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2016-10-21 10:08苗郁
课外语文·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苗郁

【摘要】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构想,一种预设。它体现某种教学理念,是对教学理念的诠释。任何教学设计都要依托一定的教学理念进行。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四大理念:即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我们要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学生语言的习得上,放在情感的熏陶上,学习方法的培养上。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標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众所周知,一堂有效又精彩的语文课,它来源于我们课前的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能保证教学效益的提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呢?

一、解读文本,加强与教材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就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而教材是师生对话的中介,也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加强与教材的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依据教材,与学生“对话”,并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

(一)反复朗读

于永正曾经说过,他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只有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敢走进课堂。”那些课上的精彩的教师都会熟练地背诵课文,那是他们反复诵读,与文本对话的结果。我们得承认只有对课文的内容成竹在胸,自身对课文感悟至深,课上才能挥洒自如。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的对话。

(二)思考品味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因为教师与文本对话是为组织课堂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师在细读文本时要充当两种角色,一方面要把自己当作学生进行思考:我现在就是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哪些问题,会体会到什么;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考虑怎样把自己的阅读所得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引导行为。所以教师在与教材对话过程中,要通过“勾、画、圈、点、注”等方式进行批注,抓住内涵丰富的语段、内涵深刻的词句、前后矛盾的句子、不同寻常的语段等反复品味;在此基础上,理出指导学生学习的思路。

(三)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如: 《燕子》一文中 “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为什么这不用“根”而用“痕”?《草船借箭》中,为什么用“借”?《景阳冈》写武松见到老虎只用了一个“闪”?别看只是一个字,这里有很多意趣。另外,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我们一定要领会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对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大家要知道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

(四)认真思考课后习题

对于课后思考题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一下,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课后的思考题作为学习课文的切入点,让学生围绕着思考题来自读感悟课文。另外,课后题我们要先做一做,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了。

二、处理教材,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我们所学的每一篇课文在内容上,在字词句段篇上,在手段上,听读说写书上,都可以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凭借。那么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出核心信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就自然面临处理教材的问题。处理教材,必须做到“四定一借”。

(一)确定教学内容

一般情况,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我们要根据教材的重点内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

(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目标要科学、简明。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必须切实解决一两个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忌蜻蜓点水。

(三)确定落实目标的凭借点、支撑点

支点确定要准确、精当。在训练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重点在哪儿训练读得有感情:应在哪几个“点”引导理解、感悟;着重在什么地方组织学生探究;着力在哪儿让学生深入对话;哪些语言应让学生积累或者运用……都应了然于胸。每个“点”必须为达“标”服务。科学定点,是防止教学面面俱到,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措施。如《桂林的山水》结构和写法;《长城》第一段写“长”的方法;《草原》就是朗读积累。

(四)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解决教与学问题的桥梁和媒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教学方法又分为学科教学方法和一般教学方法。对语文学科而言,学科教学方法指语文学科所特有的而且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如诵读法、表演体验法、自读感悟法、变序教学法等。一般教学方法指在各学科教学中通用的些方法,如讲述法、讨论法、实践法、探索法、自学指导法、比较法、情景教学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三、结语

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要坚守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这一原则,从语言学习入手,立足于文本,充分接触文本,精心创设情境,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对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有效而又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剑铭.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6(8).

[2] 张江龙.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6(24).

[3] 赵学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11(6).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