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京剧拓展性课程的思与行

2016-11-01 09:24陆志敏
江苏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课程改革

【摘 要】江苏省南通市五里树小学自2007年将国粹京剧引入校园后,创造性地提出“儿童京剧”的概念。在继承传统,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了以“儿童京剧拓展性课程建设”为主题的课程改革,努力进行京剧平台体系、京剧课程体系、京剧传播体系的建设,着力探索艺术教育的新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条“京剧进校园”的特色教育之路。

【关键词】儿童京剧;拓展性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70-02

【作者简介】陆志敏,江苏省南通市五里树小学(江苏南通,226013)校长,一级教师。

一、改革的背景与缘由

江苏省南通市五里树小学坐落于南通市港闸区陈桥街道。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八百多人。近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传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曾获得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铜奖、全国“和平杯”京剧小票友大赛二等奖、首届江苏省“母亲河奖”、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南通市“硬笔书法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2007年10月,五里树小学就开始了京剧教学的尝试,聘请南通艺术剧院专业演员李鹏山老师及其助手沈红霞老师到校对学生进行培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京剧唱段教学及“咚咚锵”京剧社团活动。

我们发现,让京剧走进课堂,既让学生欣赏到了京剧的美,也改变了教育观念,开辟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天地。

二、改革的内容及举措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创造性地提出“儿童京剧”的概念,开展了以“儿童京剧拓展性课程建设”为主题的课程改革,着力探索艺术教育的新思路。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儿童京剧拓展性课程建设是以传统京剧为基础,以儿童京剧课程为切入口,整体构建,纵深推进,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宽京剧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以突显京剧艺术传承文化、润泽生命、培养人、教育人的深层文化品位,丰富现代儿童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儿童京剧平台体系建设。

(1)信息化活动中心:建成一个由声、光、电,网络、舞台等综合构成的,既可用于演出、观摩,又可用于电视演播、戏曲放映、师生网络互动和举行大型会议的信息化环境。

(2)数字化试听编辑室:用于策划、编辑音频、视频。培养学生实践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儿童的综合素养得提升。

2.儿童京剧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儿童京剧的拓展性课程”开发本着“为了儿童的发展”宗旨,让京剧走进儿童的生活,让京剧文化融入儿童的成长。当前面向儿童的京剧资源还比较稀少,需要整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力量进行筛选和开发,形成由文本、绘画、音像等共同组合而成的校本教材体系。

(1)鉴赏课程体系建设:京剧包括了文学、表演、音乐、唱腔、伴奏、服饰、脸谱等诸多艺术元素,形神兼备,风格多样,技艺精湛,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鉴赏性的校本教材及其衍生教材的开发能全面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

(2)体验课程体系建设:在鉴赏的基础上,让儿童在“动”中直接体验、感受京剧的节奏、音色和所蕴含的精神,透过京剧的模仿活动来引导儿童学会合作、扮演、表达心意、创作思考等。

(3)创生课程体系建设:创造性的儿童京剧是由成人引导,让儿童亲身参与的京剧创编过程,使京剧从静态的体验感悟变成动态的双向交流,儿童在其间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实现自我展现与提升。

3.儿童京剧传播体系建设。

(1)文化环境建设:校园的环境建设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学校将以京剧为切入口,构建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构筑儿童视角下的京剧艺术载体,通过精心设计将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2)网络环境建设: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开发基于网络的具有学校特色教育的儿童课外活动平台,对儿童课外学习活动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添砖铺瓦。

(三)改革的主要举措

1.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点,创建多元学习环境。

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活动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针对个体特点的交互式活动、采用多元评价等,让京剧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有效。

2.以校本研究为辐射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京剧是国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以校本研究为抓手,建立文化欣赏平台、活动实践平台和成果交流平台,让京剧这门高雅艺术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更多的少年儿童想听京剧,了解京剧,喜爱京剧。

3.以课程建设为突破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它把诗词、舞蹈、音乐、美术、化妆、风俗等自然地融为一体,是一种堪称完美的艺术形式。让京剧艺术走进课堂,挖掘其中贴近儿童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重组、整合,从而促进儿童的审美能力、言语技能、人文素养等的全面提升。

三、改革的成效及展望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着力探索艺术教育的新思路,使艺术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2015年底,学校高质量地通过了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视导组专家的中期验收。

1.进一步优化了儿童京剧艺术教育的氛围。

学校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儿童京剧艺术活动器材等硬件建设和校园环境的美化,营造了浓厚的儿童京剧艺术育人氛围,使学生学习、生活在儿童京剧艺术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

学校在校园建设中,尤其注重艺术性和教育性。一是先后设计出有关京剧脸谱的宣传板画,渲染出浓烈的弘扬儿童京剧文化资源的氛围;二是注重景点的人文性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努力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三是学校的板报画廊、班级的黑板报经常宣传有关儿童京剧艺教方面的知识,陶冶学生儿童京剧艺教的情操,激发了学生参与儿童京剧艺教的兴趣。

2.进一步提高了儿童京剧艺术教育的质量。

学校在提高京剧课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在各项教育活动中渗透儿童京剧艺术教育,实现以美陶情,以美育德,以美益智,构建全方位的艺教模式。把儿童京剧艺术教育渗透到艺术学科教学之中。学校强调儿童京剧教育应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环境,甚至教师形象、教师语言等方面入手。如音乐课中加入儿童京剧欣赏学习,美术课上学画京剧脸谱等,学生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文学修养。学校还组织音乐、美术学科组成立了儿童京剧教育的专项课题研究,本着“弘扬民族文化,学习艺术国粹”的理念,积极挖掘儿童京剧文化资源,确立了以儿童京剧教育为突破口的学校艺术特色建设课题。

3.进一步放大了儿童京剧艺术教育的效应。

学校将班级、少先队的活动与儿童京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逢元旦、六一节、国庆节举办有关儿童京剧文艺汇演或歌咏、器乐演奏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班队活动的品位,组织儿童京剧表演参加社区和区艺术节的比赛。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学校既重视训练的强化,更注重成果的展示。去年所举办的校园儿童京剧艺术节,市、区部分领导也参与了活动,并对活动赞不绝口,还饶有兴趣地和学校儿童京剧队的小演员合影留念。观众的热情激发着学生的演出热情,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学校的儿童京剧队知名度也在多次汇报演出中得到不断扩大。

猜你喜欢
拓展性课程课程改革
“三适连环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实验探究为切入点的拓展性课程研究
由易到难分层设计 循序渐进系统推进
基于教材增设素材,拓展课堂学习空间
有效实施拓展性课程的思考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英语拓展性课程中微影音的开发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