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现代物流耦合发展评价研究—以福建为例

2016-10-29 08:11颜双波
物流技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耦合度关联度进程

颜双波

(1.泉州师范学院 工商信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工业化与现代物流耦合发展评价研究—以福建为例

颜双波1,2

(1.泉州师范学院工商信息学院,福建泉州362000;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论述福建省工业化和现代物流发展现状,构建福建省工业化与现代物流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福建省2000-2014年工业化与现代物流两个子系统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矩阵,进而求得两个子系统间的整体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工业化与现代物流之间的耦合发展程度中等良性,进一步根据灰色关联度数值分析指标间的关联发展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工业化;现代物流;灰色关联分析;耦合协调度

1 引言

目前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党的十六大首先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党的十八大报告给工业化加入了新的内涵,表明了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决心。同时,十三五规划在延续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及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这些重大战略决策,都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后所做出的,都是促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创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久以来的努力,福建省的工业总量迅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相关企业的竞争力也日益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充分运用国家政府所赋予的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工业经济飞速发展,日益成为推进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1]。工业发展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物流业的发展对工业化进程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往往受工业化进程与物流业发展水平协调状况的影响[2],所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建立了福建省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采集福建省2000-2014年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各项指标的数据,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耦合协调评价方法,分析两者的关联情况,从而为未来福建省的工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和方法。

2 福建工业化与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2.1福建工业化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教科书将工业化定义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连续上升的过程[3]。印度著名的经济学家S.Y.Thaker也认同了这一观点,他将工业化定义为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即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上升。

工业化进程一般由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组成。在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是由轻工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导的“轻型”产业结构,因为缺少资金和技术,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市场的主要需求是轻纺工业品。在工业化中期,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轻工产业不断发展,城市化逐渐扩张,农业开始出现机械化,并开始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本需求随之大幅度增长,因此改变了市场需求和生产的条件,所以产业结构变成由重工业主导的“重型”产业结构。随着重工业的推进及最新科技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使得国民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结构,致使服务需求大量增长,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得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力过剩。随着由服务业主导的“服务型”产业结构的形成,工业化进程进入后期阶段。可以看出,先轻工业化、再重工业化、最后服务化是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普遍规律。综上,可以认为,工业化是指机器逐渐占领工厂,代替人力劳动的一种动态趋势。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上升的过程,即为工业化进程。

进入20世纪以来,福建工业化进程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第一,不再是曾经的重工业自我循环模式,而变成了最终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拉动的模式;第二,不再是“农轻重”比例关系波动的模式,而变成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整体联动的模式;第三,不再是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相互割离的模式,而变成了城乡关联互动的模式;第四,不再是内向封闭的模式,而变成了外向开放促动的模式[4]。

福建省工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上升。近几年来,福建工业化发展的情况较为平稳,工业发展的年平均增长率逐年攀高,其工业化程度也在持续提升。目前,福建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态势较好,工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吸收劳动力能力强。虽然福建省新型工业化的科技含量仍不够高,但近两年来正在努力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从全省来看,虽然福建的工业能耗比重出现环比下降的趋势,但是,在以往的工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高耗能模式,使得工业能耗基数指标水平略高。为实现未来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耗的发展模式应被继续推进。同时,从工业生产总值的角度看,福建省工业化明显地表现出行业分布不均的问题,其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因此本文认为,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福建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加速发展和升级时期。

2.2福建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的含义于20世纪初在美国萌芽,指的是物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所产生的价值。到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提出,物流是以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流通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5]。可见,现代物流的含义已经扩大到了生产领域。

目前,对于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国内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比如,何明珂认为物流发展历史比较短,“物流”与“现代物流”没有差别,目前暂时不存在传统物流的说法[6]。刘志学提出,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功能更加丰富的一种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式[7]。丁俊发认为传统物流一般是指在空间与时间上,商品产生位移;而现代物流是一种物流管理、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8]。上述不同认识都有各自的道理,综上可以认为,两者的区别不应该只看物流固有的属性,还要看物流服务、物流管理、物流技术和物流经济等非固有属性。这些物流的非固有属性最后进入到人类有智慧的活动中,由此产生了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的区别。

