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ech:20世纪80年代中国包装中的图像照排技术与手绘

2016-10-21 07:59李馥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6期
关键词:手绘世纪手工

◎李馥佐

lo-tech:20世纪80年代中国包装中的图像照排技术与手绘

◎李馥佐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包装设计中,图像照排技术与手绘的形式,与当时的工业背景形成了一种工业性与手工感混杂的lo-tech形式。

图1 《方舟》起初是一本家庭杂志。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它经历了一个风格上的转变,反映出亚历山大·罗德钦科等苏联设计师的集成照片术的兴趣。在这里,技巧的运用是为了描绘少先队员。

图2  在“748”工程的技持与推动下,1979年发布汉字激光照排新闻的报纸

图3-图4 轻工业学院学教师与学生作品。从左至右为;彩色水笔宣传卡,王强;卷发筒盒包装,陈国敏。1983年《装潢美术》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装潢美术专业供稿

图5 青岛牌全色胶卷

图7 烟台日用化工厂护肤霜

图8 美容祛斑增白霜,上海美新日化厂

图像照排技术始于民国时期,一般被用于人物、影物的描绘中(图1)。而汉字的照排技术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周恩来总理批准的“748工程”中实现的(图2)。

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包装设计中,由于技术的局限,仍大部分的设计需用手绘的方式完成(图3-5)。这一时期,对于国内设计市场,电脑还属于价格高昂的奢侈品,所以工业照排技术和手绘仍是设计师们重要的设计方式。

“我们这一代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我们最初所有的设计都是手工绘画、手工写美术字的,后来有了喷枪,可以自己喷出一些效果,再往后就有了照相排字,影像印出来后再剪下来黏贴,……另外我们还会购买许多当时很新颖先进的进口设计用品,如进口的金笔、银笔、进口的刮字纸等等,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设计手段。”

而一些使用了照排技术的包装印刷,即使说明文字、某些人物图像是用照相排字,但是很多包装中的图形图像、标题的中英文大多还是由设计师手绘完成,并使用了强调工业化的简单几何构图。在包装印刷处理中,将工业生产使用的照排技术与手绘的形式组合到了一起,技术冲突下出现一种手工感与工业技术感的混杂的lo-tech形式(图6-8)。

“画插画、写字,以前动手对做设计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有很多不完善和幼稚,但蛮质朴的,没有什么做作,没有什么过度的设计,直接、率性,所以现在看起来,那个时候的作品还是有一点点的亲切感。”

“没有什么过度的设计”,“直接、率性”、“亲切感 ”是袁银昌先生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包装中对图像照排与手绘的使用的中肯评价,引用瑞典馆馆长任安莉的一句话:“美好的城市也需要‘低技术’”。20世纪80年代包装中呈现的Lo-tech是对原生性和本我情绪的回归,是对本土早已拥有的情感记忆的挖掘和表现的一种形式手段。

回归low-tech并不是完全回到了传统和落后,而是通过对旧的设计手段的回溯,或是对旧设计方式的有效解读,成为设计师们注入原生本土情感的一种策略,成为为平面设计注入本土现实与时代性的一种媒介。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手绘世纪手工
手绘风景照
世纪赞歌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手绘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