊秀,笔画精妙,且富于变化。

兴化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古时又称楚水、昭阳。地处苏中里下河腹地。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文化底蕴深厚,习字写书蔚然成风,早有水韵楚水、人文兴化之说。早在上学期间,王家任就喜爱书法,并显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赋,从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他,书法作品在学校频频拿奖。对王家任来说,毛笔是他的知己,生性好静的他总喜欢默默与纸笔对话。“我不喜欢太多吵闹的娱乐活动,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闲暇时,一个人看看书,写写字便是我最好的放松方式。”王家任笑着说。

高中毕业后,王家任考入兴化化肥厂,成为了一名电工,下岗后应聘到兴利达齿轮厂做电工。工作之余,他痴迷书法,每天晚上至少花4个小时练习书法。初习唐楷,尤喜褚遂良,继之二王及汉魏碑帖,行书尤对二王、颜真卿、米芾研习颇多。

王家任深知要想练好书法,除了不停练习还需要涉猎广泛,为了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他熟读各类书籍——书法理论、文学、美术、篆刻等。他收集着书坛各处的信息,观察着书法家们的表现,分析着国内外书坛的现状。通过收集、观察、分析,试图把握住书法艺术发展的趋势,然后找出自己追求的方向。

“临帖临得好叫入,写出自己的风格叫出,书法就怕入得不深,又出不来。”王家任说。一开始王家任就在楷书上下了不少功夫,后来以练习行草为主,属于帖派,后来为了参展,方便于随时随地能练习书法,便选择小楷为主攻对象。

在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和观念发生巨变的当今社会,时间又显得如此紧迫,人们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去书写楷书,专攻小楷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但王家任能耐得住寂寞,在小楷这门书法艺术的“冷宫”中,辛勤耕耘,孜孜不辍,努力将颜真卿之雄浑,欧阳询之险峻,柳公权之刚劲,褚遂良之秀逸融为一体,在讲究线条的形质和洁净的同时,力求于平正中弥漫峻逸天真之态,劲秀妍高雅之气。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兴化水的灵气养育了王家任体貌俊朗、器宇轩昂的躯体,也养育了王家任温文尔雅、心如止水的品德,更养育了他仁义敦厚、清雅精细,且雅俗共赏的书法艺术。

王家任深知书法贵在自然,但“自然”不是随意,而是经过长期练习,技法纯熟,学养丰厚,以至心无挂碍、心手两忘的过程。古人讲书法要由生到熟,再由熟到生,这不是简单的反复,而是一种质的变化。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那是积累的结果。世人都知《兰亭序》自然流畅一气呵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多有效法。问题是,今人不只境界与晋人的高迈、雅致相距甚远,仅对毛笔书写的熟练程度,就无法与王羲之相比。很多人对书法理论一知半解,又不想下功夫,连“熟”还达不到,就侈谈出新,结果只能以丑、怪为新,这才是“作”。学书要先把美、熟做到极致,再论其他。

“书本心画,可以观人。”王家任为人温文尔雅,心如止水,写的字也是一派温和雅正气象。他诸体皆能,尤擅行、楷。其行书源于右军(赵孟頫行书《右军四事》),兼参米芾、王铎,气韵生动,风流潇洒,又痛快淋漓。在书写小楷时,凝神静心,下笔匀净、果断、从容、闲适,笔到意到,潇洒自然,善用中锋,刚柔相济,线条圆润畅达,笔力饱满遒劲,结体沉厚端凝,自信率真,不装腔作势,更不故作高深。作为书法家,他精益求精,有朋友向他索字,一幅字他有时候会重复好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正是因为这样严格的要求,王家任很快成了兴化书法界中的佼佼者。

在全国第五届兰亭展上,王家任也正以其小楷折桂。有人云,好的小楷不外三种,其一,写得清新雅致,精到,结字匀称,不论专业还是普通百姓,俱能赏心悦目,是为雅俗共赏;其二,气息淳雅,气象古穆,体势伸缩有致,用笔朴拙古雅,熟中含生,格调冷峻,大朴大美;其三,灵动活泼,偶带行意,笔势腾挪,仪态奇美,既不失楷则,又融入个人情感,性情所致,趣味天成,风雅随意。细望王家任的小楷,很难归入其中的哪一类,却好像哪一类都是。他的小楷神清气朗,雅逸秀润,于萧散中寓整饬,严谨中呈旷达,亦温亦峻,兼沉兼逸。用笔干净爽利,清朗劲健,方圆兼施,结体欹侧生趣,别具风骨,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听蜀僧浚弹琴》王家任/作

