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木本油料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6-10-24 02:04撰文叶玉珠
浙江林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景宁大苗香榧

◇撰文//叶玉珠

畲乡木本油料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撰文//叶玉珠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江省西南端,全县土地总面积292万亩,林业用地242.4万亩,占83.01%,森林覆盖率达80.85%,居全国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前15位少数民族自治县之首位。景宁县是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不仅水资源优质丰富,还是我省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县之一。

高度重视加大力度促发展

景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香榧产业的发展,把香榧作为农业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写入党代会和人代会报告,并制定了产业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香榧的发展。随着该县支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工商资本踊跃投资山区,开发林业。香榧以其效益好、收入稳定、投资风险小等优势,成为工商资本主要的投资对象。2012年以来,该县新建香榧基地1.5万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开展香榧基地建设后,香榧产业初具规模,部分香榧基地已经挂果,产品供不应求,香榧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工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油茶是景宁的传统产品,农民有着丰富的油茶种植经验。自2010年该县实施木本油料产业提升项目以来,已建成良种推广基地2.1万亩。新建公司2家(浙江景宁畲之坊茶油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绿康油茶有限公司),新建合作社8家(景宁库周油茶专业合作社、景宁油娘子山茶油专业合作社等)。油茶产业在景宁县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工作成效显著,该县已开发出油茶产品系列18个,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油茶产业打破了自产自销的旧模式,开设的山茶油旗舰店,打造了山茶油实体销售渠道,利用天猫商城等建立的网上销售平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销售网络。目前,景宁县年加工并销售优质山茶油成品800吨,产能正在快速上升中。

多措并举产业发展见成效

领导高度重视。省、市各级领导对景宁县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非常关心。2013年,省委书记夏宝龙一行到景宁县澄照乡金丘香榧基地,视察香榧产业的发展情况,对景宁工作表示肯定,并做出重要指示。省林业厅、丽水市林业局等各级领导曾多次来景宁指导工作。本届政府十分重视香榧产业的发展,确立了“近期抓茶叶、中期抓毛竹、远期抓香榧”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县主要领导多次到香榧基地、油茶基地检查指导,并现场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制定扶持政策。为鼓励发展木本油料,县财政局与县林业局联合制定并印发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主导产业扶持实施意见》(景林〔2013〕30号)《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主导产业扶持实施意见的补充通知》(景林〔2014〕53号),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香榧产业。3年安排特扶资金800万元发展木本油料,并每年争取中央财政木本油料项目的资金支持。为确保造林成效,全县上下形成共识大力发展,大力提倡和鼓励香榧大苗造林。用“2+4”等6年以上(地径大于1.5厘米)嫁接苗造林,用8年以上(地径大于2厘米)实生大苗造林,每亩造林密度25株以上的基地给予补助2000元/亩,该县大苗造林比例达到82.2%,成活率达到95%以上,避免了香榧“造林不成林”等现象。同时,“2+2”小苗造林给予补助1000元/亩,财政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发展香榧产业,补助标准全省最高。

强化科技支撑。景宁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木本油料栽培的技术指导。以省、市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契机,借助特派员力量,为木本油料产业提供专家指导;以人才工作室为平台,组建香榧产业发展人才团队,聘请浙江农林大学戴文圣教授、张敏教授为香榧产业发展首席专家,定期为景宁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并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签订香榧产业发展合作协议。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参加省、市组织的木本油料培训学习的方式,不断完善自身造血功能。通过外出培训学习,提升当地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再由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对林农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现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技术推广体系。

规范项目管理。景宁县认真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按时把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经营主体、造林大户;严把苗木质量关,规定油茶造林一律使用经过省级以上林业部门鉴定的高产无性系嫁接苗;香榧提倡大苗上山造林;严把挖穴施肥关,做到挖穴规格不达标的不栽,未施底肥不栽。林业技术人员不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和督查;全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主干道、辅助道、水池等设施,保障基地的抗旱和防灾能力,保障苗木、肥料和果实的运输。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定了《油茶产业生产发展项目申报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制度》《检查验收制度》《项目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项目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实行县级报账制度,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成效。

特色鲜明多方投资效果佳

在近5年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中,景宁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目前,该县已形成了大企业建大基地,小企业、农村致富能人、村合作组织建小基地,农户零星栽培等多渠道投资模式。已形成工商资本踊跃投资,农村致富能人带领,农户主动投入的投资模式。

工商资本投资。景宁立勤香榧产业园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白鹤建设香榧基地3600亩。截至目前,白鹤香榧基地已建成2500亩“景宁香榧核心示范基地”。基地全部采用10多年生嫁接大苗,或7年以上,地径2.5厘米以上的香榧大苗造林,成活率在98%以上。15年后,亩产将达到1万元。公司目前已拥有“铁崖”“立勤”“畲乡榧院”三个注册商标。以直营、加盟连锁、代理等模式推广公司产品。同时,该公司在东坑镇方徐村又流转林地3000亩,目前1000亩林地正在整地中,2016年冬季将完成栽培。景宁大都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在渤海大都、安亭等地共建基地1000亩。目前已建成基地650亩,全部采用“2+4”以上的香榧嫁接苗造林;浙江绿康油茶有限公司在鸬鹚乡金岱村租赁林地1500亩。近三年,已发展油茶基地1332亩,前期造林基地于2016年已挂果。随着该县工商资本踊跃投资山区开发林业,农村致富能人积极带领栽种香榧,景宁香榧产业的发展模式及成效正逐步凸显。

专业合作社投资。光圣香榧专业合作社在澄照乡金丘村投资300万元,采用“2+4”以上嫁接大苗、8年生以上实生大苗建设香榧基地380亩。叶剑飞等人组建的库周油茶专业合作社在金山村投资种植油茶699亩。油茶基地采用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初步形成合作社投资、农户受益、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的良好格局。与此同时,景宁县金大山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红星街道岗石村租赁土地,目前已造基地1200亩,开通林道路9.3公里,建管理房240平方米。苗木长势良好,预计2016年产量可观。

个人投资。东坑镇马坑村梅小东村长在东坑何村承包林地346亩,基地用“2+4”以上的香榧嫁接苗造林。承包期30年,每年租费150元/亩,已投入资金200余万元。鸬鹚乡徐崇村练泽彪村长在鸬鹚徐崇流转林地212亩,基地用“2+4”以上的香榧嫁接苗造林。承包期40年,每年农田租费100元/亩,山场租费30元/亩,已投入资金100余万元。

村集体投资。家地乡家地村,村委筹集资金建设香榧基地55亩。梧桐乡梧桐坑村,村委筹集资金建设香榧基地127亩。鹤溪街道赤木山村,村委筹集资金建设香榧基地463亩。此外,标溪乡东车村、大地乡张坑村、鸬鹚乡鸬鹚村、渤海镇东湖村、英川镇白坦村等地林农自发在房前屋后、园地开展零星栽培香榧共计5万株。

猜你喜欢
景宁大苗香榧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老 爸 和香榧
老爸和香榧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母亲“送礼”
苹果树大苗移栽要“十改”
景宁畲乡古城惊现神秘“游客”
东阳香榧变身“财富树”
农耕文化的千年传承
爱是世间始终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