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隆阳区玉米新品种五谷1790的推广措施及效益分析

2016-10-20 13:13杨淑藓杨才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推广措施效益玉米

杨淑藓 杨才华

摘要 阐述了五谷1790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措施,提出了该品种的优化栽培措施,包括育苗保苗、合理密植、适期施肥等措施,并分析了效益,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五谷1790;推广措施;效益;云南保山;隆阳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61-02

近年来,玉米穗粒腐病和灰斑病在隆阳区范围暴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有效应对病害,农业科技部门于2002年相继引进五谷1790、北玉20和雅玉88等玉米新品种进行试种,其中五谷1790表现稳产性好,抗逆性强,特别适宜广大中低产区种植,该品种于2003—2004年参加区试,2005年通过审定可予以推广。截至2015年,全区累计推广五谷1790面积达3.2万hm2,加权平均产量9 225 kg/hm2,比2011—2015年隆阳区玉米平均产量8 130 kg/hm2,增产1 095 kg/hm2。

1 生产现状

玉米是隆阳地区主要粮食之一,同时也是养殖业的主饲。在该区多年来玉米生产存在单产偏低,总产增加不快的问题,经过分析,认为缺乏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应山区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是主要原因。一方面,该区杂交玉米推广缺乏主导品种,单产低,无法满足畜牧业用粮要求。另一方面,自2002年以来,该区玉米灰斑病暴发,生产上缺乏高抗该病的主导品种,导致后续2年该病范围扩大,损失严重。鉴于高产和稳产的需要,农业技术部门加强横向联系调度,联系种业企业提供种源,同步开展玉米品种区试、引试,缩短推广时间。

2 项目推进措施

2.1 组织实施

2.1.1 成立行政领导小组。由保山市隆阳区农业部门分管领导担任组长,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为组员。确定领导组主要职责5项:一是制定项目管理方案;二是协调和指导项目组织实施;三是开展项目资金规范管理和使用;四是开展项目检查和督促;五是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1.2 设立技术指导小组。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局相关人员任组长,局二级单位的相关领导和技术骨干为成员。主要有5项职责:一是项目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二是五谷1790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栽培技术方案的研究制定;三是病虫害综合防治;四是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的实施;五是生产技术指导及咨询服务开展[1-2]。

2.2 工作措施

2.2.1 统筹协调调剂种子。五谷1790新品种在隆阳区适应广,抗病强,丰产好,适宜在该区中低产区种植。确定品种,开展五谷1790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实行“区—乡镇—村、组”逐级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良种配套良法,提高品种生产潜力;开展五谷1790玉米新品种样板展示,推进该品种示范推广,同时把好调剂种子质量关[3]。

2.2.2 开展技术服务与指导。印发方案,项目引入首席专家负责制,技术指导小组印发“杂交玉米丰产栽培技术方案”,同时提供五谷1790品种简介。开展实地指导,项目承担的子单位确定2名高素质科技人员主持并开展项目推广工作,及时解决种植户面临的技术难题。

2.2.3 开展样板示范。举办样板,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品种顺利推广示范。做好保障措施,采取“政策、技术、物资”三配套,措施、人员、资金三到位,确保后勤供应。落实示范任务,领导组将玉米品种示范推广任务层层分解到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示范任务落实到位。开展三类样板示范模式,一是扩大样板示范区域,签订责任书的各乡(镇)举办五谷1790玉米新品种展示样板,该区农业技术部门先后在多个乡镇直接举办新品种的中心样板,提供大春观摩会现场。二是因地制宜开展样板,隆阳区依据不同的地理和生态条件,打造适应的典型样板,做到不同生态类型区样板全覆盖。三是开展生育期阶段样板,针对五谷1790玉米不同生育期的不同特點,分阶段开展现场实训,印发当季栽培资料,推动五谷1790玉米新品种的推广。

2.3 开展科技宣传

隆阳区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赴乡镇、村开展技术培训,为做好五谷1790玉米新品种推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印发各种彩色技术资料5万份。广泛利用报刊、杂志及电视媒体开展立体式宣传,加快五谷1790的推广进度。组织科技人员撰写品种科技信息,利用互联网宣传。同时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及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品种推广进展,让上级领导及时了解品种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落实情况,通过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和规定,加强资金扶持,促进该品种的科技成果转化[4]。

3 优化栽培措施

3.1 育苗保苗

隆阳区农业技术部门为确保品种的推广效果,及早开展备耕工作,适时早播,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抗旱保苗措施。有浇水条件的地区,在清明节气时间内,采取营养袋育苗方法,或者催芽播种等方式,催苗快发;灌溉条件欠佳地区,需高度重视,及时做好备耕准备工作,紧密关注天气预报,降水量一次达40 mm以上,需及时组织人员抢墒播种,以利于保墒。有条件的地方可覆膜,播期可提早11~13 d。同时,需要育预备苗,一般用营养袋,以备栽植后查苗补缺。确保大田的植株群体密度,为稳产增产打下基础[5]。

3.2 规范栽培

根据隆阳区的气候、地势和地力条件,玉米新品种五谷1790采用等行距,或者宽窄行种植。该品种分为春播和夏播,春播集约化高产栽培留苗71 250株/hm2,根据肥力情况,开展不同密度种植,中上等肥力地,栽培留苗71 250株/hm2,肥力较差地块,留苗密度为55 500株/hm2。该品种夏播一般在海拔1 700 m以上地区,上中等肥力地块栽培留苗密度为60 000株/hm2。

