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隋唐注疏研究综述*

2016-10-25 06:38袁大勇
武陵学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乘注疏思想

袁大勇

(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恩施 445000)



《大乘起信论》隋唐注疏研究综述*

袁大勇

(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目前学界关于《大乘起信论》隋唐诸疏的研究,以法藏《义记》最为集中,其次为慧远和元晓的注疏,而对太贤、见登、昙旷著作的研究则很少。在对各种注疏的研究中,直接研究某一部注疏的成果较多,对各疏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较少。在对《大乘起信论》本论研究已经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正在逐渐过渡到以《大乘起信论》注疏为重点的研究,对各疏之间的比较研究正在展开。作为《大乘起信论》以及注疏研究的拓展,《大乘起信论》诸疏与中国佛教之间的关系也将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大乘起信论》隋唐注疏法藏

《大乘起信论》(下文简称为《起信论》)对于中国佛教之影响与重要性,从20世纪前期中、日两国学者对于此论讨论激烈的程度,便可约略了解。太虚大师之所以为《起信论》尽力辩护,是因为《起信论》乃是中国佛教的理论基础,对它产生动摇,实际上就对中国佛教的教理基础造成严重的威胁。几乎隋唐之后的所有中国佛教宗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此论的影响,杜继文先生称此论为“中国佛教的哲学大纲”,因此对《起信论》的研究,亦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佛教最根本之教理的研究。

目前学界有关《起信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起信论》本身。研究成果集中于中、日、韩三国。20世纪以前中、日、韩三国撰著了大量关于《起信论》的注疏。20世纪初国内开始引入西方的学术研究方法,对《起信论》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起信论》的传世汉语译本有两个:一、(梁)真谛三藏译本,二、(唐)实叉难陀译本。到目前为止,注疏集中于梁代之译本,除涉及昙旷之《大乘起信论广释》及淡海三船的《大乘起信论注》外,皆为对梁译本注疏之研究。《起信论》著名的英译本有三个:1900年铃木大拙(Suzuki,Daisetz Teitaro)译本,1894年翻译1907年出版的李提摩太(Richard,Timothy)译本,以及1967年汉可德(Hakeda,Yoshito S.)译本。

一、 对昙延、慧远、元晓疏的研究

平川彰的专著《大乘起信论》书后附有柏木弘雄的《〈起信论〉的文本及其研究著作》对《起信论》的原文及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韩国中央僧伽大学佛教史学研究所编辑的《元晓研究论著目录》是元晓研究丛书中对元晓研究论著的汇总,可供文献学意义上的参考。日本学者镰田茂雄的《华严学研究资料集成》列举了有关元晓的重要研究资料,为我们提供了文献学上的方便。

对昙延疏的研究有高崎直道等人的论文《〈大乘起信〉的意味与论体——〈起信论·昙延疏〉解读(1)》。

有关净影寺慧远的研究。冯焕珍的《净影寺慧远著述考》论述了《大乘起信论义疏》的真伪问题,认为《大乘起信论义疏》为慧远著作,它对之后的法藏疏和元晓疏有规范性和引导性的影响。冯焕珍的专著《回归本觉: 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亦为净影寺慧远相关研究之重要参考著作。杜继文认为,《慧远疏》多依地论师说,兼容摄论师之思想。日本学者吉津宜英对慧远的《起信论》思想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其论文《与慧远的〈起信论疏〉相关之诸问题(上) 》对慧远研究中的诸疑点与问题进行了概要与梳理。吉津宜英先生此后研究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的。如《慧远〈大乘起信论义疏〉之研究》,他还探讨了慧远著作对《起信论》的引用,随后的论文《起信论与起信论思想——以净影寺慧远的事例为中心》是以慧远为核心的《起信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对慧远疏进行研究的还有三轮晴雄的《净影寺慧远——关于他的教学与义疏》。

周叔迦《释家艺文提要》概要介绍了元晓疏和义记的内容。杜继文《评元晓关于〈大乘起信论〉的疏解》对元晓《疏》进行了论述,认为元晓广泛注释大乘佛教经论,有可能影响此后韩国佛教整体发展的倾向;元晓是海东最早的法相宗传人,因为他最早全面疏解法相宗典籍,与禅宗的勃兴大有关系,元晓亦是提倡止观双行宗风的激扬者。董群的《元晓对二障的理解》介绍了元晓有关二障的思想。何劲松的《韩国佛教史》有部分章节论及元晓及其《大乘起信论疏》。何劲松认为,元晓以《华严经》“一多相即”与“理事无碍”的理论的阐释《起信论》,有意要会通《起信论》和《瑜伽论》、《集量论》等各种经论。金勋的博士论文《元晓佛学思想研究》(出版后更名为《元晓佛教思想研究》),以及其论文《元晓》和《关于元晓〈大乘起信论疏〉的思想特征》对元晓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

