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辅佐总理治国

2016-11-01 03:49钟山彭志中任向阳唐元松
党史文苑 2016年19期
关键词:习仲勋国务院总理

钟山+彭志中+任向阳+唐元松

“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1952年,主政西北的习仲勋奉调进京,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中共中央和政务院文教委副主任,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等职,直至1962年因“刘志丹事件”蒙受冤屈,辅助周恩来总理治理国事十载。遭受政治打击时,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受党中央、毛泽东的委托,找他谈话。周总理亲切地拉住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党中央、毛主席对你是信任的,让你代表政府做了很多工作,即使出了《刘志丹》小说这个问题,错了就改嘛!我们还是好朋友……”总理这番饱含深情的话,使他感动不已。

宣传文教“领航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豪情满怀地投入新社会、新国家的建设之中,开启共产党人领导建设政治自由、经济繁荣、文明先进新中国的伟大征程。就文化与政治、经济之关系,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文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

1952年下半年,在基本完成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民主改革和恢复经济任务之后,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需要,中共中央调习仲勋到北京,9月接替陆定一出任中宣部部长兼中共中央文教委副主任,1953年兼任政务院文教委副主任,领导宣传和文教工作。这对于不熟悉宣传、文教工作的他来说,肩上担子无疑是很重的。

他担任政务院文教委副主任,协助政务院副总理兼文教委主任郭沫若工作。郭沫若当时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内国际活动很多,文教委的工作实际由习仲勋主持。文教委领导着著名文学家沈雁冰任部长的文化部、老教育家马叙伦任部长的教育部、著名教育家杨秀峰任部长的高教部、著名妇女社会活动家李德全任部长的卫生部、老翻译出版家胡愈之任署长的出版总署以及著名历史学、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任主任的文字改革委员会。

掌管政务院文教委,领导这么多重要的文化教育部门和这么多学术造诣精深的大学者,一贯谦虚谨慎的习仲勋认为自己难以担当这副重任,便向毛主席请辞。毛泽东没有接受他的请求,反而鼓励他说:“蛇,看起来十分可怕,但印度人耍蛇,得心应手,关键在于真正摸到事物的客观规律,任何工作都可以做好。”他深知这是毛泽东对他的高度信任。

立国之初,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繁重艰巨。1952年9月,毛泽东初步提出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至翌年6月,第一次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较完整的表述,他强调说:“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为适应学习和宣传的需要,习仲勋领导中宣部起草了《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得到中央肯定,毛泽东两次亲自修改和补充,1954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全国,由此在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学习和宣传总路线的热潮。

《宣传提纲》开门见山地提出,为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对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使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国居于统治地位,在群众中占优势,借以动员全国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发挥他们为这一事业的胜利而艰苦奋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宣部为做好宣传指导,及时地整顿和改进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健全党在农村和城市中的各级宣传机构、宣传网络,举办经常的宣传活动,特别是改进报纸工作和加强文化艺术的领导。

1953年3月13日,习仲勋在第一届电影艺术工作会议上作了报告。在谈到提高作家和领导人政治责任心问题时,他以柳青创作《创业史》和《铜墙铁壁》为例进行说明。他说,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依靠行政命令,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他还说,我们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对的,但并不是要求所有作品都符合一个标准。他提到,任何一个作品,不能要求作家一气呵成,总要给以耐心帮助,反复修改,而不是乱找茬子,夸大缺点,使作家无所适从。他还提到,要求作家提供作品,也不能像工厂加工订货那样,限期交货,总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在谈到文艺批评时,他提出,要有高度的批评艺术,善于运用批评武器,恰到好处,而不是倾盆大雨,狗血淋头,结果弄得不欢而散。他又提出,要从作家的具体水平出发,给作家指明出路,善于引导作家前进。他还提出,要鼓动作家旺盛的士气,激发作家创作的热情。他强调,只要我们领导方法对头,我们新中国的文艺战线一定能够创作出新的更好的作品来。这个讲话使广大电影工作者深受鼓舞,并在文学艺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艺术家的交口称赞,对于繁荣文化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此后党领导文艺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

