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竞争力是道德问题

2016-10-21 11:52蔺常念
证券市场周刊 2016年39期
关键词:市盈率金融市场上市

蔺常念

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成为最近热门话题。按最近一份国际评级报告,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排第四,在新加坡之后。香港有祖国作为后盾,金融市场有先天有利条件,金融中心地位没有理由还要排在新加坡之后。

另一个热门话题就是证监会和港交所(00388.HK)对新股上市审批过程,改革上市委员的咨询文件。证监表示,新安排更有利香港新股上市。不过金融业界大部份都持相反意见,认为新建议对新股上市程序只有负面影响。可是证监会似乎不为所动,坚持不撤回建议,反而势在必行。

上市公司协会前主席罗嘉瑞认为,如果由监管机构决定上市审批,只会注重监管,忽视市场发展。2000年罗氏大力招揽内地科网先进企业,例如新浪网、网易、搜孤等到香港创业板上市。中国法律不容许外资拥有内地网站的实际股权,当时只能够安排利益拥有权来控制这类内地网站。

这种安排不能满足当时证监会保障投资者的要求,因此香港失去第一批内地科网股在港上市的机会。香港之失,成为美国之得。美国纳斯达克向这些科网股招手,欢迎他们到美国上市,接受一个不完美的利益实体上市安排。再过十四年,内地最大电商阿里巴巴的同股不同权要求,同样不获证监会开绿灯,最后转到美国上市。

阿里巴巴的同股不同权要求不获证监会开绿灯,最后转到美国上市。

监管主导竞争力下降

过去十几年香港有很多机会成为中国科网股上市的中心,但因为监管问题而失去机会。最近应狮子山会邀请,参加讨论上市改革的研讨会。笔者为三位讲者之一,其余两位分别是独立股评人孙柏文,及有「股坛长毛」之称的韦伯(David Webb)。笔者反对改革上市审批程序,另外两位则支持改革。

支持改革的两位讲者表示,证监会应保障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有更严格的审批条件。上市公司质素高,就能以较高市盈率上市,集资更多。本人反驳这是与事实不符的言论。

新加坡交易所最近修例,接受同股不同权的上市架构。

新加坡上市公司市盈率低过香港,但内地和美国上市公司市盈率却远高于香港,标普及纳指市盈率分别19倍和22倍;内地科网股市盈率更是天文数字,一般都有50倍,个别更高达100倍。因此认为香港把关做得好,就会吸引更多优质公司上市,这是香港优势,根本不符合事实。美国尽一切力量抢香港生意,不单止接受利润拥有实体,更接受同股不同权。新加坡最近也改例,接受同股不同权。

美国和新加坡都把保障投资者放在脑后,接受上市公司大股东无良要求,践踏小股东利益。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下,抢生意是各国交易所的首要目标,保障小投资者成为牺牲品。

要在环球金融市场争一席位,道德、保障投资者利益,往往不是决策者关心的主要考虑。香港金融市场若然由证监会主导,竞争力只会拾级而下。占有道德高地的结果是失去市场。到底香港要维持清高,还要是和美国及新加坡抢生意,这要由最高领导层决定。

猜你喜欢
市盈率金融市场上市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新三板企业市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低市盈率公司
我国创业板市场价值高估问题研究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 in the English of Advertising and News Reporting
5月上市
意林成长Q计划隆重上市
上市公司市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