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免费师范生国学素养现状研究

2016-10-21 16:43曹夕多王璇李琳孙雨晴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师范生国学

曹夕多 王璇 李琳 孙雨晴

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对于免费师范生国学素养现状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北师大各专业的免费师范生中随机发放并收回120分问卷,并对其中部分免费师范生进行访谈。问卷主要包括 “国学态度”“国学知识”“学习途径”三大部分,具体包括44道客观性和主观性试题。访谈主要围绕师范生对于国学及传统文化的态度、看法、学习途径等问题展开。

一、免费师范生对于国学的态度

(一)师范生心目中的国学经典

在“请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心目中的“国学经典”这道题目中,师范生的选择结果如图1所示:

绵延至今的儒家思想在大多数现代读书人心目中仍然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道家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流派,在当今的师范生群体中依然有较大的影响力。

(二)国学在国家与社会层面的价值

对于国学在当今社会的作用和价值,免费师范生的看法较为一致,持较为肯定的态度。有80%左右的免费师范生都认为国学对于当今社会具有“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中国文化根脉”“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国际上展示中国文化并增强软实力”“提高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的价值。

(三)国学在个人层面的价值

师范生对于学习国学的个人价值比较认可。52%的师范生认为学习国学是每个专业的同学所必须的,与是否是免费师范生无关;33%的師范生认为学习国学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对于师范生尤其重要;15%的师范生认为,师范生更重要的是掌握专业技能,是否学习国学经典不是强制性的,要看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四)学习国学的兴趣与动因

53%的师范生认为国学非常有趣,37%的师范生认为国学比较有趣。对于“如果您所学的专业不涉及国学,您还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吗?”55%的师范生表示愿意,40%的师范生表示视情况而定。因此,大部分师范生不仅对于国学有兴趣,而且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学习。

关于学习国学的动因,80%左右的师范生选择了“提高素养,扩大知识面”,60%左右的师范生选择了“兴趣”,20%左右的师范生选择了“应试”和“完成作业”。

二、免费师范生对于国学的掌握程度

(一)师范生的自我评价

在受访的师范生中,对于自己国学素养评价很好的只占3%,评价结果为“一般”的占50%,评价结果为“比较差”的占“33%”,评价结果为“很差”的占14%。也就是说,自我评价中等偏下的同学占到95%以上。

(二)对师范生的客观评价

本研究通过问卷对于师范生的国学素养进行测评。问卷共设计20道单项选择题,前10道为国学经典基础知识。后10道题难度有所提升,考察师范生对国学经典思想的理解、对比与运用。

对于前10道题如“四书五经”的书目、儒家的主要观点、道家的主要思想的回答情况:全部答对的同学非常少,而答对一半以下题目的同学占近一半的比例,可见即便是关于国学经典的常识性问题,很多同学的掌握情况依然不理想。

对于后10道题目如“下列哪一句经典没有体现道家‘无为的思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纲总领全篇的是下列哪一部经典”等问题的回答中,全部答对的只有1人,答对一半以下的人数占绝大部分比例,一道题也没答对的人数占到15%。可见大多数的师范生对国学经典的深度理解和运用水平较差。

(三)师范生对于国学经典的阅读情况

完整地阅读国学经典原著是学习、理解、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和前提。

师范生对于国学经典的阅读有以下特点。

一是师范生对四大名著中《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完整阅读率比较高,尤其对《红楼梦》的阅读比例最高,这也跟本次调查女生人数偏多有关。

二是对于《论语》这部最重要的儒家经典,完整阅读同学的比例不到5%,大多数同学只是阅读过其中某些章节。

三是对于唐诗宋词的阅读,访谈中大部分同学表示,不会找某一诗人或词人专门的“集子”来读,背诵的基本上是中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或者大学老师要求掌握的内容。

四是在大学阶段,国学经典阅读主要是出于专业的需求。

三、免费师范生学习国学的途径

(一)免费师范生接触国学的频率

根据调查,能够做到每月接触或每周接触1-2次国学的师范生比较多,但能够做到每天接触或一周多次接触国学的师范生比较少,且有相当一部分师范生不接触国学。此外,文科师范生的接触频率高于理科师范生。

(二)免费师范生获取国学知识的主要途径

根据调查,免费师范生获取国学知识的途径按照选择人数从多到少可排序为:书报、电影电视、讲座、网络、社团、专业化学习、音乐。

这说明传统媒体如书报、视频、讲座等传播方式在师范生接触国学中仍发挥主要作用。新兴的网络媒体目前并不是师范生获取国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但结合网络媒体的迅速传播与普及,其发挥作用的提升空间较大。

(三)免费师范生期待的国学知识传播方式

根据调查,免费师范生期待的国学知识传播方式按照选择人数从多到少可以排序为:电视电影、讲座、书籍、专业学习、网络、社团、音乐。这说明大多数师范生期待通过传统传播方式如影视、讲座、书籍等获取国学知识,也有一定比例的师范生期待网络等新媒体应用于传播。

根据本文的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免费师范生对于国学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都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对于国学的学习较有兴趣,愿意通过学习国学而提升人文素养;免费师范生的国学素养普遍偏低,具体表现为原典阅读比例较低,常识性知识不足,对于国学经典的深入理解缺乏;免费师范生获取国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为以影视、书籍、讲座、课堂等传统传播方式为主,网络等新媒体在国学传播中的作用有待加强。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度自主科研基金一般项目“免费师范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研究”(项目批准号:SKZZY2013005) 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师范生国学
零陵渔鼓传承发展方式新旧对比研究
“垂”改成“掉”,好不好?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带刺的苍耳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比较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