1954年5月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召开时,习仲勋作《党的宣传工作为贯彻党的总路线和四中全会决议而斗争》的报告,他全面总结1951年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以来的经验,提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来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主要任务。他还提出“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必须在全部思想战线上和资产阶级思想进行严肃斗争”的任务,强调在党和国家工作一切环节上加强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激发人民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动力。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相辅而成的两个轮子。为适应经济建设的人才需要,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校按照“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分期分批地进行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工作。习仲勋不仅参与领导这项工作,还具体指导一些大学的调整工作。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党组书记胡锡奎就调整问题致信于政务院文教委,习仲勋经请示周总理,及时复信给予指示。

面对文化教育整体落后的状况,习仲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基本理清思路之后,他建议中央召开一次全国大区文教委主任会议,得到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副总理的支持,并于1953年1月召开这个会议。在会上,他指出,全部文教工作必须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并很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总的方针是:“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这次会议得到中央和与会同志的肯定。从此,全国文教工作有了良好开端。

针对文教战线出现的官僚作风,习仲勋积极开展斗争。例如:农村扫盲,强行规定40人编一个班,以250个至300个学时为限突击完成,由此发生了假编班、假毕业的问题;高等学校改革的要求过急,有的学校试图以四年时间学完苏联五年制的课程,每周课时多达70个至90个,翻译力量跟不上,教授体力撑不住,学生也消化不了,师生健康受到严重影响。1953年3月,他给中央和毛泽东写报告,汇报文化教育系统反官僚主义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五点意见。毛泽东将他的报告批示给中央、军委、政府各部门:“习仲勋同志这个报告很好。现发给你们,你们在反对官僚主义斗争中作参考。”

由于战略眼光远、文化情缘深,习仲勋曾反对拆除西安古城。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陕西省有人视西安古城为封建遗物,主张拆除。此事反映到省委常委会上,有人主张保护,有人主张拆除,引起很大争议。情况反映到习仲勋处,他态度很明确:“不能拆,要保留。”在如何保留的问题上,他主张把它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法律手段给予保护,彻底摆脱文化虚无主义的侵害。如今,雄伟壮观的西安古城依然无损地矗立着,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国务院里“大管家”

1953年9月,习仲勋接替李维汉担任政务院秘书长。翌年9月,政务院改名为国务院,他为国务院秘书长。1959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大会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任国务院秘书长。他与总理朝夕相处,成为总理的得力助手。总理十分信任习仲勋,支持他放手工作,多次对他说:“我们是好朋友。”

担任秘书长初期,周恩来将习仲勋的办公室安排在中南海西花厅院子里。总理日理万机,常常忙到深夜,睡眠时间很宝贵。习仲勋具体事务多,一会儿开会,一会儿来人请示汇报工作,人员来往比较多。为不影响总理的休息,他主动搬到与西花厅一墙之隔的工字厅北院,与几位副秘书长一起办公。他宁愿自己办公条件差一点,多跑些路,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影响到总理的休息。

1954年10月15日,他出席第一次国务院全体会议,研究调整设立政法、文教、财金贸、交通、农林水等八个办公室。10月31日,他出席第二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会议决定由他分管总理和副总理分工之外其余十二个国务院直属机构。在这次会议上,周总理提出,为加强国务院的集中领导,大事要集中到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有些事情集中到他和陈云、陈毅、习仲勋处。翌年5月10日,周总理召集国务院汇报会议,决定不归各办管辖的国务院各直属机构及其他例行工作,由习仲勋负责处理。总理要求:“各主管的同志能够解决的,就可以直接批办,不必传阅;不能解决的再由周(恩来)、陈(云)、陈(毅)、习(仲勋)共同处理和请示中央解决。凡带有综合性的事情,则由习(仲勋)根据分工范围分别批送各分管同志解决。”这就使习仲勋在整个国务院工作运转中处于中枢地位。他没有辜负总理的期望,工作敢于负责,竭尽心力,受到各方面的好评,被大家誉为“国务院的大管家”。

1955年1月11日,习仲勋参加国务院汇报会议,总理提议他担任以贺龙副总理为主任的编制工资委员会副主任。总理要求编委会争取在三年内,有步骤地将政府系统应该退休和转到企业、投考学校的各种人员,分别妥善处理完毕,初步做到在政府中定员定额。他与贺龙一起,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明确落实政府系统的定员定额,在废除工资分制的同时实行薪金制,妥善解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人员补贴和工作安置问题。