3.3 合理施肥管理

玉米是C4高产作物,主要特点是喜肥、喜光、喜温。生产上表现为高大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繁茂的叶片,较大的籽粒,养分需求多。显著特点是对肥料反应敏感。在生产实践上,合理施肥,氮磷钾及微肥配施,同时辅以田间管理,能产生显著增产效果[6]。

在隆阳区,针对玉米新品种五谷1790,可按照“施足种肥、分施苗肥、重施穗肥”原则,根据其苗期、穗期和花粒生育阶段的需肥特点,进行合理施肥,提高施肥效率。施足苗期基肥。地膜覆盖,一般混施作基肥。全施农家肥,混合施用磷钾肥和氮肥的35%~45%。没有农家肥,可按含量相当的复合肥一次施入,可撒施拌土锌肥。重攻穗肥。用55%总氮肥,配合中耕培土施入。根据隆阳区的地形情况,在低洼地需注意田间排水,遇旱要及时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补施花粒肥。在田间管理上补施10%总氮量,用叶面喷肥的方式进行,一般玉米叶面肥为云大120、磷酸二氢钾等。在花粒期,要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保持青枝绿叶。最好能做到活秆成熟,延长后熟阶段,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3.4 病虫草鼠害防治

近年来,为害较为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四病三虫”,即玉米灰斑病、穗粒腐病、玉米锈病、大斑病、小斑病以及地下害虫、玉米螟虫、蚜虫,需要进行针对性地防治,减轻病、虫、草、鼠害,确保增产稳产。

3.4.1 防治玉米病害。目前在隆阳区玉米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是穗粒腐病和玉米灰斑病。在引进品种时,隆阳区农技人员充分考虑,选择抗病高产良种五谷1790,在该品种生长发育过程中,不需要防治穗粒腐病和玉米灰斑病,只需在播种前,采用种子包衣处理,既防止土带病环境使幼苗感病,也可对防治“三虫”中的地下害虫具有一定效果。

3.4.2 防治玉米虫害。地下害虫、玉米螟虫、蚜虫等“三虫”的危害各具特点,需要分类施策。地老虎是地下害虫在玉米生产上的主要虫类,啃食低位幼茎,致使缺苗断垄。防治地老虎,要掌握合适的防治时期,采用不同方式防治。第1个时期在玉米播种以后、出苗之前,防治方法是制作毒饵防治。在隆陽区使用敌百虫对水,可用卷心菜、白菜或炒过的麦稃作原料,制成毒饵,投放于玉米生长的田间,分2次投放。第2个防治地老虎的时期是在玉米出苗后,在晴天傍晚喷施敌杀死于玉米苗上。

玉米螟虫分2期防治,第1期防治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辛硫磷对水45 kg/hm2,拌3倍土,放入玉米大喇叭口。第2期防治时间在玉米抽穗以后,使用50%辛硫磷或40%水胺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危害有2个方面,一是间接危害,主要方式是携带病毒,是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二是直接为害,蚜虫主要为害玉米幼嫩叶片。防治蚜虫按照“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分不同阶段分段防治。第1阶段在玉米破土出苗后,使用菊酯类农药对水喷雾;第2阶段在玉米心叶期,蚜虫株率达45%~55%时,用9%~11%吡虫啉1 900~2 1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鼠害使用敌鼠钠盐等药剂,掺入田鼠食物,制成毒饵,放置在田边地头,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灭鼠2次,可有效防治鼠害。

4 项目实施效益

4.1 经济效益

玉米新品种五谷1790推广项目,根据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分析。项目在2011—2015年共完成示范推广收获面积3.2万hm2,加权平均产量9 225 kg/hm2,比同类玉米杂交种2011—2015年隆阳区平均产量8 130 kg/hm2,增产1 095 kg/hm2,实现总产295 200 t,玉米籽按保山市粮食部门的收购价格2.6元/kg计算,总产值76 752万元。新增总产35 040 t,新增总值9 110.4万元,新增收益7 743.7万元。在同等地力和环境条件下,增加产值2 847元/hm2,新增纯收益2 419.8元/hm2,农户新增纯收益率为1.0∶5.6,科技投资收益率为1.0∶8.5。

4.2 社会效益

玉米新品种五谷1790推广项目以品种为牵引,配套良法即适宜栽培技术措施为主线,在保山市隆阳区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实施,提高了品种单产,激发了品种潜力,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总产量,同时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加工意义重大。一方面缓解玉米的供需矛盾,保障隆阳区粮食安全,加快该区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实施和科技宣传推广,提高了该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扩大良种覆盖面,为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发展提供原料。

4.3 生态效益

通过玉米新品种五谷1790推广项目的实施,推广了抗病的优良品种,减少了农药的用量,降低了玉米中的农药残留,从根本上减少了环境污染,种植的抗病品种,能够活秆成熟,在收获籽粒的同时,还可获得具有较高饲用价值的茎叶,实现玉米的综合利用,拓宽了饲料来源,提高了玉米的附加值,节约粮食,对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5 参考文献

[1] 董赟,邵思全.五谷1790玉米推广措施及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5(7):21-24.

[2] 邵思全,李琰聪,谢志坚,等.保玉系列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措施及效益分析[J].农业科学通讯,2014(10):24-29.

[3] 李崇光,刘一强.玉米单交种五谷1790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3(4):34-35.

[4] 曾林,陆顺生,杨志明.限制因子学说和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栽培中的应用[J].园艺与种苗,2012(2):7-8.

[5] 尹兴荣.杂交玉米新品种五谷1790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3(12):78.

[6] 赵毕昆.玉米抗旱栽培措施[J].云南农业,2013(3):69.

猜你喜欢
推广措施效益玉米
收玉米啦!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水稻机插秧推广措施探析
机械深松作业的实施效果及推广措施研究
云南大寨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