从表1可见,与2005年相比,2014年福建省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指标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铁路公路交通,尤其是高速公路发展快速。公路水运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年平均增长率极高,除去2014年的铁路货物周转量比2005年低,其他指标均高于2005年。其中快递业务量的增长速度最为快速,年均增长率61.03%,反映出电商带动下的现代物流业飞速发展。2014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为857.4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6.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为162.6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2.6%;电信业务总量为694.8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2%。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8 030.17万件,包裹业务154.24万件,快递业务量65 417.31万件。2014年福建港口货物吞吐总量达4.92亿t,同比增长8.1%,即将实现港口生产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t的目标。进一步分港口来看,2014年,福州港完成了货物吞吐量14 391万t,同比增长12.8%;泉州港完成了货物吞吐量11 200万t,同比增长3.7%;厦门港货物吞吐量达20 504万t,同比增长7.4%。

3 研究方法、指标体系与研究步骤

表1 福建省2005年与2014年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标对比

3.1研究方法

一些学者从物理学中借用耦合与协调发展度概念,对两种物质的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关于耦合度有不同的定义,比如,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等从物理学角度看,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9]。党兴华,张首魁从技术创新网络节点角度看,耦合是指一个创新网络系统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联程度的度量[10]。马丽,金凤君,刘毅从协同学的角度看,耦合度指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时,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相互协同作用的度量[11]。综上可以认为,耦合度是描述系统或要素彼此相互作用影响的程度,主要反映系统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不分利弊。耦合协调度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应用,比如,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以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为对象,建立了耦合度模型,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研究分析了两者的耦合空间规律[12]。廖重斌以经济与环境为研究对象,引用数理统计中的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的概念,建立了两者的耦合模型[13]。翁钢民,李青以天津市物流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为对象,建立了耦合度模型,并结合相关数据,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评价分析[14]。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耦合度的效果进行评价,构建二者的耦合度模型,进而对福建省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耦合关系及其作用程度进行评价。

3.2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比较真实地反映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考虑指标量化和操作的可行性,根据福建省目前的发展情况,借鉴张倩(2014)关于新疆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耦合度评价研究的部分指标体系[2],删减了一些不符合福建省发展情况的指标,比如管道输油里程。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原则,确定福建工业化和现代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工业化与现代物流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3研究步骤

(1)指标标准化处理。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即是将不同量纲变换成无量纲的标准化数据。常用的标准化处理方法有向量归一法、线性比例变换法、极差变换法、标准样本变换法等,本文运用的是线性比例变换法。其中,正逆指标的标准化处理过程存在差异。正向指标,即效益型指标,数据越大越有利;逆向指标,即成本型指标,数据越小越有利。

经过标准化处理之后,将原始数据指标值变换为比例值,控制在(0,1)之间,正逆指标均化为正向指标,最优值为1,最劣值为0。

(2)求差值序列。对以上标准化处理后的两个子系统数列,按照如下公式求二者的差值,

(4)求关联度矩阵。计算考察期间内两个子系统灰色关联系数的算术平均值,由式(3)即可得到两个子系统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由上式可以计算得到一个m×n的关联度矩阵。通过比较各个关联度Gij的大小,可以分析出工业化进程中哪些因素对物流发展水平作用大,哪些因素作用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Gij指工业化进程中某一指标Eit与物流发展水平中的某一指标Ljt之间的关联性,其中,Gij值越大,关联性就越大,耦合作用越强,一般认为0≤G≤0.3,指标间的关联程度较弱,子系统间耦合较差;0.3<G≤0.7,指标间的关联程度中等,子系统间具有一定的良性耦合作用,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0.7<G≤1,指标间的关联程度很强,子系统间的耦合作用好[15]。

