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未来

2016-10-27 22:16
商业评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验管理研究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本商业管理杂志,我们选取的案例企业往往代表某种趋势。这一期的案例企业有什么特点?滴滴、得到、汇通达是平台型企业,分别从事出行、知识服务、农村电商;中南机械,一家传统的精密制造公司,正在向平台型企业转型。“平台”不仅是这几个企业的共同关键词,也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

本期我们将介绍一个重大研究,这是由全球知名智库波士顿咨询公司和阿里研究院合作长期研究完成的,研究的主题是“组织变革领域出现的平台模式以及组织的平台化”,关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发挥互联网的力量,如何激发每一位社会成员、员工的创造力,以及如何释放每一家组织的活力。

研究报告的标题取得非常谨慎——《平台化组织:组织变革前沿的“前言”》,当前,已有一些领先企业如海尔、韩都衣舍、阿里巴巴、滴滴等,在企业内部积极尝试走向平台化,但是,这些企业的探索以及这个研究本身,仅仅是为未来的组织演进揭开一篇前言而已。但这个开篇已经让我们兴奋不已并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我们可以预见一场波澜壮阔的组织变革即将呼啸而来。

研究者发现并提炼出了平台化组织的四大重要特征:一是大量自主小前端。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小的自主型前端,一般由跨职能部门的人员组成;在被赋予自主权的同时,也承担全部或部分盈亏。二是大规模支撑平台。建立标准且简洁易用的界面,使每个职能模块化;形成资源池,便于资源共享;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形成新特色及新能力,如大数据分析、机器深度学习和创新辞典等。三是多元的生态体系。体系内的企业能够互相影响,协同治理,相互合作,进而为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可能性。四是自下而上的创业精神。项目、产品、创意等由小前端启动;平台使用风险投资型机制和内部自由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领导层不再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而是给予更多的授权。

平台化组织通过进行实验,来寻找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方向,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从而获得市场致胜的机会。平台化组织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在实验成本较低且通过实验能大幅提升业务价值的环境中,组织会演进为实验型平台化组织,通过全面尝试来获取市场制胜机会;若在实验成本较高的环境中,实验型组织会适应为混合型平台化组织,前端业务的发展更加具有选择性;如果创新实验只是带来部分增量价值,实验型组织则会转变为孵化型平台化组织。

这篇研究报告对于三类平台化组织的运行机制做了深入研究,并且在更高层面对于人才管理、领导人、企业文化和平台化治理等指出了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个报告,我们除了关注组织管理形式和方法的变化,更要关注这个变化背后的驱动力。这种转变的缘起,实际上是人们对企业的重新认识。以往企业被看作充斥着线性因果关系的机械产物,随着复杂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这种看法逐渐被复杂生态系统的视角取代。企业内外部都可被视为互相连接的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遵循“1+1=2”的线性规律,而更多考虑与整个环境的互动以及企业的重新定位。新的管理学理念为组织形式的变革提供了思想基础。未来的组织变革不会止步于平台化组织,生态型组织、生物型组织都是可能的方向。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提到,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参与创造。我们相信,未来必将出现更加令人兴奋和喜欢的新型组织。让我们不辜负这个时代,共同创造新的可能。

猜你喜欢
实验管理研究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