其他论文有刘立夫的《元晓对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贡献——以〈大乘起信论〉疏、记为中心》,台湾刘玉荣的硕士学位论文《〈大乘起信论〉“一心”概念之研究——以元晓〈海东疏〉之诠释为中心》等。

元晓的“和诤”思想是与《起信论疏》研究相关的一个焦点。国内研究此问题的有魏常海的《元晓“和诤”理论与义天“圆融”思想》与《元晓“和诤”论与中国儒释道思想》,杨维中的《元晓“和诤”论与宗密、“圆融”说》等。

日本学界有关元晓和诤思想的专著有佐藤繁树在韩国出版的《元晓和诤逻辑义: 无二不守一思想》,以及福士慈稔的《新罗元晓研究》,论文有徐辅铁的《法华宗要中元晓的和诤思想》,福士慈稔的《元晓的思想:以和诤思想为对象》,栗山哲的《元晓的和诤思想中非然·非不然之逻辑》等。

韩国与元晓《起信论疏》有关的专著主要是探讨元晓的“和诤”思想,如李晩镕的《元晓之思想:以和诤思想为中心》,吴法眼的《元晓和诤思想研究》,李平来的《新罗佛教如来藏思想研究》等。论文有崔裕镇的《关于元晓的和诤》,全海住的《元晓的和诤原理——关于华严之一心》。

日本学者对元晓《起信论疏》的直接研究主要是一些论文:如日本东京大学查尔斯·马勒(Muller Charles)的《慧远与元晓论〈起信论〉的二障》,永吉博人的《元晓〈二障义〉研究:以〈起信论〉注疏之关系为中心》,佐藤厚的《义湘系华严学派的基本思想与〈大乘起信论〉的批判——义湘与元晓的体论记事背后的东西》(上文已提及),丹治昭义的《元晓的〈起信论〉注释之考察》等。其他比较重要的相关论文还有伊藤尚徳的《关于元晓理、事概念的考察》。

韩国有关元晓《起信论疏》的论文有李平来的《大乘起信论研究》,李梵弘的《关于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的研究》,李孝玲的《大乘起信论、别记中所展示元晓之教育思想》,殷贞姬的《元晓〈大乘起信论疏·记〉中的起信观》、《以“一心”原则看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殷贞姫撰佐藤厚翻译的《元晓对〈大乘起信论〉中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的解释》,以及尹龙燮的《通过起信论疏看元晓的教育观》等。

韩国学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有殷贞姬的《起信论疏、别记中所显示元晓的一心思想》。硕士学位论文有金铉的《“博伽梵歌”与〈大乘起信论疏〉比较研究》,高渐庸的《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别记所显示的实践德目》,宋辰显的《元晓的心识思想研究:通过大乘起信论疏、别记》,赵殷英的《关于元晓的一心思想的研究:以大乘起信论疏、别记为中心》,张庆熙的《与元晓的心性论有关之研究:以大乘起信论疏、别记为中心》,崔允祯的《论一心二门的理解:以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别记为中心》,曹荣燦的《元晓的如来藏思想研究:大乘起信论疏、别记为中心》,文铁的《元晓的真俗圆融无碍观研究:以大乘起信论疏、别记为中心》,千秉永的《〈大乘起信论疏·别记〉中所展示元晓的教育思想》等。

二、 有关法藏(宗密)注疏的研究

国内有关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下简称《义记》)的注疏比较重要的有北宋子璇《起信论疏笔削记》二十卷,是对密宗改治本的注疏。明代德清纂《起信论疏略》二卷,清代续法有《大乘起信论疏记会阅》,是在子璇基础上的注疏。有学者怀疑《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非法藏著作,但唐代新罗人崔致远的《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已经著录了此书。

