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甜菜品种产质量性状的影响

2016-10-21 08:39董心久杨洪泽高卫时王燕飞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中国糖料 2016年5期
关键词:块根含糖甜菜

董心久,杨洪泽,高卫时,王燕飞(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甜菜品种产质量性状的影响

董心久,杨洪泽,高卫时,王燕飞*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通过对2种不同类型甜菜各设5个密度处理[多胚种行距50cm×(18cm、21cm、24cm、27cm和30cm);单胚种行距50cm×(12cm、15cm、18cm、21cm和24cm)]的11个生理性状的测定分析,得出试验研究结果:在新疆奇台产区,种植多胚种甜菜的最佳密度应该控制在94500株/hm2(株行距21cm× 50cm)左右;种植单胚种甜菜,密度控制在111000株/hm2(株行距18cm×50cm)左右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含糖率。

甜菜;种植密度;多胚种;单胚种;产质量

甜菜的产量和质量与群体结构关系密切。合理密植,群体结构动态合理,净同化率、群体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干物质和块根糖分积累,达到高产高糖的目的[1]。通过调整甜菜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可以协调个体与群体关系,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提高光能利用率[2]。不同类型的甜菜品种对生长空间的要求因其本身的遗传特性而异,一般多胚种甜菜个体较大,叶丛繁茂;而单胚种甜菜株形较紧凑,叶丛较小。因此,生产中应根据种植品种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株行配置。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与多胚种和单胚种甜菜产质量及相关性状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3年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试验站进行,奇台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全年无霜期平均156d;生育期平均降水量152.2mm。试验地土壤为壤土,含全氮1.05 g/kg、水解性氮68.0 mg/kg、有效磷12.7mg/kg、速效钾113.0 mg/kg、有机质13.8 g/kg。

1.2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分别为多胚品种新甜14号(JZ98-1)和丸衣化遗传单胚种HI0936;秋耕冬灌,灌水量900m3/ hm2;4月10日采用2BMJ-2型甜菜播种机覆膜,地膜宽80cm,铺膜后根据不同密度处理人工点播。

1.3试验设计

两个品种各设5个密度处理,50cm等行距,新甜14号株距为18cm、21cm、24cm、27cm和30cm,分别记为A1、A2、A3、A4和A5;HI0936株距为12cm、15cm、18cm、21cm和24cm,分别记为B1、B2、B3、B4和B5。试验设3次重复,共30个小区,6行区种植,行长7m,小区面积21m2,随机区组排列,试验面积630 m2。

1.4测定项目

收获时分别测产量、单根重量、最大根径、根体长度、叶片数、叶丛重量、根叶比、块根含糖率等指标。

表1 密度对新甜14号生理性状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种植密度与不同类型甜菜生物学性状的关系

2.1.1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甜菜叶丛生长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新甜14号绿叶片数、枯叶片数、叶片总数及叶丛重量均逐渐减少。方差分析表明,处理A1的绿叶片数显著少于处理A5,其它处理间绿叶片数差异不显著;处理A5的叶片总数显著大于处理A2,极显著大于处理A1叶片数;处理A5的叶丛重量显著高于处理A1和处理A2(表1)。

由表2看出,单胚品种HI0936枯叶片数、绿叶片数、叶片总数及叶丛重量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减少。不同处理间枯叶片数和叶片总数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说明HI0936叶片数在本试验设计的密度范围内主要决定于品种自身的遗传特性。处理B1的绿叶片数显著少于处理B3、B4和B5;处理B4和B5叶丛重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表2 不同密度下HI0936叶丛、块根性状比较

2.1.2密度对甜菜块根性状的影响由表1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新甜14号单根重、块根直径和根叶比均呈现递减趋势。处理A5的单根重显著大于处理A3,极显著大于处理A1和A2;处理A5的根直径显著大于其余4个处理,极显著大于处理A1、A2和A3;根体长度随密度提高呈先增后减趋势,处理A3的根体长度最大,且显著大于处理A1;各处理间根叶比差异不显著。可见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甜菜个体指标大都呈降低趋势。

对于单胚品种HI0936而言,其块根直径、根体长度和单根重随着种植株距的增大呈递增趋势,株距超过21cm以后,各指标基本不增加。处理B4和B5的块根直径及单根重最大且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各处理间根体长度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表2)。根叶比、青头重量及青头高度也随株距增大而增加,株距超过21cm,不再增加。处理B4根叶比最大为2.04,且显著大于处理B1;处理B4和B5的青头重量和青头高度较大,并且显著大于其它3个处理;各处理的青头占根重的比例基本无差异(13%~14%)。

