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京声称要做一场关于雕塑的终结的展览

2016-10-24 16:49蒯乐昊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雕塑

蒯乐昊

一个无比看重意义的艺术家,一个意义的炼金术士,生活在一个意义消解的时代。

艺术家的一天往往从下午3点开始,向京则是老年人作息。晚睡,早起,甚至会像老年人那样,规律地睡个午觉。每天早上6点,她已经在跑步机上,为自己长期的劳作培养体能。她精瘦,一双常常跟泥土互相蹂躏的手上青筋毕露,但充满能量感。“劳模”不是浪得虚名。某次她与朋友约定要去医院探视一个朋友,她提议的见面时间是早上6点半。

跟上一次个展揆隔5年,这一次的大型回顾展体量巨大,除了这5年里的一系列新创作,还可以看到向京各个阶段的作品,甚至包含了一些甚少曝光的罕见之作,这次大而全的特展,雄踞了民生美术馆的全部展厅,几乎可以视作她26年雕塑生涯的一次漫长回望。

这次展览,也因此带上了“告别演唱会”式的暗示。

开幕式人多得出奇,乌泱泱的人们像水流淌过错落布置的塑像,跟那些或疏离或惊悚的情绪扑面相对,或者再一次在那些巨大尺寸的裸裎躯体面前感受森然的冒犯之意。但这次,他们仗着人多气壮,频频举起手机,上前、退后,各种取景。向京的师姐、同为雕塑家的姜杰已经钻到那条悬空飞舞的开花裙底去一探究竟了,“我以为这里面什么都没有呢,结果还真有!”

一场来之不易的改变

民生美术馆的一楼就是向京这5年来的新系列“S”,其中包含着多个全新作品。三条巨大的蛇,青蛇名《行舍》、红蛇名《行嗔》,白蛇名《行形》。行舍意为行动的居所,亦是灵魂的载体,它蓄势而发,缓缓前行。行嗔勃然而怒,其状纠结,烈热灼心,嗜口欲啖人。行形最为低调隐秘,这条无表情的白蛇被截成了多段,平匐在地面上,延伸到了另一个展厅,不但形态可变,而且尺寸可变,甚至不易察觉,蔽匿在暗处。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另一组大型的群像作品,占据了一整个展厅。在S形的航线上,有支离破碎的小船,甚至因陋就简的浴缸、澡盆等漂浮工具,上面的人们关系各异,有貌似春游的懵懂孩童,也有陷入困境奋力求生的成人,有自顾自怜自编自演的孤身女子,也有彼此屈就并不和谐的伙伴。玻璃酒瓶、包装盒等工业社会的废弃物浮在水面竟不下沉,人们就在这稠如固体的一江春水中随波逐流,这几乎是诺亚方舟的黑色幽默版,有一种哭不出来的滑稽。

常常很不爽被归类为女性主义的向京这次做了一组雄性动物,《有限的上升》,男人们双手上举,阴茎下垂。整个状态让人联想到圣徒塞巴斯蒂安那个著名的双手被上举捆绑浑身被箭刺穿的姿态,也像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让自己屏息上腾并等待坠落的那一瞬间。这是一种奇怪的矛盾,是一个男人既强且弱、又主动又被动的一种形态。系列中最重头的,应该是与系列同名的《S》,一个无臂的女人,身体可肢解,仿佛被组装而成,鼻翼和嘴唇翕动,双目紧闭,独自幽禁在某种快感之中,这件作品仿佛脱胎自向京以往的那些女人体,但又跟那些女人体截然不同,S更未来,也更抽象。

看到这一批作品后,瞿广慈对向京说: “你真的改变了一些东西, 我知道这种改变特别难。这次我们不去评价这东西是好还是不好,但这批东西是个改变。”

来自伴侣的这句评价,有惺惺相惜之意,把向京从创作后期自我怀疑的疲惫感中打捞了出来。她为此感动了很久。

艺术家是否可以选择如何被观看

向京曾经跟隋建国通过一个很长的电话,她问老隋,“你觉得你的雕塑,是做给艺术圈看的,还是做给大众看的?”有此一问,当然也是因为这个问题困扰到了自己。“我觉得理论上我的艺术可以做给任何人看的,因为我讲的是任何人内心的困扰。当然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认为的。 ”

