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电视摄像》课程的实践探索

2016-10-31 19:17段志燕张雪姣
戏剧之家 2016年19期
关键词:电视摄像探索实践

段志燕++张雪姣

【摘 要】现如今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不在少数,《电视摄像》课程作为主干课程之一,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本文结合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的开课实际,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示范演示、任务驱动、讨论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电视摄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04-02

如今,要求应用型高等教育必须立足于社会发展要求,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社会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调整,《电视摄像》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实践性探索。教学过程突出“应用”二字,达到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术能力的双目标。

现在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同时这也是目前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市场为导向划分详细的技术领域和行业所需的岗位(群),依据本课程的能力与知识制定更加详实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为参照突出能力培养,规范并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应用型高等教育深化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及其他新闻媒体、宣传部门或文化传媒企业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摄影摄像、策划、撰稿、后期制作以及音响、广告策划制作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电视摄像》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从技术要求与艺术培养入手。为了让学生在就业领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笔者结合本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入任务、“手把手”、放开手的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拍摄出精美画面,首先要有良好的摄像基本功,包含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规范的操作技能。在我们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论为实操奠定基础,同时在实操中展现一定的艺术能力,如镜头语言的设计等。只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处理镜头语言中的构成要素,实现我们最初的主题、内容。因而,在《电视摄像》课程之前有一门前导基础课程——《摄影基础》,教师会将影像的基础理论,比如光圈、快门、曝光等关键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实践离不开理论,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应用。在我们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在实践开始之前,讲授本课程关键的知识点,比如摄像机原理、电视画面构成要素等内容以及实践操作需要注意的事项。严格按照前期的策划与要求进行实践,始终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应证理论”的操作原则。

二、导入任务

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教师依据实践教学大纲下达实践任务,在任务书中指定学生需要完成规定要求、相关内容以及最后的评价标准。一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依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要求,做详实的策划案及责任分工,最后寻找到小组最佳拍摄方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重点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例如“固定画面拍摄”的项目,评价标准为时长5分钟以上,全片要有主题,画面全为固定画面,镜头语言要流畅,要有设计感。这样小组按照评价标准在一起讨论组员的责任分工,然后制定拍摄主题、拍摄步骤、拍摄内容及拍摄时间,大家团结一致出谋划策,创作出完美的作品。在每一次作品展示中,教师都能看到并且感受到学生们的辛苦付出。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展现了作品主题以及拍摄过程中的镜头构思。

我校《电视摄像》课的上课方式为一周理论,一周实践,一周讲评。这样每次讲评课上,全班同学通过多媒体在一起相互切磋,相互讨论交流。在讲评过程中,首先每个小组派代表为全班同学讲解镜头拍摄的构思,然后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评论。评论过程依次是组内“自评”,接着班内其他组“互评”,最后“师评”。“自评”是学生的自我肯定,同时在“自评”中发现亮点,找到不足。“互评”是组与组之间交叉评论,相互切磋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对于“固定画面拍摄”的要求,学生们会觉得枯燥。因而在下任务前,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上学年师哥师姐的优秀作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首先必须把固定画面拍好,在固定画面中展现你的构思、影调处理、构图能力等。在技术中展现艺术构思能力,在艺术画面中体现技术。

三、“手把手”

作为电视摄像任课教师,必须对讲授的知识点与实践考核点非常熟悉。因而面对学生要“手把手”示范演示指导。由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实践时所用的设备是SONY198P,Z5C摄录一体机或者专业的单反相机,体积较小,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讲解的同时,以老师“手把手”的教引导实践操作。以一个班为例,分成8个小组,依托小组,老师“手把手”,组内团结互助,提升学习的时效性。在大一上学期,本专业就开设了摄影基础的理论与实践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如何拍摄好固定画面。大一下学期,接着开设《电视摄像》课程。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起的人才培养体系来看,《摄影基础》是《电视摄像》的延伸与拓展。二者有共通之处,比如专业术语,专业要求。但要注意的是,摄像除了对固定画面的要求之外,还应掌握相关摄像机的基本操作与运动画面、场景调度等更深层次的知识与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靠多媒体来教学,还要靠教师“手把手”示范。教师不仅要对每组同学进行“手把手”教,还要带动每个小组的组长。这样,小组组长自然就会充当本组的实践“老师”,由组长协助教师来指导学生实践。这样一来实训效果会大大提高。

四、结语

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在2014-2015学年的第二学期,我校本专业推出了几部优秀的作品,如袁世达小组的《只为一顿饭》,片长5分钟,固定画面占到全片的56%,作品通过大量的镜头语言将母亲对女儿的爱处理得“润物细无声”。通过电视摄像的实践环节,学生们不仅看到了自己无限的潜能,而且在团队合作中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

电视摄像对于技术与艺术的能力发展要求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持之以恒不断探索进取的。因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要与时俱进,探索更多更好的实践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良洪.对电视摄像教学的思考[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

[2] 马金钟.电视摄像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8).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段志燕(1987-),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影视摄影、摄像;

第二作者:张雪姣(1988-),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基金项目:山西工商学院2016年度校级教改课题(2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摄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电视摄像探索实践
电视摄像实验教学翻转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电视摄像中的艺术技巧
加强电视摄像拍摄技巧提升电视节目质量
论广播电视学专业《电视摄像》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