《诫子书》王家任/作

《九日龙沙寄刘大》王家任/作

对于一位已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书法家来说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清钱泳《书学》中说:“一人之身,情致孕于内,姿媚见于外,不可无也,作书亦然。”趣者,笔趣,墨趣,意趣,有意方能生趣,有趣才能生韵。知天命之年的意趣从何来?一本正经固然面目可憎,但挠首弄姿同样令人生厌,趣与法相对又相生,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样,法度太拘谨则无趣,没有规矩则又难免流俗。正如梁巘所言“工追摹而饶性灵则趣生,持性灵而厌追摹则法疏”。趣超然于发之外,但又必须以法为基础。王家任不受古风影响,不受今人左右,埋头传统,潜心研习,故他的小楷严谨不失潇洒,清劲兼含流媚,沉着而又飘逸,奇而不怪,肆而不离,意趣合乎情理,神韵生于形质,颇得个中真趣!

王家任的楷书,用笔平稳有力,使转不激不励,粗细变化自然,流转自如,表现出舒适的形质情性和优美的韵律韵味。中国书法的清雅韵致,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因由。晋代是“文的自觉”的时代,士族子弟以研究《周易》《老子》和《庄子》的黄老之学,开始追求一种超脱世俗、自由闲散、精神高度自由的生活,“竹林七贤”就是代表。特别是进入东晋后,朝廷偏安一隅,士人纷纷皈依佛教,佛学的“空无”和玄学的“虚无”具有相似性,佛教的“安般守意”和玄学的“清静无为”相结合,士人的生活从西晋的放荡纵欲中摆脱出来,开始追求宁静高雅的生活方式,流连于山水之间,风度翩翩,优哉游哉。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就充分展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其内容玄学的思想也非常浓厚,很具代表性。王家任的书法作品清朗俊逸,其艺术与家乡的水文化是分不开的。

《宋书·谢灵运传论》王家任/作

水是生命之源,水也是文明之源。水含蓄而又奔放,浑厚而又轻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或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当然书法的魅力,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纸的变化,墨的变化,笔的变化,书写内容的变化,甚至于温度、湿度的变化,都会对创作有影响。至于环境和心情,更是创作的基调。而环境和心情往往又是与诸多变化相互作用的。

我感叹王家任有幸生于兴化。《兴化县志》载诗云:“我邑独少宛马来,大泽茫茫不通陆;外人羡着桃花园,万钱争租一间屋。”世外桃源的地理环境、尚文崇艺的历史传统造就了兴化学子们潜心书画、读书著说的城市文化特质。王家任沐古楚诗韵,浴阳山文化,勤学苦练,修成正果。2015年斩获的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是对他多年来书法成果的一次全方位检阅。

中国书法有技术上的标准,有美学上的标准,有文化视野的标准,当然更有艺术与实用上的不同标准。王家任的楷字书法却能雅俗共赏,主要是他在抒怀遣兴时不尚极端,在严法与自由之意间力求一种平衡和谐,乃为理想境界,在书法与书意中,不即不离,入规矩出规矩,离规矩守规矩。中国第五届书法兰亭奖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王家任楷书作品取法墓志,笔法精巧,骏朗雅静,饶有意趣。细读详观,笔势尤佳,帖学之法,贯注笔底,点画使转,形质情性,了然于胸。当代中青年书家对于北碑墓志、摩崖之认识,不仅在理论上突破前人樊篱,在实践上亦不囿前人,王家任作品中即可见一斑。

王家任斩获2015年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之后更加出名了,出名后的王家任更加淡定自若、气定神闲。他以书为师,以字为友,感悟着生命的真谛。闲暇时将突然闪现的灵感与感悟用文字的形式,充满激情地挥墨于宣纸,在墨香的氤氲中,用“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写出自己的人格与风貌。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在王家任的“守默居”,我用心欣赏着水和墨最完美的组合。一张宣纸,一笔重墨,王家任用他的意境,用他的精神气息,传承着中国最灿烂的文化艺术。每一笔、每一画都是那么丰盈、沉稳、厚实,意趣盎然、峻逸天真之态,令我拆服投地。

水韵意趣,翰墨飘香。王家任,好样的!

王家任简介:

王家任,江苏兴化人,别名王嘉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扬州八怪”书画院副院长。曾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三等奖,郑州大观音寺首届全国《心经》手卷书法大赛获优秀奖等奖项。作品入展第十一届中国书法篆刻大展、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颜真卿“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大展、“刘禹锡杯”全国书法大展入展中国(芮城)第二届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展、第十一届中韩国际艺术交流展。

猜你喜欢
小楷意趣王家
大同小异
——曾来德小楷展
节录《尚书·君奭》小楷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节录李白《古风》小楷册页
王家新的诗
延续风雅
回 味
王家湾
也无风雨也无晴
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