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垫枕运动整复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观察

2016-10-21 12:31罗俊刚彭庆珊袁三英贾亚玲向开维范宏元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罗俊刚 彭庆珊 袁三英 贾亚玲 向开维 范宏元

[摘要]目的:观察俯卧垫枕运动整复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痛失能程度的改善情况。方法:将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俯卧垫枕运动整复法)和对照组(仰卧屈膝屈髋垫枕复位法),治疗后采用RMQ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RMQ评分均有降低,说明两组治疗均有疗效,经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患者腰痛失能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俯卧垫枕运动整复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改善患者腰痛失能程度效果明显。

[关键词]俯卧垫枕运动整复法;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临床观察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临床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造成了诸多不便和痛苦,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笔者跟随贵州省名中医向开维教授运用俯卧垫枕运动整复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对其腰痛失能程度改善明显,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所有对象均来源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颈肩腰腿痛门诊,共有60例患者进入临床观察,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為治疗组和对照组。

1.2 诊断标准

依据《实用脊柱病学》和年Willis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标准拟定:①患者有腰部慢性劳损史或受寒湿侵袭史,腰痛并出现向臀部及下肢放射痛,伴有牵拉、酸胀、麻木等症状;②病变棘突旁有深压痛,棘上可扪及阶梯样感,叩击痛阳性或伴放射痛;③X线、CT或MRI示腰椎退行性改变(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或韧带钙化等情况),峡部无断裂;④腰椎平行滑移大于2mm。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0-60岁;③腰椎滑脱在Ⅱ度之内.④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真性腰椎滑脱者;②滑脱大于Ⅱ度;③合并有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脊柱先天畸形、严重骨质疏松、骨肿瘤、骨结核、骨髓炎等患者;④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⑤精神病患者,以及治疗不合作者:⑥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放松类手法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医生站立于患者右侧,依次点按双侧昆仑、承山、委中、承扶、环跳、肾俞、大肠俞,阿是穴,每个穴位均间断施力30秒;腰臀部采用滚法、揉法和弹拨法共施术约10分钟,以充分放松局部肌肉。

2.2 治疗组

采用俯卧垫枕运动整复法,当椎体向前滑脱者,于患者腹部垫一折叠的软枕,垫枕置于患者椎体滑脱腹部的相应节段;医生以右手掌骨包住滑脱的下一椎体棘突,右手5指指向尾骨,左手5指扣于右手手背以固定右手;嘱患者深呼吸,医生右手以斜向骶尾骨45°角的方向配合患者做有节律的重复性按压;当患者处于放松且在呼气末时,医生双手协调发力向骶尾骨方向做一快速的,幅度稍大的,有控制的按压力。当椎体向后滑脱者,于患者腹部垫一折叠的软枕,垫枕置于患者椎体滑脱腹部的下一椎体节段;医生以左手掌包住向后滑脱的椎体棘突,左手5指指向头颈部,右手5指扣于左手手背以固定左手;嘱患者深呼吸,医生左手以斜向头颈部45°角的方向配合患者做有节律的重复性按压;当患者处于放松且在呼气末时,医生双手协调发力向头颈部方向做一快速的,幅度稍大的,有控制的按压力。

2.3 对照组

采用仰卧屈膝屈髋垫枕复位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采用屈膝屈髋位;医生将两只枕头叠放在一起,对折后压住开口一头,助手抬起患者臀部,使枕头至30°楔形垫入患者臀部下方,并以手顶住枕头;医生站于床端,双手向前、向下按压患者膝部1分钟;之后嘱患者在屈膝屈髋抱膝位留枕仰卧20-30分钟。

2.4 方法

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一次,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均需佩戴腰围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卧床休息除外。

3 疗效观察

本临床观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两个时点对患者进行RMO评分,本量表是英国学者Roland和Morris提出的,主要用于腰痛失能评价。

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计算机统计软件对数据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临床结果

(1)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经检验两组患者三项资料统计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RMO评分比治疗前的评分结果均有改善。经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改善患者腰痛失能程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6 讨论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与峡部裂型腰椎滑脱不同,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较男性多,滑脱椎体发于L4-L5,滑脱程度通常不超过下位相邻椎体的30%。本病易于诊断,但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有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椎间盘退变、关节突关节解剖异常、髂腰部形态结构改变以及性别、韧带松弛和身体过度活动等有关。还有学者认为,腰椎的生理曲度增加也可能是引起本的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长期的慢性劳损容易导致肝肾不足,筋骨失养,使筋肉系统对骨的维系力量减弱,因而出现“筋不束骨”,亦即中医所谓“筋出槽,骨错缝”,最终出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本病在非手术治疗方面方法繁多,包括中医的针灸、推拿、以及中药内服及外用以及相互配合等都在临床上运用。贵州省名中医向开维教授在临床上运用俯卧垫枕运动整复法治疗L4,L5,Ⅰ度-Ⅱ度向前滑脱有较好的疗效,他认为椎体滑脱的整复手法要根据其滑脱方向设计不同的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临床疗效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另外由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加之人体自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一般只有超过患者的耐受时才引起重视,故在手法整复之后,滑脱的椎体可能又会向着原来“已适应”的状态演变,因此我们强调治疗后需要患者佩戴腰围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并要求患者加强自身康复锻炼来提高脊柱肌肉的力量维持和巩固脊椎的稳定性,从而达到远期康复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难治性强迫症给予喹硫平及氯咪帕明的临床干预观察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