(5)求整体耦合度。关联度仅仅说明了第一个系统某个指标与第二个系统某个指标间的关联程度,并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反映两者之间的耦合发展程度。需要进一步计算两个子系统间的整体耦合度,计算公式为:

4 实证研究与结论分析

4.1实证研究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从2001-2015年的《福建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采集并计算出了相关指标数据,按照研究步骤,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工业化发展子系统的标准化值ZEit和现代物流发展子系统的标准化值ZLjt,其中i=1,2,…,11,即m=11,分别代表工业化发展子系统的11个指标,j=1,2,…,8,即n=8,分别代表现代物流发展子系统的8个指标,t=1,2,…,15,即T=15,分别代表2000,2001…直至2014年份。根据式(1)求得两个子系统的差值序列 ΔZijt(EΘL),其中极大值ΔmaxZijt(EΘL)=0.843 9,极小值ΔminZijt(EΘL)=0。取 ρ= 0.5代入式(2)得到2000—2014年每一年份工业化发展子系统11个指标和现代物流发展子系统8个指标两两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ξijt(EΘL),根据式(3)计算2000-2014年期间内工业化发展子系统第i个指标和现代物流发展子系统第j个指标灰色关联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得到两个子系统两两指标间的一个m×n灰色关联度矩阵,见表3。

表3 福建省工业化与物流发展水平的关联度矩阵

4.2实证结论分析

根据耦合度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福建省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之间整体的关联度中等偏高,耦合作用良性,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说明福建省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两个系统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地协调与配合,才能最终促使福建省经济强有力地发展。

耦合度系统内,工业化与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各指标的关联系数分析如下:

L2与工业化一半以上的指标的关联度系数在(0.6,0.7)之间,可见福建省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总产值与福建省工业化进程有一定程度的良性耦合作用。其中L2与E1、E6的关联系数大于0.8,可见福建省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总产值与人均GDP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关联性很强,耦合作用很好。除去与E4、E7的关联系数在(0.5,0.6)之间,L2与9个指标的关联系数均高于0.6,存在关联系数中等偏上的关系。可以看出,大力发展福建省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及邮政业,将提高福建省工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

L3与E1、E2和E6的关联度系数均在0.6以上,且与E1的关联度系数大于0.9,说明社会零售品总额与人均GDP的关系紧密。但L3仅与少于50%的指标存在关联度系数中等偏上的关系,说明社会零售品总额与工业化进程的整体没有太大关联。

L4与E1、E2、E3、E6、E9和E11的关联度系数均在0.6以上,说明L4与一半以上的指标的关联系数存在中等偏上的关系,耦合作用良性。L4与E6的关联度系数大于0.9,说明地区运货量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紧密。故可知,地区运货量的增加将会大大提高工业化水平,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速度。

L5与E4、E5、E7、E8、E10和E11的关联度系数均在(0.5,0.6)之间,可见L5与一半以上的指标存在关联度系数中等的关系,耦合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L5与E1、E6的关联度系数大于0.9,说明货物周转量与人均GDP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紧密。可见发展福建省工业化进程,还需要大力提高货运周转量。

L6与E1、E2、E3和E6的关联度系数均在0.6以上,且与E1和E6的关联度系数大于0.9,说明地区进出口额与人均GDP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紧密。但地区进出口额仅与少于50%的指标存在关联度系数中等偏上的关系,说明地区进出口额与工业化进程的整体没有太大关联。

L7与E2、E3、E4、E7、E8、E9、E10和E11的关联度系数均高于0.7,说明L7与工业化进程中一半以上的指标的关联度系数较高,公路运输路线长度和工业化进程之间的耦合作用大、联系度很强,即公路运输线路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福建省的工业化进程。因为福建省以丘陵山区地貌为主,所以物流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运输。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公路运输建设的支持力度,促使福建省工业化更加快速稳健地发展。

