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能教练课程构建的研究

2016-10-20 02:00母毅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体能训练教练

母毅刚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102)

对体能教练课程构建的研究

母毅刚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102)

现阶段各健身俱乐部、各项运动团体乃至专业运动队都急需高水平体能教练。体能教练这个工作角色也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焦点,他作为指导科学体能训练的专业人才,是以健康体能相关知识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体能教练,在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需求面较大。该文从体能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拟构建体能教练课程的基本框架,有利于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通过对体能课程的探讨和研究,能够清楚地了解课程内容,了解各课程内容间的相互关系,对学院开设体能教练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体能教练 课程 构建

现阶段各健身俱乐部、各项运动团体乃至专业运动队都急需高水平体能教练。体能教练这个工作角色也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焦点,他作为指导科学体能训练的专业人才,是以健康体能相关知识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体能教练,在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需求面较大。

1 对体能教练课程培养目标的研究

体能教练课程的目标定位是培养既能指导大众身体功能性提升又能改善专业运动员体能的教练员。体能教练课程应在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即德、智、体、美)、体能理论知识目标、体能专业技术与技能目标、学生自身体能素质发展目标4个方面进行设置。(见图1)

体能教练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竞技体能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技能;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能水平,达到作为一名体能教练应有的形体和身体素质;熟练掌握体能训练的方法,具备较高水平的示范、讲解和制定训练计划的能力,能够独立指导大众和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

2 对体能教练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

体能教练课程内容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能训练专业人才,其改革与发展应当紧紧围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人体基本身体要素”为核心理念。提高体能教练课程学生的培养质量,以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图1 体能课程教学目标示意图

如图2所示,体能课程的要素、内容、功能等方面有了丰富的拓展,而且在体能练习形式上从最初的单一式徒手练习,增添了体能轻器械的练习方式。同时,丰富了体能训练体系。而健身课程的教学对健康体能这部分侧重较多,但对竞技体能和两部分之间过渡体能的教学内容,欠缺系统化。课程设置中对这两部分教学内容渗透得不够系统深入。

因此,健康体能与竞技体能的融合是未来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重要技能。它对于体能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完善学生技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就业面;二是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促进体能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各学年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学年:

(1)了解体能训练的发展,掌握体能训练的功能和基本要素。

(2)掌握体能训练的安全守则及体能训练的运动营养补给。

(3)掌握体能训练基础素质的训练方法。

(4)学习分析技术动作要点、示范讲解的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体能理念。

第二学年:

(1)学会利用体能训练的护具与小器械进行训练。

(2)掌握体能测试的方法,并能分析体能测试的数据。

(3)掌握体能训练教学教法。通过实践课,使学生具备体能各类要素的教学、组织、训练、编排等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体能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4)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仪态端正,为人师表,健康良好的心态。

第三学年:

(1)完善体能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体能专业素养。

(2)完善体能专项技术技能,达到社会所需的技能水平。

(3)学习体能训练论文的撰写,资料的收集整理,提高本专业的科研水平。

图2 体适能的分类

3 体能教练课程的教学方法

3.1采用模拟情景训练法,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体能教练课程特点和社会对体能教练人才的需要,学生要积极地参与课程,不但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技术动作的练习,而且还要表达自己对技术学习的想法和感受,对技术过程或环节进行讲解。可以采用模拟情景训练法,如讲授指导技术动作环节,一名同学扮演教练一名同学为学员,对学员进行训练指导。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熟练掌握授课内容的流程,而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2采用技术课中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教学中一直坚持着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启发和引导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从传统接受变成主动学习,人主动的认知效果要明显好于被动的认知,借助电化设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高水平运动员的表现,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图文并茂地为学生呈现所学技术动作的理论内容,改变原来完全依靠教师讲授的方法,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更大地刺激着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3采用探索研究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加入探索研究方法,举例:在训练计划制定教学中,指定教学对象的条件下,给学生规定训练目标,让学生采用自己想出的合理有效的计划进行训练,讲解计划的合理性和采用的方法及内容。目的是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计划的制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体能教练员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体能教练课程评价体系是围绕运动训练专业体能教练员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兼具多元性和专业化特点,综合考虑体能教练专门人才的特殊职业素质和知识能力、运动训练和健身产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学科建设、体育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实际客观条件等因素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构建。

系统的考核功能充分反映了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标准的完成情况,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着激励、导向、诊断、反馈以及评价等功能,对体能教练的考核评价需要从体能指标测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以及综合能力4个层面上进行,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多方面功能,从而促进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进一步提高。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的考核评价主要包含了考核原则、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管理等4个要素。

考核是对被考核者在整个教育和培养过程中综合表现和最终水平的考量与评价,考核的功能一方面是学习效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习目标方向的引导。考核内容要与教学和培训中所设课程内容相一致,可以提示受教育者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考核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体能指标测评、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技能考核3个方面。考核方式根据课程设置或考核等级的不同安排设定不同的考核要求,在考核中应采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进行,尽量做到考核的全面性,提高考核与评价的效果。

5 结语

(1)体能教练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竞技体能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与技能;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能水平,达到作为一名体能教练应有的形体和身体素质;熟练掌握体能训练的方法,具备较高水平的示范、讲解和制定训练计划的能力,能够独立指导大众和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

(2)明确体能教练课程的教学内容,细化每学期的分内容。内容呈递进的趋势,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模拟情景训练法、技术课中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探索研究法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4)评价体系应从考核原则、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管理等4个层面设计。

[1]宋旭峰.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刘功聚.18~59岁国民健康体适能测量评价系统研制与开发[D].浙江师范大学,2009.

[3]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宋旭峰.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G807.4

A

2095-2813(2016)09(a)-006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062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体能训练教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贪玩教练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睡着了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