隋建国毫不犹豫,“我的艺术当然是做给艺术圈看的。”

向京后来觉得,这仿佛是两种路径,无所谓优劣。“老隋做的东西,里面有一些秘密和门道,只有专业的人才能解码。那种高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消遣和下咽的,确实有专业门槛在那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揣摩大众也并不是艺术家天然的工作,艺术家的真正使命是跟自己较劲,“在高尖精里努力推进,走一条先锋的道路。”至于后续的传播、大众的接受度,那会是一个跟时间呈不完全对应关系的阶梯状递进螺旋,是另外一桩事情了。

1. 《善待你的忧郁,它是一只忠实的大狗》 / 2. 《S》 / 3. 《右侧》 / 4. 《行嗔》

即便参透了这一层,向京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作品被为数众多的人喜欢这一事实,甚至自己也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个符号。她一直是时尚界的宠儿,跟很多明星也因此建立了不错的私交。不管她自己如何抗拒美妆,时尚杂志依然为她拍出各种精确到汗毛的硬照,并让她渐渐谙熟了这种属于传播范畴的格式。

“唯不安者得安宁”,为了呼应这个主题,在展览之外,她也参与了一系列的大型企划,网络征集问题、视频拍摄、媒体联动……甚至与天娱传媒合作,亲自掌镜,跟马东、曾轶可以及一众更年轻的网红、小鲜肉们合作网络短片。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见她的艺术。

文字与意义的炼丹炉

“慢于她以往的节奏,向京用5年推出了一个新展览。将这段时间称为低潜期并不为过,自‘这个世界会好吗?(2011,北京今日美术馆)以后,她加深了自我怀疑和对媒介的焦虑。”策展人朱朱这样评价,“她曾经声称,要做一个关于雕塑的终结的展览——当然,她既非伟大到能让雕塑在自己手中终结,也未渺小到让雕塑自己终结。”

“S”这个名字也来自朱朱,这位诗人是向京多年老友。他从一大堆具象的形态中,抽象出了处处隐藏着的S,并给出了这个简约凝练而意指更加含混的可能性——这被视为一大贡献,因为命名之苦,对向京来说确实是个灾难。

早期万物无以为名,先民们在说话时需要指指点点。而向京的解决办法是抄书。她凭借她对哲学和诗歌的多年热爱,“东抄一句,西抄一句”,她的文字品味固然不错,但有时冗长的作品名字和题献也会令人擦汗,尤其是她的上一个异境系列。请听这一句:《凡人——也许我要求一切:每一次无尽沉坠的黑暗,和每一次攀登的闪烁》,这来自里尔克。《异境——唯岸是处:世界上不流泪的人中间,没有人比我们更纯粹、更高贵》,这来自阿赫玛托娃。朱朱说,这样的引用多少显得夸张,但也昭示了向京“标举精神性的强烈欲望”。

母亲是编辑,在文学上一直颇有追求的向京这次仿佛受到S的点化,命名也变得简单痛快。《追鱼》《一江春水》,虽然也师出有典,但都是毋庸置疑的好名字。在文艺的黄金时代80年代,作为文艺女青年的标配,她当然也写过诗歌,直到现在还保持着阅读诗歌和哲学的习惯。虽然哲学书籍对她来说,纯度和密度都太高,常常需要逐字逐句,薄薄的一小本也需要捧读良久。“我的智力不足以读太多的哲学书,我只能说我喜欢读,有瘾,读得很慢、很累、很困难。”

《有限的上升》

另一种方法是转而去读哲学家传记,不能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并不妨碍她理解维特根斯坦的伟大,并为他纠结的一生嗟叹不已。在开车的时候,向京第三次向我推荐《天才之为责任》,这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传记,由英国哲学教授瑞·蒙克执笔完成。因为这本书,向京去冰岛的时候特意去书中记载的地点朝圣,维特根斯坦曾经在这里栖居和漫步,度过了许多个自以为美好而同伴却闷得要死的下午。

这种带着使命感而生的不可思议的人物,会让向京涌起某种接近宗教感的想法。“我一向认为所谓的才华是神赐的,所以我始终会有一种焦虑,我觉得有一天他也会拿走。”