镰田茂雄的《华严学研究资料集成》对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的注疏与研究资料进行了汇集整理,可作为文献学之重要参考。东光尔英的《敦煌出土的〈起信论疏〉之研究:关于斯四一三七号》是对敦煌本法藏疏的研究。吉津宜英的《关于法藏著作的撰述年代》对法藏部分重要著作的撰述年代进行了考证,其《法藏传研究》对法藏诸种传记进行了文献梳理与相关考证。

周叔迦的《释家艺文提要》对法藏的《大乘起信论义记》、《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作了概要介绍。方立天的《法藏》书后附有法藏“年表”,陈永革《法藏评传》书后附有“法藏简谱”,可作为有关法藏生平、著作的基本参考。方立天先生还有一部《法藏评传》,从本体论的角度介绍了法藏的一心二门思想。李晓宇的《金无自性,唯心回转——法藏本体论思想溯源》以《起信论》一心二门思路对《华严金狮子章》进行了解读。

日本关于法藏《义记》的注疏很多。笠间龙跳的《冠注大乘起信论义记》是日本学界注释法藏《疏》的重要著作。湛睿的《起信论义记教理抄》引证广博,旁涉资料丰富,被认为适合初学阅读。顺高的《起信论本疏听集记》在日本最为著名,与《起信论别记听集记》同收录于《大日本佛教全书》。

日本僧俗学界其他注疏有:法住的《大乘起信论义记私记》,普寂的《大乘起信论义记要诀》,荣天的《大乘起信论义记甄录》,痴空、守道的《大乘起信论义记讲义》,藤井玄珠的《起信论义记讲述》、《大乘起信论校注》,及良恭、边惠灯的《大乘起信论义记讲义》,山本俨识的《大乘起信论义记大意》、《冠导傍注大乘起信论义记》、《大乘起信论立义分义记科解》,石川舜台的《起信论义记讲义 (初篇)》,秀存的《大乘起信论义记显正录》,佐伯旭雅、 佐伯法遵的《冠导増补大乘起信论义记》、《冠导大乘起信论义记》,织田得能的《大乘起信论和解》、《大乘起信论义记讲义》,吉谷觉寿的《大乘起信论义记略解》,岛村大心的《大乘起信论义记:现代语译》,等等。

日人随慧有《大乘起信论义记句解》。经历、海应、因静各著有一部《大乘起信论义记玄谈》,是对《起信论义记教理抄》的疏释。凤潭《大乘起信论义记幻虎录》对子璿的《起信论疏笔削记》进行了批评。凤潭还有《义记幻虎录解谤》一卷。显慧有《幻虎录辨伪》,与凤潭的作品不同。此外还有楠玉谛的《大乘起信论义记讲草》、《大乘起信论义记随闻记》,道空的《大乘起信论义记讲录》、《大乘起信论义记释》,经历的《大乘起信论义记察要录追加》,海应的《大乘起信论义记私记》,潮音的《大乘起信论义记筌蹄录》等,并见于镰田茂雄《华严学研究资料集成》。

日本学界直接研究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的论文有:吉津宜英的《关于法藏的大乘起信论义记》,山田史生的《关于法藏的理事无碍——以〈大乘起信论义记〉为中心》,木村宣彰的《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撰述之意趣》,以及井上克人、吾妻重二等人研究法藏《义记》的系列文章,如井上克人的《〈义记〉中法藏之华严思想的哲学探究》、吾妻重二的《大乘起信论义记与中国思想》等。早川道雄的《关于〈大乘起信论义记〉对〈释摩诃衍论〉之影响——随缘真如论形成之逻辑展开的同一性》探讨了《义记》对《释摩诃衍论》的影响。

日本学界与法藏《义记》相关的重要论文还有:吉津宜英的《法藏之四宗判的形成与展开》,织田显佑的《关于〈起信论〉的如来藏说与法藏的如来藏缘起宗》。井上克人等人的研究报告《〈大乘起信论〉与法藏教学的实证研究》,包含了有关《起信论》的论文一篇、法藏《义记》的研究论文两篇、有关昙延《义疏》的研究论文一篇。木村整民的《法藏的〈不变〉与〈随缘〉》与岛村大心的《真如熏习的真意,以法藏的理解为主: 到底是凝然真如还是熏习的真如》对法藏《义记》中某些关键思想进行了集中讨论。

