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村资源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启蒙

2016-10-21 16:43洪玉萍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我园科学素养亲子

洪玉萍

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天生对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而事实上,幼儿正是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在孩子们心中,科学只不过是周围的花草树木,身边的各种昆虫、有趣的风云雷电,使他们在大自然中快乐的游戏、探究。而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周围的环境,各类资源,非常的适合孩子天性的探究,获得科學的启蒙。现在,我就谈谈我园是如何利用农村资源促进幼儿的科学素养启蒙的。

本园资源的利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农村的物质资源;二是:农村的人力资源。

一、利用农村的物质资源,提高幼儿科学素养

1.农村气象自然资源利用

气象自然资源包括:风、雨、雷、电、雪等自然气象。有人会说:农村有这些现象,城市也有。我要说的是,这些自然现象在农村的体现有所不同,农村的视野开阔,孩子的观察和体验会更直接。为了让孩子的体验更真实,我们会在雨前,让孩子观察,远处及近处的云层变化,平时还可以观察到云卷云舒,傍晚天边的火烧云等。雪天,我们让孩子去野外,看看千树雪压枝的美景,观察不同树枝所承受的雪的重量、厚度等。

2.农村动物、昆虫自然资源的利用

农村的昆虫信手拈来,孩子们早上来园的时候,会捕捉到各类昆虫,春天昆虫大合唱的景象,会在班级内出现。孩子们会探究昆虫的不同叫声、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

农村的动物,鸡鸭鱼、猫狗猪等,这些常见的动物,都是孩子们探究的对象。春天,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会成为热点;蚕宝宝的养殖过程会成为孩子的兴趣点。通过养殖蝌蚪和蚕宝宝,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是我园的传统方法。

3.农村植物自然资源的利用

植物资源,比较广泛,我园坚持由近及远原则,以幼儿园为中心点,向远处延伸。本园除了园舍,还有一个个的小花园,花园里树木成荫,每棵树上都有一个吊牌,上书树的名字、品种、栽种时间等。孩子们在主题进程中,经常会带着记录本在小花园中穿梭,记录树的成长,树干的长势、树叶的形状、颜色等。当幼儿园的小花园已满足不了孩子的科学探索时,我们就会把探索平台向远处伸展,农业开发区、小区花园、农田、公园等,都成为了孩子们探究的地点。特别是在秋天成熟的季节,稻田、桔园等地,更是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宝地。

二、利用农村的家长人力资源,提高幼儿科学素养

农村家长的人力资源,分两层,一是有种植经验的祖辈家长;二是有现代知识的父辈家长。我园巧妙利用这两大资源,以“亲子种植”研究的方式,有的放矢的运用家长人力资源,提升幼儿科学启蒙素养。

(一)以“亲子种植”宣传为载体,提高幼儿科学素养

1.巧用版面、专栏,让家长了解“亲子种植”研究活动

如何让家长以较少的时间,了解更多的“亲子种植”研究活动,提高家长的知晓率呢?首先,我们就此设计了模块版面,呈现在幼儿园的走廊等地,以方便家长观看、了解。其次,我们设计了调查表,让每个孩子带回家,请家长填写,使老师了解了家长的一些专长、特长,有的放矢的引导家长走入我们的“亲子种植研究,为家长资源的利用打好基础。

2.巧用种植园、自然角,发挥祖辈家长优势,落实亲子种植活动

农村祖辈家长的优势是什么?是种植。本园的祖辈家长,一般都有务农的经历,这些经历成为了他们特有的优势,为幼儿的科学启蒙注入力量和支持。

○种植园

经过寒、暑假后,本来茂盛的种植园会荒废。此时,老师会在班级家园之窗上,贴上任务认领栏,有种植经验的祖辈家长会主动认领,并与班主任商榷好具体种植的植物品种、时间等。到具体种植时,老师和家长义工,带着孩子一起清理班级的种植园,认识种植的植物,观看种植的经过,最后是护理植物的生长,使孩子对植物有一个连贯的认知和探究。

○自然角

各班的自然角也是在祖辈家长和孩子的参与下,不断丰富起来。孩子会在每天的某个时间段,和老师一起护理。自然角也有种植项目,当然离不开家长义工的参与,形式基本与种植园相似。

(二)以“亲子种植”观赏为载体,发挥专职家长优势,提高幼儿科学素养

○孙桥农开发区资源利用

孙桥地区自建立农开发后,我们幼儿园就与他们合作,使农开发成为了我园的一个科学启蒙教育基地,扩大了孩子的学习平台。在农开发的家长,成为了孩子们专职讲解员。

○幼儿园植物温室的创建

本园有一个植物温室,是为了方便亲子的观察和记录。我们邀请农开发的专家和专职家长,来园设计温室的结构、植物品种。幼儿园内,安排各班进植物温室的时间段,拟定了各年龄层次不同的观察要求。家长可在离、来园时与孩子一起参与,在孩子观察、记录时,作为参与者、陪伴者,跟随孩子观察、记录,与孩子共同成长。

(三)以“亲子种植”研究为载体,发挥父辈家长优势,提高幼儿科学素养

我园的“亲子种植”研究活动,在孩子的家庭中有了一定影响后,就提高了亲子种植研究的深度。我园以班级为单位,让各班老师每学期各报一种种植的植物名称及研究计划。家长由开始的种植到观察、研究的过程,都是全程参与。在具体的观察、研究中,父辈的优势得到体现。一般采取以下的两种种植对比方法,效果明显。

○同一植物,不同的种植方法

以“土豆生长需要水吗?”为例。教师和孩子先进行讨论,种植什么样的植物,以何种方式种植。而后教师依据讨论结果,设计方案。方案出来后,就邀请家长帮助孩子种植土豆。方案中,土豆种植分三种:水培、沙培、泥培,其中一半浇水,一半不浇水。通过观察和研究,去发现土豆生长是否需要水。

○不同的植物,同一的种植方法

以水培植物为例。其研究的整个过程与上述一样,区别在于水培的方法是一样的,但植物品种不同。可以是二种不同的植物相对比,也可多种,这里面的操作空间较大。孩子和家长,在其中可发现,不同植物的水养,其生长速度不尽相同。

现在,我园的幼儿家里都会时不时的养上一盆小葱、一棵芹菜、一朵小花……或泥培、或水培。由此,我们的“亲子种植”研究活动走入了幼儿园的每一户家庭。

总之,农村的资源是挖不尽的,其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要以孩子的发展为核心,依据孩子不同的发展需要,去挖掘相应的资源,有效促进孩子的科学启蒙认知。

猜你喜欢
我园科学素养亲子
冰雪已消融,冬奥游戏乐融融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