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枣红点软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2016-10-31 07:10李海涛陈谟林
果农之友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郑病果枣果

李海涛,陈谟林,刘 昭

(1新郑市红枣科学研究院 河南新郑 451100;2新郑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河南新郑 451100)

灰枣红点软腐病的病原为葡萄座腔菌(B.dothidea),系真菌病害。葡萄座腔菌是引起李树、蓝莓等多种果树流胶病、溃疡病、灰斑病等病害的重要病菌,这方面研究报道较多,但在枣果红点软腐病防治方面的报道较少。该病是2005年以来在新郑首次发现并大面积发生的新型病害,2009年在新疆阿克苏、阿拉尔枣区发现该病危害。据调查,一般年份发病率在3%~5%,发病指数1~2级,严重年份发病率可达10%~30%,发病指数达4级,甚至有的园子达60%,造成多数枣果品质低下,不堪食用,致使种植户损失惨重,严重挫伤了枣农种植枣树的积极性。为此,特介绍了灰枣红点软腐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 发病症状

灰枣红点软腐病在白熟期或着色期发病,表现症状不同。在白熟期发病初期为针刺红点,无轮纹,病斑扩展迅速,2~3天整个病果变软腐烂,果肉呈浆糊状,有酒糟味,俗称“呼雷泡”(图1)。在着色期发病初期为针刺黑点,3~5天病斑扩大为大小不一、局部胀气黑斑,用手摁压,黑斑处塌陷,发病果肉黏稠,有酒糟味,俗称“黑头”(图2)。多数病果上有一个斑点,严重的也有几个病斑。白熟期感病后,随着病斑扩大,枣果脱落,着色期感病后,枣果不脱落,但商品价值大为降低,不堪食用。

图1 灰枣红点软腐病白熟期发病症状

图2 灰枣红点软腐病着色期发病症状

2 发病规律

2.1 发病时期

灰枣红点软腐病在新郑枣区8月中下旬的白熟期发病,在新疆枣区9月中下旬的着色期发病。

2.2 发病因素

影响发病的因素主要有品种、栽培模式、土质、雨水及刺吸式害虫等。就品种而言,新疆地区的骏枣比灰枣发病重,就栽培模式而言,密植、树冠郁闭枣园发病比通风透光枣园发病重,就土质而言,胶泥土比砂质土枣园发病重,就气候而言,雨水较多地区比较少地区枣园发病重,尤其新疆地区,9月份雨水有无,是该病严重与否的直接预报,阿克苏地区(包括阿拉尔)两次发病严重年份(2010、2013),都与 9月遭遇雨水天气有重大关联。

该病原菌为弱寄生真菌,自然侵染力较差,与传病昆虫绿盲蝽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密切相关(图3),故而杂草,粪堆,林带,树木周围枣树感病严重,因该虫有趋绿性,这也是树势旺盛的骏枣较灰枣发病严重、潮湿地发病重于干旱地的重要原因。

图3 绿盲蝽等害虫危害后较易发病

2.3 侵染规律

灰枣红点软腐病病原菌除危害枣果外还危害枝条,一般在寄主树皮、杂草、病果、病枝等场所越冬。翌年日均气温20℃以上时,开始活动,并随风、传病昆虫(绿盲蝽等)传播。在新疆8月下旬至9月上旬遇雨,空气温湿度、昆虫活动、枣果发育均适宜该病传播发病,则发病严重。

3 综合防治

3.1 冬季刮树皮,涂白

枣树老皮是传病昆虫(绿盲蝽、花心虫、枣镰翅小卷蛾等)及有害菌的越冬场所,在冬季刮去干部及主枝基部老枣皮可以有效预防(图4)。刮时见红(木栓层)不露白(木质部),将刮下枣皮,集中焚之,以灭虫蛹、虫卵及菌类。刮皮后用石灰水(1∶150)+0.5%食盐,进行涂白,一则杀菌,二则防寒、抗日灼。

3.2 清除病原,合理修剪

秋季清园,清除病果、杂草深埋或烧掉;施有机肥要选用完全腐熟发酵的农家肥;枣树冬剪要合理,尽量使树冠生长期内通风透光,避免郁闭。

3.3 喷施石硫合剂

在枣树萌芽前全园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

3.4 防治绿盲蝽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河南新郑枣区在8月上旬、新疆枣区在9月上旬喷施1.8%阿维菌素、吡虫啉或菊酯等任一种防治害虫。

3.5 喷施杀菌剂

在发病前,配合绿盲蝽防治,喷施10%苯醚甲环唑4 000倍或2%春雷霉素500倍等内吸性真菌杀菌剂防治,每7~10天1遍,连喷2~3遍。

3.6 增强枣果抗病,抗逆性,改善品质

新郑枣区在8月初(白熟期),新疆枣区在8月下旬(着色期)各喷一次农用稀土500毫克/千克,可有效抑制该病,提高枣果品质。

猜你喜欢
新郑病果枣果
不同时期施用不同肥料提高山地枣果维生素C 含量
‘翠香’猕猴桃黑头病常温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研究
本是同根生
河南省新郑市:融媒汇聚抗疫力量
新郑产业新城:“屏”“芯”双轮驱动,打造中部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
16个枣树品种枣果营养成分分析
美丽乡村——新郑泰山
核桃炭疽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北宋都城新郑门遗址与开封“城摞城”
8种药剂防治枣果病害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