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地产业持续发展需要创新理论引领

2016-10-28 08:34本刊评论员
上海房地 2016年9期
关键词:住房上海理论

文/本刊评论员

上海房地产业持续发展需要创新理论引领

文/本刊评论员

近期,上海房地产市场又一次进入了调整期,随着住房市场交易旺盛,土地市场暂停拍卖,楼市调控氛围日益浓厚,促使人们的市场预期又出现变数。从客观角度来说,上海作为中国的特大城市,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大量住房需求,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非常明显,房地产市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从深层次方面来说,房地产理论创新还没有赶上实践的步伐,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如何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研究不深,以致在一段时间里,对市场的变化应付滞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房地产业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包括: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分离;住房是商品,它更是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建立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市场供应体系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为主、以普通商品房为主,住房保障体系以“四位一体”为架构;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系统配套、科学有效、稳定可预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城市房地产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土地、人口、环境、安全这四条底线;等等。它们为房地产业理论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有的在实际操作中成效显著,有的尚未制定操作的方案,原因是理论得不到创新,实践也难有根本性突破。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

上海房地产市场近期调控的目标是,确保住房市场短期内平稳回落、避免剧烈调整,确保住房市场长期可持续稳健发展。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演变,对此,上海的制度设计需要依靠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并驾齐驱,既要坚持理论创新,以提出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为目标,又要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上海房地产研究的原创性、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新范式,表达原有范畴不能够表达的学术内容;二是提出新论题,对尚未有人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潜在问题提前作出学术性判断;三是提出新方法,对已有方法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提出新方法加以解决。

理论与实践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一般而言,房地产理论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财富及其生产的社会形式与社会关系,房地产理论研究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既需要总结房地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概括出其中的成功要素和内在逻辑,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又要兼顾当前的现实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发现、研究并化解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当然,理论和实践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多的是需要“冷坐十年板凳”、“十年磨一剑”。因此,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执着坚守,积跬步以至千里,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

猜你喜欢
住房上海理论
上海电力大学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坚持理论创新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神秘的混沌理论
上海之巅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走街串巷找住房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