韩国的研究成果有张爱顺的《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 的相关考查》。

法藏的《大乘起信论义记》2004年由德克·沃伦坎姆译为英文,未见与《义记》相关的英文研究成果。

日本学者吉津宜英《关于宗密的〈大乘起信论疏〉》,橘行信的《宗密的〈大乘起信论〉观》,韩国学者曹润镐的论文《关于宗密〈大乘起信论疏〉的成书》,是对宗密改治本法藏《义记》的专门研究。

三、 有关太贤、见登、昙旷疏的研究与综合研究

有关太贤的《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除有些研究间接提到外,未见直接研究成果。

有关昙旷的研究:日本学者东光尔英的《敦煌出土〈起信论疏〉的研究:关于斯二五八七号》以及河村孝照的《关于昙旷资料的整理》是对昙旷原始材料进行文献学研究的重要论文。

黄征曾经对敦煌草写卷S.2141号昙旷《大乘起信论略述》进行了辨读研究,并与S.2436号卷子比较,对全卷文字进行了校勘和标点,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刊物。

国内关于《起信论》其他注疏的研究成果有:单正齐的《起信论与唯识学的会通——太虚法师〈起信论唯识释〉思想研究》。日本学界有后藤昭雄的《研究余录同意中国传统的日本人著作——淡海三船的〈大乘起信论注〉》等。

对诸疏进行比较研究则较少。周叔迦《释家艺文提要》曾对昙延、慧远、元晓、法藏四疏进行了简单粗略的比较,亦对太贤《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与见登《大乘起信论同异略集》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中国学者魏常海《〈大乘起信论〉三部注疏的比较研究》比较了慧远疏、元晓疏与法藏疏。台湾学者赖贤宗的《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及元晓与见登的相关述记关于一心开二门的阐释》比较了法藏、元晓、见登对一心二门的阐释。

日本学者柏木弘雄的《起信论注释书的系谱》一文对昙延疏、慧远疏、元晓疏、法藏疏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比较。吉津宜英的《关于净影寺慧远的〈起信论疏〉——与昙延疏的比较为视角》比较了昙延疏与慧远疏,其《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之研究:通过与以前诸注释书的比较》比较了法藏疏与之前的昙延疏与慧远疏。查尔斯·穆勒的《慧远与元晓释〈起信论〉二障》比较了慧远与元晓对二障的解释。

韩国亦有学者比较元晓和法藏的注疏。李万的《见登的大乘起信论同异略集所引用太贤的唯识思想》,比较了太贤《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与见登的《大乘起信论同异略集》。全钟植的《对大乘起信论元晓、法藏注释的比较:元晓疏与法藏义记注释比较解说》比较了元晓《疏》与法藏《义记》。韩国高丽大学朴太源的博士论文,对昙延、慧远、元晓、法藏、见登的疏记进行了研究,没有涉及太贤疏与昙旷疏。后来,该论文出版后增加了附录,介绍了韩国对太贤《起信论》的研究情况。朴太源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各疏的特点与思想来源,但是对各疏之间的比较不足。石吉岩的《法藏的思想变迁及元晓的影响》研究了元晓疏对法藏疏乃至于法藏后期思想形成的影响。金英姬的硕士学位论文《起信论注释书中第七末那识的研究:以元晓〈疏〉和法藏〈义记〉为中心》也把元晓《疏》与法藏《义记》进行了比较。此外还有全种试的《对大乘起信论元晓、法藏注释的比较:元晓疏与法藏义记之注释的比较解说》。

结  语

总之,目前对于《大乘起信论》隋唐注疏的研究有以下特点:1. 对《起信论》隋唐诸疏的研究,以法藏《义记》最为集中,其次为慧远和元晓的注疏,而对太贤、见登、昙旷著作的研究则很少。2. 在对各种注疏的研究中,直接研究某一部注疏的成果较多,对各疏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较少。在对《大乘起信论》本论研究已经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正在逐渐过渡到以《起信论》注疏为重点的研究,对各疏之间的比较研究正在展开。作为《大乘起信论》以及注疏研究的拓展,《大乘起信论》诸疏与中国佛教之间的关系也将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得到国家社科西部项目“隋唐《起信论》注疏研究”(项目编号:15XZJ002)的资助。

袁大勇(1974—),男,河北保定人,南京大学哲学博士,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佛学。

猜你喜欢
大乘注疏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苏高新大乘有一个“幸福的烦恼”
思想与“剑”
大乘G60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大乘山下,人大代表扶贫忙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清代浦镗《周易注疏正字》“卢本”发覆
大乘佛教慈悲观的内在逻辑及其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