2.2密度对不同类型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表3显示,新甜14号块根产量和产糖量均随着种植密度提高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中处理A2和A3的产量表现最高,且显著高于处理A1的产量;块根含糖率随种植密度提高而提高,处理A1含糖率最高为16.41%,显著高于处理A5的含糖率;处理A2的产糖量最高为16014.8 kg/hm2,但不同密度处理之间甜菜产糖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综合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来看,表现最好的处理是A2和A3。

表4显示,随着种植株距的增大,HI0936产量和产糖量呈先增后减的单峰变化,含糖率则随株距的增大逐渐降低。处理B3的产量和产糖量均表现为最高,分别为103948.1 kg/hm2和14695.8 kg/hm2;但是各处理的含糖率整体偏低,只有处理B1的含糖率超过15%,这可能与该品种对白粉病抗性较低有关。

表3 密度对新甜14号产质量的影响

表4 密度对HI0936产质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新甜14号和HI0936的绿叶片数、枯叶片数、叶片总数及叶丛重量均逐渐减少。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新甜14号单根重、块根直径和根叶比均呈现递减趋势;对于单胚品种HI0936而言,其块根直径、根体长度和单根重随着种植株距的增大呈递增趋势,株距超过21cm以后,各指标基本不增加。总体而言,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甜菜个体指标大都呈降低趋势。

3.2两个品种的块根产量和产糖量均随着种植密度提高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块根含糖率随种植密度提高而提高;对于新甜14号,处理A2和A3的产量表现最高,处理A2的产糖量最高为16014.8 kg/hm2;而对于HI0936处理B3的产量和产糖量均表现为最高,分别为103948.1 kg/hm2和14695.8 kg/hm2。

3.3综合个体性状和群体产质量来看,在奇台产区,种植多胚种甜菜的最佳密度应该控制在6300株/ 666.7m2(株行距21cm×50cm)左右;种植单胚种甜菜,密度控制在7400株/666.7m2(株行距18cm×50cm)左右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含糖率。密度过高甜菜个体生长空间有限,不能获得高产;密度过低虽然甜菜个体可以得到充分的生长空间,单株产量较高,但是群体数量得不到保障,同时因为产量和含糖率的负相关性,块根含糖率大幅降低。可见,合理密植是甜菜生产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

[1]危常州,刘日明,雷永雯,等.不同密度地膜甜菜光合与呼吸特性及与产质量间的关系[J].中国糖料,1998,20(2):16-19.

[2]王建荣,张剑,张依东,苏凤成,贾毛仁.甜菜种植密度试验[J].中国糖料,2005,27(2):37-38.

Effects of Planting Population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Different Type of Sugar Beet

DONG Xin-jiu,YANG Hong-ze,GAO Wei-shi,WANG Yan-f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rops,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Urumchi 830091,China)

Eleve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sugar beet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under 5 density treatments[polygerm variety,rowledge 50 cm×(18 cm,21 cm,24 cm,27 cm and 30 cm);monogerm variety,rowledge 50 cm×(12 cm,15 cm,18 cm、21 cm and 24 cm)].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Qitai area optimum planting population of polyembryonic seeds was 94500 plants/ha(row and plant spacing 21 cm×50 cm).And the best planting population of monogerm seeds was 111000 plants/ha(row and plant spacing 18 cm×50 cm)in Xinjiang.High yield and sugar content could be obtained in this population.

sugar beet;planting population;polyembryonic seeds;monogerm seeds;yield and quality

S566.3

A

1007-2624(2016)05-0030-02

10.13570/j.cnki.scc.2016.05.011

2016-03-17

国家甜菜产业技术体系西北栽培科学家岗位(CARS-210303)。

董心久(1980-),男,山东临沂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甜菜栽培技术研究。E-mail:80416913@qq.com

王燕飞(1955-),女,江苏启东人,研究员,研究方向:甜菜栽培技术。E-mail:yanfeidj@xaas.ac.cn

猜你喜欢
块根含糖甜菜
含糖饮料和果汁或都增加患癌率
甘薯发根分枝期适宜土壤水分促进块根糖供应和块根形成的研究
大丽花种球块根的越冬贮藏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酸奶含糖太多怎么办?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当食物成为艺术创作的燃料
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吗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甜菜块根糖度检测使用重复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