1958年,有关部门将国务院办公大楼列入首都建设十大建筑之中,选址在府右街一带。周总理看到后征求习仲勋的意见,他说:“人民大会堂是人民代表开会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需要建筑,中南海这个地方,过去袁世凯、段祺瑞他们都办过公,我们拾掇一下就可以办公了,不一定要盖国务院办公大楼。”总理说:“你的意见很好,和我想法一样,国务院不需要盖办公大楼。在我担任国务院总理职务期间,绝对不盖政府办公大楼!”

在国务院工作期间,习仲勋还亲自处理一件重要工作,就是防治血吸虫病。1953年,著名民主人士沈钧儒在江南休养期间,了解到一些农村血吸虫病比较普遍,严重危害着群众的健康。回到北京后,他就给毛泽东写信,并附送相关材料。毛泽东当即把这件事批示给习仲勋处理,并函复沈钧儒:“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大函及附件已交习仲勋同志负责处理。”他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处理这一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南方各省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1958年,毛主席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送瘟神》的诗。

那一时期,习仲勋的工作十分繁忙。小到会议活动安排、重要出访代表团成员名单审定等等,大到国务院部门体制的设置、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重要的外事活动等等,几乎凡是国务院的活动,都有他的身影。对于国务院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小事,他也非常关心。三年困难时期,他指示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北京郊区选定荒地,分成块块,作为各部委的生产农场。机关开荒种地,喂猪养羊,改善机关生活,受到干部职工的交口称赞。这一做法后来在省市机关推广,有些地方出现与农民争地,损害农民利益,他及时向中央提出建议,中止这项临时性措施。

宣读授衔命令,是他担任国务院秘书长期间的一项特别荣誉。1955年9月27日下午2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授衔授勋典礼在国务院礼堂举行。习仲勋代表国务院,宣读授予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的命令。周恩来总理分别把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在京将官们。随后元帅军衔及授勋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毛泽东亲自把授衔命令和三枚一级勋章,授予参加授衔仪式的元帅。由习仲勋代表国务院宣读授衔命令,不单单是他担任国务院秘书长的职务使然,更是因为他和人民军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他17岁投身兵运,19岁领导发动“两当兵变”,是西北红军的主要创建者、领导人之一;抗战时期,他率兵守卫 “中国革命大本营”——陕甘宁边区“ 南大门”“北大门”;解放战争,他与彭德怀联手,转战西北战场,打出“彭习军”声誉。

20世纪80年代初,习仲勋在谈起这段工作时,还深情地回忆说:“50年代初期,那时我接任政务院秘书长李维汉同志的职务,接着又做国务院的秘书长,总理把好多事情交给我做。”

统一战线“堪典范”

习仲勋一生交友广泛,待人至诚而宽厚,在党内外被誉为“统战工作的典范”。协助总理工作十年,他将大部分精力花在统战工作上。初到政务院时,周总理曾有意让他兼任外交部部长,没想到他坚决不接受,甚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就是开除我党籍我也不干。”他诚恳地对总理说:“外交部长我不当,但我可以给你当好‘内交部长,协助你做好统战工作。”

周总理深知他有丰富的统战工作经验,尤其对民族、宗教工作有很深刻的见解,遂嘱托他经常和民主人士联系,多做工作。习仲勋是党内较早研究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领导人。经略西北时,他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妥善地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实现千百年来从未实现过的民族大团结。

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委托习仲勋参与新疆等几个民族自治区设立方案的研究工作。1953年,中央委托邓小平、李维汉、乌兰夫、习仲勋、包尔汉、赛福鼎等人研究新疆设立自治区的方案。新疆占全国陆地面积1/6,究竟是设立一个自治区还是两个、三个,以及地域、名称等问题,毛泽东特意点名习仲勋,要他对西北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发表意见。在习仲勋和其他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1955年顺利成立。1958年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也是中央指定由陈毅、李维汉、乌兰夫、习仲勋一起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最终确定下来的。

