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肥胖学生耐力训练方法的实践探究①

2016-10-20 02:00周金土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跳绳耐力体育锻炼

周金土

(萧山区浦阳镇初级中学 浙江抗州 311255)

初中体育教学中肥胖学生耐力训练方法的实践探究①

周金土

(萧山区浦阳镇初级中学 浙江抗州 31125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中学生的肥胖率居高不下。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他们畏惧体育耐力训练,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难题。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肥胖学生的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耐久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目前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点环节。该文针对提高肥胖学生的耐力素质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笔者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提出了相应对策,促进与提高肥胖学生的耐力训练,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耐力素质。

肥胖学生 耐力训练 方法与实践

1 问题的提出

耐久素质是人们身体素质的一个方面,又称作“支持力”“耐久力”,是人们在进行持久的体育运动中表现出的耐力。在进行耐力素质的训练时,可以锻炼到人们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及抗疲劳能力,对学生进行耐力素质的训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结合笔者三十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发现近些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为学生肥胖率居高不下,就今年笔者任教的九年级的几个班级情况来看,肥胖率达到了39.1%(表1)。

表1 浦阳镇初级中学九年级4个班级学生肥胖情况调查表

由于他们的特殊情况,对体育教学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在多年的实践中,由平时的记录数据分析,学生的形态机能的总体水平有所升高,如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出现了下滑趋势,如:女生800m跑、男生1 000m跑、女生仰卧起做、男生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m跑等,从这些运动项目中发现,学生的运动水平有待提高。从学生自我发展的角度看,肥胖学生耐力素质下降将直接影响其中考升学的选择与录取。

肥胖的学生不仅自身的意志力不够,在体育训练中往往起到的是负面的作用,也给其他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肥胖学生的耐力训练方法的探究和实践,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

2 成因分析

肥胖学生之所以在体育训练中会产生各种问题,主要在于以下的3个方面。

2.1家庭思想观念的影响

目前学校中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占有较大的比重,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比较高,家长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关注不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处理好饮食、睡眠、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容易导致体内脂肪沉结,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负荷加重,严重影响了耐力素质的培养。

2.2缺乏相应的认知

其一,很多肥胖学生根本不清楚之所以不愿意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身体脏器的负担加大,难以承受耐力训练;其二,肥胖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恐惧心理,吃苦能力较差,从主观上不愿参与体育锻炼,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时,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锻炼,学生的锻炼项目比较单一,导致学生的身体出现了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另外,较大部分肥胖学生不知道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耐力素质,对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了解不多。

2.3学校忽视了锻炼

应试压倒一切的前提,无形中剥夺了学生锻炼的时间,使得学生锻炼成为了一句口号。

3 思考实践

3.1研究心理,鼓励教学与自主练习相结合

肥胖学生自身的负担过重,对于体育锻炼更是一个大的挑战,对于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缺乏信心,这就阻碍了对学生耐力的提高,因此,课堂中要多给这些学生鼓励,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及时的肯定是自己努力的认可,教师的鼓励是体育锻炼的动力,教师可以运用“好”“有进步”“不错”等语言,这些简单的词语对学生就是较好的赞扬,教师尽量避免使用消极语言。另外,教师可以在上室内课时,让学生欣赏关于体育训练的视频等,并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运动员的事迹,发扬他们身上的坚忍不拔、刻苦训练的精神,通过视频的观看来感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可以自觉地参与到耐力素质的训练中。

培养学生的耐久力还应提供学生充足的自由锻炼时间及空间,根据体育锻炼的大致要求,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体育锻炼计划,可以以个人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实施锻炼计划。并且教师应时常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教育,使得他们可以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让他们知道要管住自己的嘴,正确处理好饮食、睡眠、运动三者关系,其实我们的学生也渴望自己有一个苗条的身材、适龄的体重,极大部分肥胖学生会配合你的想法,努力去尝试。另外体育课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可以做必要的指导工作。

3.2因地制宜,利用优越的校园环境进行教学

合理的情境创设可以缓解学生运动时的心理压力,可以消除肥胖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例如对学生进行跑步训练时,可以改变路跑步路线,跑各种图形等。充分利用笔者所在学校的田径场看台跳台阶、利用学校东面上坡路跑上下坡、利用其他体育设备及学校自然环境,如,跑步时穿越篮球架、树丛,和学生做游戏等。

校园定向越野跑,是根据地形指示的目标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地的为获胜的运动项目。它是集趣味性、健身性、竞技性及知识性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另外公路越野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在野外越野他们不肯掉队、不敢落后。定向越野运动较强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坚持下来,他们穿梭于各个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是自身体力的挑战,也是对智力的考验,学生根据运动要求,判断地形并选择路线,进行自我挑战,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这些运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发扬学生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耐久力。

