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和历练并存,收获与反思同行

2016-11-01 09:24杨静娟
江苏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课程基地资源建设综合实践活动

【摘 要】常州市实验小学与常州市平岗小学是集团化办学体制下的结对学校,以强带弱寻求教育均衡发展是集团化办学的宗旨。基于对两校优劣势的分析,学校提出了以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以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为突破口,探索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促进学科均衡发展的新思路。历经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项目建设盘活了集团的优质资源、开发了新资源、引入了社会性资源,带动了师生发展,形成了辐射效应,为两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资源建设;课程基地;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54-02

【作者简介】杨静娟,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常州,213000)教师,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特级教师,高级教师。

一、基地建设基本概况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于2013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本项目建设涉及两个校区,平冈校区为项目学校,双桂坊校区为共建学校,项目简称“2136工程”,即:两室一馆三区六小社团。

平冈校区的建设项目有两室:劳技创新室、数字化学习室;一馆:消防体验馆;三区:安全体验区、培植实践区、“家乡的味道”民俗微街区;六小社团:小布艺社团、小编织社团、小木工社团、小烹饪社团、小卫士社团、小种植社团。

双桂坊校区配套建设的项目有:改造“劳技创新室”、建设“数字化学习室”、新建“课程研发与师训中心”、成立“以名师工作室命名的教师培训基地”。

经过近两年半的努力,项目建设硬件设施与环境改造工程已经完成,目前已经投入使用。软件建设正在逐渐建设与完善之中。为了优质完成建设任务,课程基地软件建设任务已经纳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新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二、基地建设实施策略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学校采取的建设策略主要有:“借力——借东风”策略;“引资——求共赢”策略;“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策略。

1.“借力——借东风”策略。

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课程基地建设能有如此快的进展,首先得益于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常州市钟楼区政府对此项目予以最大力度的支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拨付了经费,这给予了建设学校极大的支持和鼓励。相关建设部门也给予政策倾斜,工程实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多开绿灯”,“走绿色通道”,赋予了学校自主建设的一定权限。同时,常州市教育局也做“推手”,在常州市平冈小学举行了“2014年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申报培训会”。在会上,学校对课程建设情况做了专题介绍,既讲经验,也谈方法与策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助推了基地建设的速度。当然,学校各方面重视也离不开。校长、副校长、教研组长等均扎实地参与到课程基地的建设中,同时又汇集其他管理者和教师的智慧,多次倾听大家的意见,反复论证,积极推进,有力地助推了课程基地的建设进度。

2.“引资——求共赢”策略。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光靠项目申报获取的90多万元建设费用是不够的。因此,学校积极争取社会多方支持。首先,学校争取到了常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常州市应急中心、常州市消防支队、常州市“乐当家”服务中心等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近20万元的资金支持,帮助我们建设完成了“安全体验区”,提供了“研究体验馆”的部分设施设备,如消防支队提供了价值八万元的大型消防逃生体验充气设备,供全校师生体验;常州市应急中心提供了民防安全体验、家居安全体验设施设备及给予学生模拟体验的触屏软件等。同时,他们也给予我们建设建议,让我们原有的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其次,我们争取了常州市民俗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他们给我们送来了常州民风民俗的一整套资料,帮助我们把脉现有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同时,也积极支持我们在初步建成之后开展一次常州市民俗文化推进会,以扩大基地的辐射影响力。第三,学校争取广告设计公司的支持。通过招投标,学校确定了恢宏公司来进行文化设计与制作。为了切实贯彻学校的意图与办学思想,学校对他们进行了办学理念与办学思想的宣讲与培训,并赠送给他们学校出版的文化专著《学会分享》,让他们能够全方位了解学校。每次的设计都要反复论证,反复修改,努力达成意图。随着一次次的磨合与锤炼,现在所呈现的基地建设项目设计不仅把脉了学校的办学思想,领会了学校的建设意图,而且比较好地体现了我校“人人都是吸纳的树,个个成为分享的源”的价值追求与教育哲学的表达,使项目建设在校园中既有特色,又不突兀,体现了物化环境的和谐。

3.“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策略。

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2136工程”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易难”问题。我们选择了“先易后难”的策略。

(1)简易容易复杂难。以“两室一馆三区六小社团”来说,相对简单的是“安全体验区”、“培植实践区”、“六小社团”、“劳技创新室”、“数字化学习室”等的建设,因为功能相对单一,且基础设施比较好。而“研究体验馆”、“民俗文化街区”的建设相对复杂,不是简单的买个设施设备能够解决的,它需要渗透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思想、育人理念、价值追求的准确理解,同时又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呈现理解,相对来说,这方面较前者来说是比较难的。现在虽然工程全部结束,但回想起来,我们觉得,当时我们选择这样的策略应对纷繁复杂的工程还是比较明智的,因为,一方面保证了在工程的进展上不浪费时间,同时也为复杂工程的展开留存了足够斟酌、思考的时间,为整体工程的高质量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硬件容易软件难。在“2136工程”建设中,既涉及硬件的添置,更涉及软件的开发、利用。相比较而言,作为硬件设施设备的采购、环境文化的布置要容易些,而真正难的,是每个室的“资源整合”“微课程开发”“体验软件”的选择及开发。目前,我们的硬件采购、配置均已完成,软件制作、选择也已开始启动,学校结合相应的一些活动,虽已经积累、制作了部分素材,但离我们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接下来我们要重点突破的工作,就是认真组织师生结合研究活动,开展相关软件资源的搜集、整理、开发、制作与利用工作。

(3)环境容易文化难。根据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136工程”的方案,“营造教学环境,打造特色文化”是目标追求。目前,我们正在努力营造教学环境,这一点相对而言容易些。而难的,是特色文化的真正渗透。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学校特色文化是分享。我们的课程文化是给学生一段难忘的分享经历。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是让每个孩子在以“经历、体验、探究、实践”为核心要素的实践性体验分享中成长。这样的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在硬件基本到位的基础上,我们将在课程领域、活动领域等全方位打造,真正提升课程品质。

三、基地建设取得成效

在两年多的基地建设历程中,我们本着“边建设边使用、边使用再建设”,本着“边建设边总结、边反思边辐射”的理念,在挑战中历练,在历练中收获。学校建成的“常州市中小学消防体验中心”已经向全市中小学开放,现已接待多批次学校学生的实践体验活动。基地建设以来,学校除了举办开放性的基地活动以外,还接待了十多批慕名而来的省内外考察者,有的学校甚至对基地进行了连续性的考察活动。“人人都是吸纳的树,个个成为分享的源”,这既是学校教育哲学的表达,更是我们基地建设奉行的宗旨,我们希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将我们的基地建设得更好。

猜你喜欢
课程基地资源建设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保定旅游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立足课程基地 推进教学改革
构建活动化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推进人文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