L8与所有工业化进程的指标的关联系数均高于0.6。其中,L8与E4、E5和E7的关联度系数在(0.6,0.7)之间,与其余指标的关联度系数高于0.7,这表明境内铁路营业里程与工业化进程的指标的关联度系数存在中等偏上的关系和很强的关联水平。境内铁路营业里程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耦合作用很好,关联度很强,即境内铁路营业里程极大地影响着福建省工业化进程。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铁路运输的建设和支持,使工业化发展更加快速。

5 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的发展和物流业的进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物流业的进步也离不开工业化的积极推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福建省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的耦合度为0.672 03,处于中等良性耦合状态,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推进与发展工业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降低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政府应加强对工业化进程中高耗能企业的管理,推行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和环境保护型发展模式,降低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全面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不仅减少了工业化进程中废物、废水、废气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负担,还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化利用,有利于工业化进程的可持续化发展。

(2)提高工业化进程中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业化进程中的信息化水平,对于福建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十分重要。政府应完善主体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时对信息化的应用,使其信息化水平能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3)鼓励企业进行改革创新。为了满足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政府可鼓励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革。加大工业集聚区内的研发投入,引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来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品牌效益。

(4)政府加大对物流业的支持。政府应加强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大力建设高速公路、境内铁路、航空基地及物流园区、货运中转处。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物流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力度,使物流企业能更加自如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5)物流企业要进行自我提升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物流企业要进行自我提升发展,增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物流企业还要更加合理地布局物流区域,并统筹规划最优的物流路径,提高物流效率。同时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提供多元化服务,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推进福建省的工业化进程。

(6)充分挖掘地缘和资源优势,全面提升物流竞争力。关注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的关系,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与发展。福建省还应充分利用良好的地缘和资源优势,作为我国东南部物流业发展的重心,建立以陆运为基础,以海运、空运为依托,面向全国的现代物流体系。同时,应加强与一水之隔的台湾的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物流行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业,增强区域内竞争优势,使福建省物流业发展成为我国全方位向东西开放的大通道,并成为推动福建经济发展的前进力量,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条件。

[1]傅颜颜.浅析福建工业化发展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2,(10):51-52.

[2]张倩.新疆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耦合度评价研究[J].现代城市,2014,(4):39-41.

[3]唐朱昌,吴昊.中国—未来的世界制造业中心[J].世界经济研究,2003,(2):14-19.

[4]宋小佳.福建工业化演进程式的轨迹与特征[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2):35-37.

[5]芮艳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D].上海:同济大学,2008.

[6]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7]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8]丁俊发.中国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9]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等.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3,(1):62-68.

[10]党兴华,张首魁.模块化技术创新网络结点间耦合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2):85-91.

[11]马丽,金凤君,刘毅.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J].地理学报,2012,(10):1 299-1 307.

[12]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

[13]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14]翁钢民,李青.基于耦合模型的天津市城市化与物流业耦合度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7):19-22.

[15]张倩,王春豪,卢玉文.新疆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的协调度评价[J].企业经济,2013,(6):135-139.

Study on Coupl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In the Case of Fujian

Yan Shuangbo1,2
(1.School of Industrial&Commercial Information,Quanzhou Normal College,Quanzhou 362000;2.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836,China)

In this paper,we discuss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Fujian,established the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their development,used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derive the grey correlativity matrix between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 logistics subsystems of Fujian for the period from 2000 to 2014 and,further,the overall coupling degree of the two,found that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the two in Fujian was modestly benign,and at the e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dustrialization;modern logistics;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coupling degree

F424;F259.27;F224

A

1005-152X(2016)06-0038-06

10.3969/j.issn.1005-152X.2016.06.010

2016-05-07

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项目(2014M551828);福建省社科联2014年度社科规划项目(2014B177);福建省科技厅2015年度软科学项目(2015R0071)

颜双波(1975-),男,福建泉州人,博士,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

猜你喜欢
耦合度关联度进程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分析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沉香挥发性成分与其抗肿瘤活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基于耦合度分析的家禽孵化过程模糊解耦控制系统
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