在哲学和哲学之间,她会读一本小说,作为奖励自己的甜点。对这个叙事控来说,小说就是一切写作中的最高形式:好的小说,往往是有观念的,但这个观念不应该直接说出来,而是精心包裹在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境遇之中。这一点,有点像她的雕塑,虽然常常被人批评没有观念,但既然是用视觉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观念,就应该赋予观念某种视觉上的转化。在艺术的范畴里,把观念直接说出来几乎是表达观念的最差方式,没有之一。

向京是个直觉之人,却常常把逻辑结构置于自己的创作之上。她是意义的炼金术士。对她来说,每一个系列之所以成立,都必须有一个行之在先的问题和主旨,必须解决了这个结构,创作才是有价值的和不虚无的。

一个叙事控的沉重包袱

为了筹备这一次大展,向京鼓起勇气彻底搬进她在宋庄的新工作室。之前的工作室在798附近。适应新环境永远是一道缓慢命题——她至今还在用诺基亚的老式小手机,非触屏,不智能,无微信。靠短信和电话跟外部世界沟通。好在她和一群年轻人生活在一起,他们把时髦的网络话语带给她,成为她触须中的一缕。在这栋由瞿广慈设计建造的工作室里,她得以避开交通迁移的损耗,实现了楼上楼下生活工作的无缝对接,一睁开眼就摸得到工作,闭上眼就地即得安眠,仿佛终日耕作的农人。

据说瞿广慈曾试图小小地改变她,比如给她购置更先进的电子产品,或者更时髦鲜亮的衣服,结果未遂。最后放弃了。她有一种深入骨髓的老派是属于经典年代的。

雕塑是一门缓慢而笨重的艺术手段。在尤伦斯的对谈讲座里,以讲故事为业的王小帅几乎要用同情的眼神看向京了:“向京好可怜啊,这么爱叙事。”向京马上接口道:“对啊,却选择了雕塑这么有局限的媒介。”

雕塑工序多,泥塑首先就是个大工程,泥塑结束之后,翻模,打磨,然后再翻模,再打磨,最后上色,“一遍一遍一遍,还不是说体力的问题,它就是耗你。其实我觉得我身体里面,也有这种很膨胀的、可以被叫作激情的东西。但在雕塑上,这种激情是没有用的。”

设法延长的激情,最后变成某种专注度,甚至是一种责任。“惟一有快感的时候是最后上色的部分,因为那已经接近完工了,但之前的工序就是长得你无法想象的长!”之前一片混沌,从无到有,艺术家依靠经验在迷雾中摸索前行,造物之形象在最后一道工序才会呼之欲出。即使是最后这道,依然不是唾手可得,玻璃钢上看似薄薄的一层颜色,也得经历无数遍的点染,干了再画,干了再画。穿行在工作室摆放得密密麻麻的几层楼里,向京有时候会被自己吓一跳:我竟然做了这么多!

时间的发条随时可能绷断

所谓“劳模”并不是每分钟都在雕塑,而是她把一切非雕塑的时间,都视作雕塑的准备工作。她不需要娱乐,她的娱乐也是学习。爱看展览,双休日常常奉献给各种展览。爱看电影,尤擅观摩大闷片,越是别人看得要睡着,她越是看得心花怒放。她忍受不了好莱坞,更别提国产片。电影院里看到商业大片:这什么呀?太耽误时间了!她站起来,愤而离场。看到译制片,竟然是中文配音的:这什么呀?太出戏了!她站起来,愤而离场。

以她的性格,她应该有很多闺蜜。但是,有吗?她捏着方向盘陷入狐疑。她当然有很多亲密的女性朋友,但她没有通常意义上的闺蜜时间,那些时间是用来说女性私房话的。第一她毫无这方面的需求,第二就算有这样的时间,那也大概是在……清晨6点吧。

惟不安者得安宁,在那些搅动内心的不安之中,最核心的总是关于时间,人之为人的最大限制。“时间不够用是我最大的焦虑。”

