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待突围去编制化能否撬动医改僵局

2016-10-27 17:48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行政化公益性市场化

近日,在人社部举行的2016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正在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此后,国家卫计委邀请媒体赴深圳采访当地以取消医院编制为核心的医改。这场改革的样板,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从香港带来的市场化基因,让这家医院没有国内医院的体制包袱。它以市场化来定位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医疗的服务定价。而以政府财政为支撑的医保,则为这种定价中的绝大部分买单,从而让患者体会到了医疗的公益性。

在中国医改中一直争执不下的方向性问题,在这儿似乎找到了答案:医院以市场化寻求自负盈亏,而民众所追求的公益性,则通过由政府财政投入作为支撑的医保来实现。而这种局面,一方面要求医院剔除编制等非市场化因素,另一方面则要求政府承担出资义务。概括起来就是“让医院的归医院,政府的归政府”。

但就像取消事业编制的意义远不是为了医改,医改的要义也不仅仅在于取消编制。取消了编制的这家医院目前同样经受着体制的困扰,而它的一些成功做法能否复制,也是一个问号。

但无论如何,去编制化、去行政化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这一项改革能否成为医改困局的一个突破口,公众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行政化公益性市场化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去行政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