作为周总理的“内交部长”,习仲勋参加许多统战政策的研究和重要问题的解决。他善于团结党外人士一起工作,真正做到与他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习仲勋与张治中是“党与非党人士交往的典范”。他对张治中敬重有加,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共事时,工作中处处征询他的意见,不但使他在分管的领域有职有权、切实负责,而且每次一起去中央人民政府开会回西北,都由张治中来传达中央重要的决定或精神。张治中每次离开或回到西安,习仲勋都亲自到机场或火车站接送。当时,张治中在作报告或发表文章中提及蒋介石,言必称先生。一次《群众日报》负责同志拿着报纸清样请示习仲勋如何修改,他明确指示:尊重张治中先生的意思,一个字都不要改。到北京工作后,张治中对党和政府有什么建议,也总是找习仲勋谈。

傅作义和习仲勋彼此敬重,来往十分密切。每年初夏,傅家的桃子熟了,总要摘下一筐给习家送去。周末,习仲勋常带孩子去傅家串门,女儿齐桥桥至今仍记得在傅家做客时的那些快乐时光。1957年,傅作义心脏病突发住院,习仲勋多次前去探望,要他一定保持心情平静,以治病为主,水利部的工作可以暂时放一下。每逢遇到水利部的同志来汇报工作,习仲勋都要关切地询问傅作义的健康情况。1962年初,习仲勋报告周总理,专门安排傅作义和家人到广东从化休养。

邓宝珊将军是中共的忠实朋友。习仲勋和他结识于抗战期间的绥德,两人推心置腹,坦诚相待。1956年在中南海丰泽园,邓宝珊向毛泽东评价习仲勋时说,这个同志气度大,能团结人,可以挑重担。毛泽东非常赞同地说:你的看法很准,这个同志最大的特点是能团结各方面人士,胸怀博大,能负重任。多年以后,习仲勋因“小说《刘志丹》事件”被隔离审查,邓宝珊和张治中都曾在毛泽东面前仗义执言,为他说话。

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张奚若与习仲勋既有同乡之谊,又是无话不谈的朋友。1957年,以能言敢言著称的张奚若直言不讳地批评毛泽东“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过去、迷信将来”。在反右时许多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他竟然奇迹般地没有被划成右派,保他过关的就是周恩来、习仲勋。

黄正清是五世嘉木样活佛的哥哥,曾任甘南夏河地区的藏军司令。1949年,兰州解放前夕,他率部起义,在兰州与习仲勋一见如故,视习为“藏胞心目中的亲人”。习仲勋对黄正清相知甚深,信任无疑。1953年春,台湾当局给黄正清空投下中将委任状,策动他参与马步芳残部马良在甘肃临夏的武装叛乱。习仲勋依然对他信任有加,任命他为剿匪总指挥部副司令。黄正清离开西安赶往前线时,习仲勋特将贺龙赠送的一把珍贵小手枪转送给他,对他说:“我们共事几年了,都十分了解你,也相信你。今后有事可随时打招呼。不管外面有人说什么,你都不要顾虑。”黄正清不负厚望,协同并指挥甘肃省军区部队,很快平息叛乱,为甘南民族团结作出很大贡献。1955年,黄正清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们的友谊历久弥珍,晚年的黄正清自知来日无多,专程到深圳看望习仲勋,将此视为“一生的大愿望”。

习仲勋重视文艺工作,是许多文艺工作者的知心朋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秦腔表演艺术家王天民,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王玉珍以及戏剧家曹禺、欧阳山尊等都与他结下深厚的友谊。

1956初夏,梅兰芳接到日本方面的演出邀请,因在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习仲勋受总理委托做他的工作,鼓励他用京剧艺术在两国人民间架起友谊的桥梁,并帮助组建艺术水准很高的访日京剧代表团。抗美援朝之初,习仲勋支持常香玉“捐献一架飞机”,鼓励她“加倍努力”,圆满完成“光荣的捐献任务”。常香玉每次进京,习仲勋都要请她到家里吃饭,专门做她爱吃的菜。有时,自己忙不过来,常常让夫人齐心代表他前去关心和探望一些民主人士和老艺术家。据齐心回忆:“当他们的家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仲勋同志如果不能出面,就让我去帮忙。比如荀慧生的夫人生病,仲勋同志就是让我代表他去探望的。”女儿齐桥桥还记得小时候看见爸爸每天忙个不停,和许多人谈话。她好奇地问爸爸,干革命是不是就是和人家说话呀?习仲勋对女儿说:“革命就是做团结人的工作。”