3.3循序渐进,充分利用辅助项目训练来提高耐力素质

耐力训练素有枯燥、乏味、单调等特点,而初中学生却最讨厌、最烦恼的就是枯燥、乏味、单调的课堂教学及课外锻练。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充分利用学校一切可以利用的器材、一切可开设的项目,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趣味较强的辅助项目。从趣味性、多样性、娱乐性打开路子、探究方法,最终找到适合我们学生提高耐力素质的可行办法。

(1)跳绳运动。跳绳运动是一项比较常见的运动项目,可以带动人们全身的锻炼,对于人体的伤害比较小,集娱乐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学生经常进行跳绳运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耐久力。而且该校每年校运会有集体的、个人的跳绳比赛项目,学生们兴趣浓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跳绳训练,通过娱乐与竞赛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耐久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①自由发挥及有氧、无氧跳绳法。

自由发挥就是学生跳绳时不受任何限制,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跳绳,用自己最喜欢的姿势进行练习,让学生在比较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跳绳练习,主要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有氧、无氧耐力跳绳练习,教师规定一定的时间及练习的次数,保证足够跳绳练习的时间,初期阶段的跳绳练习时间可以少一些,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及运动时间,逐渐培养学生的耐久力。

②趣味性跳绳法。

跳绳一般分为短绳跳绳与长绳跳绳两种方式。

短绳跳绳一般是单人跳绳,其中方式也比较丰富,单脚、双脚等跳绳,也可以跑动跳绳,也可两人配合进行跳短绳。

长绳跳绳需要多个学生共同参与,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及娱乐性,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素质,另外,这项运动需要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③增加难度法。

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大多希望可以超越自我,如果学生在体育锻炼时达到了较高的运动范围,他们会从中体会到运动的喜悦,学生的跳绳运动技能就可以得到更高的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加大运动难度,如单脚跳、高抬腿跳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④竞赛法。

在规定的时间内,记录学生的跳绳数量,可以以1min为准,练习3组。

跳绳接力赛,将学生平均分成小组形式,记录各小组的连续跳绳的数量,如果出现失误情况,由下一位学生接着跳,在规定的时间内,跳绳数量最多的一组获胜。

在规定的距离内,让学生进行跑跳结合的运动,记录学生的运动时间,用时最少者获胜。例如可以以操场一圈为准,记录学生的跳绳时间。

以上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可以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以后采用,这些运动方式趣味性较强,可以缓解学生对运动锻炼的心理压力,消除对耐力运动的恐惧感,让学生在比较开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有效锻炼,进而实现对学生耐力的训练。

(2)结合音乐对学生进行耐力跑的训练,例如在教学实施的跑跳操,结合比较欢快的音乐,解决学生的呼吸问题,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教师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跑跳动作,与融入的音乐进行配合,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经过训练,可以逐渐加大难度,配合轻快的音乐,加大运动量及运动幅度,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加大难度,配合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加大动作难度,锻炼学生的呼吸调节能力,进行耐久力的培养。在这项运动中,教师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耐久力,逐渐加长运动时间,加大运动难度,加长运动距离,进而达到800m耐力的训练。在音乐的配合下,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运动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保持学生的兴奋状态,在长时间的耐力训练中,学生会感到疲劳,音乐的融入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让学生处于比较放松的氛围中,进而实现了对学生耐力的有效训练。

3.4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每一位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进行训练,使得学生身体素质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下,指导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给不同的学生以相应的发展空间,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训练效果,及时发现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进行调节,提高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

耐力跑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的体育训练,与以往的耐力跑是不同的,它符合我国提倡的素质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例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练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把身体相对肥胖且耐久跑能力又相对较差的学生分成一组,然后每人在耐久跑训练时人手秒表一只。让每个学生在跑耐久跑时为自己记时,测自已的速度,每跑100m看一看秒表,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控制好适合本身耐力的速度、体会耐久跑速度的概念。一开始只要求学生能坚持跑完全程即可,然后逐渐增加一次一次的跑速,逐渐减少一组一组时间,一天两天、一周两周……耐久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提高了,学生对耐久跑的信心与兴趣也将逐渐增加,耐久跑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教学实践证明,这些运动方式可以养成肥胖学生的自主运动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力。通过教学实践,大多数肥胖学生消除了耐久跑的恐惧感,最明显的是,学生的耐力素质和体育能力提高了,从而树立了信心,也相应提高了学习成绩,体育成绩差的学生尤其明显。这些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自我运动的意识,在运动中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体育素养,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朱瑜.对中长跑的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07(22):94.

[2]张少锋.多种方法使学生“乐学”[N].中国体育报,2007-05-16.

[3]刘玉江.力戒课堂上的形式主义[N].中国教育报,2007-05-15.

[4]沈祖芸.青少年健康“打折”症结何在?[N].中国教育报,2007-05-20.

[5]季浏,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高声远.跳绳与健康[J].体育博览,1981(4):40.

G633.96

A

2095-2813(2016)09(a)-0034-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034

周金土(1963,3—),男,汉,浙江诸暨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跳绳耐力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学跳绳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跳绳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NO.10 跳绳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
宝宝鸭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