《一江春水向东流》

她一直选择用玻璃钢作为媒材,因为这种材料最没有性格,灰扑扑的,颜色类似淡色皮肤,你赋予它什么,它便是什么。她也尽量不碰政治性的题材,因为她觉得那种直接对社会现实发声的作品总是输给时间。

“我自己成长在一个动态的时代里,1968年出生,我经历的这个时代变化太大了,太撕裂了。生于‘文革,后面包括美术新潮、80年代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到今天……变化太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反而倾向去思考那些所谓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她说,雕塑这种媒介,本来创作周期就冗长缓慢,几乎不适合那些时效性的题材。纯粹为了迎合西方主流语境的口味去打中国政治牌,在她看来就更加不屑为之了,那种角色扮演一般的创作姿态近乎谄媚,“只有三四流的艺术家才会这么做。”

告别雕塑去哪里?

向京考上央美雕塑系的那年,整一届雕塑系只有6个学生,她是惟一的女生。“这个世界并不需要那么多艺术家,即使在央美的成才率之下对比来说,这个招生率也已经很足够了。”

在此之前,她考了3年才考上央美,这几乎灭掉了她常年当优等生的自信,“彻底打回原形。”当时报考雕塑系完全出于一个盲目任性的理由:画画都画了那么多年了,就不用再专门学了,学点还不会的。高考失利的那几年里,她还曾经蹭父亲的光,到导演吴子牛的剧组去打杂见习,并从此深知自己没办法跟很多人在一起搅和,不是做电影的料。

“我原本理想化地想象了做雕塑这个充满限制性的、对我的生命所有部分都是巨大极限的工作,我以为我可以做到死,做到最后一刻,没想到我这么早就厌倦了。”最近几年,向京开始特别坚决地宣称,不再做雕塑了,并且宣称了很多次。她和画家朋友常常互相比惨,互相调侃。画家有时画尺幅很大的油画,灵感来了一气呵成,几天也就完成了,而她一个泥塑就要在工作室里困上一个半月。画家则回敬说,是啊,可是你做成一个就可以马上倒模翻制成10个,而我们是刚生出一个就被藏家抱走一个。

但不做雕塑的根本原因,是她开始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到了这个层次,“要往上再进一步都已经很难。”雕塑只是艺术的其中一个手段,艺术家必须对自己保持诚实,当创作到了这个阶段,死忠于某个媒介并没有意义,维持一个江湖地位和市场价位也没有意义。

她已经设想过离开雕塑之后的生涯,“中国的现实太复杂太精彩了,它在图像上来说就是一个太丰富的现场,很多迅速变化和随时发生的图像,我觉得我需要去亲身看到它们,理解它们。”

她一度迷恋摄影,这次甚至自己拍了画册里所有的作品照片。以前的雕塑画册常常拘泥于要忠实表现出雕塑在各个角度的样子,所以常常像嫌疑人照片一样,正面一张,侧面数张,而向京希望能把雕塑还原到场域之中,拍出它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地提供精确视觉资料。她以后会转攻摄影领域吗?也许。

或者文学?她发表过小说,不排除会再写。但也限于玩票,对于自己无法做到一流的事情她往往宁可袖手,“你最好不要看我写的小说,因为我觉得那仅代表了我粗浅的水平,不能代表我对文学的判断和品味。”画画?也是如此。画插画?“那显然不是我应该干的事情!”电影?怎么可能?!“我的主意大极了!大到在创作上没办法容忍、妥协和辅佐他人。”

这样的排除法一道道做下来,最后,她十二万分不情愿地承认:如果,有一天,她发现雕塑这个媒介再度让她手痒、让她不吐不快,而她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出口……也许,她会重拾雕塑。

她常常说她的丈夫,“他就是一个‘适者,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可以适者生存。”瞿广慈反过来说她:“你怎么老那么痛苦,我就从来不痛苦。”

这是一场不彻底的告别。“唯不安者得安宁”,听起来不像一个论断,而只是一句祈愿。向京从来算不上“适者”,她灵魂的双脚在火炭上交替挪动,片刻不得安宁。

猜你喜欢
雕塑
巨型雕塑
创意纸雕塑
闻一多像(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活的雕塑
雕塑类
雕塑的说教与雕塑的煽情
雕塑动态
室外雕塑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