总理嘱托“纠五风”

新中国之初的建设,一个个胜利接踵而至,人们由此认为,中国之富强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为适应人民求强求富的强烈愿望,中共中央、毛泽东酝酿制定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相继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过1958年几次中央会议和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党内许多人的头脑“热”了起来,使得“大跃进”运动迅速掀起高潮。

当时,人们只看到“大跃进”运动轰轰烈烈的一面,还没有认识到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为了解真实情况,1958年8月12日指示习仲勋带队到西北地区考察调研,看看情况究竟如何。

1958年9月,习仲勋带调查组,先后到西北五省区考察调研。他们一行所到之处,既看到人民群众要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和“大跃进”火热场景,同时也发现不少问题,引起他的深思。在陕西礼泉县烽火公社,他们来到一块小麦丰产田前,只见整片地布满小土堆,习仲勋好奇地问:“这是干什么?”回答说,这是北京科学家的“发明”,实施一种新的农作物栽培方法,通过增大太阳光照射面积来提高产量。习仲勋蹲在地上,用手扒开土堆,只见禾苗的根系十分纤弱,他皱着眉头问:“有了阳光,而土壤和肥料有限,怎能增产?”他还了解到这里的人还设想把棉花接种在紫荆花的树上,以免年年种植之辛劳。在公社食堂吃饭时,又看到一张大方桌上摆满丰盛的菜肴。这些见闻使他感到不安。在同人们交谈中,他不时听到“人民公社将很快实现全民所有制”“共产主义马上就要实现了”等议论,他皱着眉头暗想:“哪能这样快呀!”

由西安前往甘肃,沿铁路线,到处火光冲天,人来人往,这是大炼钢铁。作为陕西人,他知道这里缺乏铁矿资源,不具备大炼钢铁的条件。到达兰州后,调研组来不及休息,就坐羊皮筏子考察黄河岸边水车灌溉农田情况。随后又到白银铜矿、阿干镇煤矿、新建的兰州煤油厂调研,当了解“大跃进”工程“引洮上山”项目后,他感到震惊。工程计划把洮河水从陇南的岷县引到陇东的庆阳,全长1000多公里。其目的要把旱地变成水浇地,要利用落差发电,还要建成世界第一的山上运河,在山上跑船。他们看到,数万农民抡起镢头挖土,推着独轮车运送石料,唯一的先进工具就是架设铁索轱辘。白天热火朝天,晚上灯火通明,但效率却十分低下。他了解到大批劳力集中在工地,农业生产已经受到严重影响,丰年不丰收。更让他倍感忧虑的是甘肃还虚报增产粮食30亿斤。他对省委主要负责人直言:“这样搞法不行呀!将来老百姓是要吃亏的!”

在甘肃敦煌县,他对该县推行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入托上学”十项全包的全供给制度表示质疑,但省里的领导仍然固执己见,听不进不同意见。对此,他感到困惑和无奈。

在青海、宁夏、内蒙古,习仲勋也了解到类似陕西、甘肃的问题。

西北之行,让他对“大跃进”运动的许多做法深感忧虑。回到北京后,11月6日,他向周恩来总理和中共中央作了报告。11月至12月,他在武昌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在讨论人民公社问题决议时,根据西北考察情况,他发言说:“人民公社所谓‘一大二公,最大最公,也不能大到一县一社,也不能公到十包全供”,“最大最公,也不能用按需分配代替按劳分配”。他敢于讲真话、务实的作风和此次考察西北的报告,给毛泽东留下良好的印象。

事实验证他的担心。第二年春,甘肃等省份发生粮荒,甚至出现饿死人的事,“引洮工程”也被迫下马。按照周总理的指示,他立即召集粮食部、内务部、铁道部、交通部领导人开会,紧急从陕西、宁夏、四川分几路调粮支援。

1959年4月中下旬,习仲勋请示周总理后,以国务院的名义召集灾情严重的11个省政府负责同志来京开会。一个月后,面对日益显现的严重问题,他又带队赶赴豫陕两省。5月下旬,在河南着重了解生铁的数量和质量问题。6月18日,由河南到陕西,检查了周至、户县、铜川、临潼、渭南等县的工作,详细了解农村情况,同陕西省委领导座谈两次,给局级以上干部作报告一次,并召开了民主人士座谈会。这是他第二次就“大跃进”进行专题调研。

回到北京后,习仲勋迅速安排秘书厅将调查结果结合群众来信来访进行汇总整理,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办人民公社的条件不成熟,发展太急太猛;吃饭不要钱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全民炼钢”的口号不对,要算政治账,也要算经济账;“五个并举”成了“百废俱兴”,“两条腿走路”成了“多条腿走路”。

面对日益盛行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干部特殊化等“五风”,党中央、毛泽东慎思之后,决定全国开展调查研究。1961年4月上旬,习仲勋率工作队到河南长葛县开展典型调查。他在调查中发现许多问题,根据掌握的情况,4月23日、5月9日,两次向中共中央作了详细的书面报告。他特别说明:“从当前情况看,食堂不宜再办,还是把粮食分到户,是争取更快地扭转农村困难局面的一个有效措施。”

在长葛调查中,他对一件事情印象极深。当时长葛由于深翻地而出了名,受到毛泽东表扬,此时“浮夸风”又成为一景,新建的县城仿照北京长安街,大礼堂堪比人民大会堂,而群众靠红薯干和野菜、树叶度日。他在县委扩大会议上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像这样大兴土木,新建一套,大可不必,不搞只有好处。难道旧县城里还住不了县级机关?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也没有什么建筑,也办了大事,做了许多工作。”他还严厉地说:“脑子里没有群众利益,只有个人利益,这样的党员就不够格!”他关于长葛调查的两个报告,受到中共中央的充分肯定,中央办公厅为此专门加了按语并转发全党。

政务运转“立章制”

国务院是治国理政的中枢,秘书长则处于其“中枢位置”。新中国设立政务院后,为适应工作需要,陆续地建立一些规章制度。但随着形势发展和机构设置变化,对政务机关的运作提出新的要求。习仲勋担任政务院秘书长特别是国务院秘书长之后,他按照周恩来总理的要求和国务院机关工作的实际,制定一系列规范国家机关活动的规章制度,确保政务活动的有效运转。

1954年11月16日,习仲勋主持召开国务院秘书长第一次会议,通过机关办公制度,确定每周五召开秘书长办公会议;设立机要办公室,负责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秘书长的电报文件收发、分办、传阅立卷及打印事宜。从这次会议起到1956年2月17日,他先后主持召开35次秘书长会议,对国务院秘书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外国专家局、法制局、档案局、广播局、人事局、宗教事务局、计量局、测绘局、参事室、文史馆、机要交通局、对外文化联络局、文字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编制工资委员会办公室、出国工人管理局等十多个单位的职能范围、机构编制、干部配备、工作计划、检查与总结等,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得机关日常工作严谨高效、紧张有序地运转。

以机关事务管理局为例,他主持相继颁发《高级干部和高级民主人士的供给和生活照顾问题的通知》《关于节省中央级国家机关、党派、团体行政经费的几项规定》《中央行政机关固定资产管理试行办法》《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简则》《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住用公家宿舍收租暂行办法》《国务院直属机构基本建设工程设计和预算文件审核批准试行办法》《关于中央国家机关汽车配备办法》《中央国家机关行政经费的开支暂行标准》《接待外宾须知》等规章制度,不少还是他亲自修改、反复斟酌定稿的。

时任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高登榜回忆说:在习仲勋的领导下,“国管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基础建设,设机构、定编制,加强组织建设,并且颁发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管理局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习仲勋工作细致严谨”,“对于国管局编写的每份简报,阅读得十分仔细,提出许多具体意见。他时常鼓励我们放手工作,敢于开拓、敢于创新,对一些不够成熟的设想和方案,他也不急于求成,而是提出让办法和措施在实践中检验一下,看能不能行得通,再全面推广”。

1955年3月4日,第13次秘书长会议通过秘书厅“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时,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与总理办公室、秘书厅有关工作联系事项的规定”,协调三个办公机构的关系。会议还成立以习仲勋为书记的国务院机关党组。他要求秘书厅必须适应国家行政机关工作的发展,逐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能,采取定期电话联系,健全报告制度,主动联系来京的正副省、市长,加强接待工作,为来京人员提供方便等措施,加强和省、市、自治区政府的联系,为基层服务,克服官僚主义。

建立国务院信访制度,是习仲勋建章立制的最大亮点。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十分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认为这是党和政府倾听群众呼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1954年,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由习仲勋负责成立国务院信访室,专门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从此,信访工作开始步入正轨。时任国务院信访室主任马永顺回忆说:“习仲勋非常重视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信访反映的问题。我们送给他的重要来信《摘报》、来访《接见报告》和综合报告等,他都批给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市处理,或者指示我们具体处理。他从不把群众的问题当‘小事,或者置之不理。”

不管工作多忙,他都要抽出时间亲自处理重要的来信来访,为接访工作做出表率。1954年12月30日,习仲勋根据西北地区来信来访反映农村工作的一些问题,向毛泽东、周恩来写了一个专题报告。在草拟这个报告时,他要求秘书把群众反映的真实事例和真实语言写进去。当报告送到手中时,他不觉皱起眉头,问:为什么没有把群众对食油供应紧张不满的实例反映出来?秘书为难地说,事例中有些话说得比较粗俗,是否可以不一一列举?他坚持“要把真实情况报告毛主席”。

原来,群众来信反映两件事。一件是,有人认为,现在食油比旧社会还紧张,因而讲怪话说:“食油四两,想起老蒋”;另一件是,有人反映说,一位农民赶着木轱辘大车跑运输,车轴因没有油润滑而发出吱吱响声,气得这位赶车的农民叫骂说:“我都没油吃,你还想吃油呢!”说完就向车轱辘撒了一泡尿,以此发泄对食油供应政策的不满。这份报告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批示有关方面加以解决。

1957年5月31日,习仲勋建议,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秘书厅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他严肃地批评一些干部对信访工作不重视,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以及对来信来访照抄照转、错抄错办、草率推诿的现象。他认为主要原因是干部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和群众离得远了,群众观念减弱了,对群众疾苦的关怀淡漠了。他举例说,国家测绘局在西安盖房子,用推土机一下子推了58亩快要成熟的麦子。尽管是花钱买地,但这种做法,老百姓就很有意见,甚至骂“共产党是什么党”!他认为,信访工作反映的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来信来访“不是小事,是大事,不是一般工作,是个重要的政治任务”。

习仲勋关注群众来信来访,关心牵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1959年6月,甘肃群众不断来信反映缺粮严重。26日,马永顺将一封群众来信和寄来的一包“食物”送到他面前。他看了信,又瞧瞧寄来的东西,用力掰了一点,放进嘴里尝了尝,极为痛心地说:“这哪里是人吃的?!”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安排两名干部去甘肃实地调查处理。

为畅通这条渠道,习仲勋提出六条要求:一是各省、市、自治区党政领导,必须各有一位书记和省长分管信访工作;二是处理问题要争取主动,摆脱被动;三是实行专职机构和大家动手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机关干部中的一些负责人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其事;四是按信访反映问题的性质,分别交由中央或地方各级机关负责处理,避免照抄照转;五是清理积案,抽调部分干部,突击清理尚未转出去的积案和已转出去尚未结案的积案;六是按干部管理权限处理所涉及的干部。这六条意见,是国务院信访制度的基本准则,是信访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助推器”,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从1952年至1962年,习仲勋在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下整整工作十年。习仲勋回忆说:“这10年,我和周总理朝夕相处,耳提面命,亲聆教诲,获益良多,是我一生中受到教育和帮助最多的时间。”

责任编辑 / 冷 波

猜你喜欢
习仲勋国务院总理
新总理
国务院纠正“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
中国画《习仲勋与两当起义》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习仲勋 政治生涯的“艰苦岁月”
总理答记者问最『强』音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国务院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
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