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建设为学生的“诗美人生”奠基

2016-11-01 09:24杨扬陈生
江苏教育 2016年16期

杨扬 陈生

【摘 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提出了“为学生的诗美人生奠基”的特色初中建设目标,让课堂充满诗意,实现以学引思,以学定教;诗韵青春,举办艺术节、青春仪式、毕业典礼和“文武先锋”训练营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艺术、道德和文化体验。诗画校园,优化楼宇的布置,诗化楼宇的命名,营造诗意的育人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诗美人生;诗意课堂;诗韵青春;诗画校园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94-02

【作者简介】1.杨扬,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江苏建湖,224700),高级教师,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陈生,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江苏建湖,224700),高级教师,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初中教育向何处发展?这历来是教育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在具有近百年创办历史的建湖县中学旧址上新办的集团化学校——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历经风雨,不断前行。学校适社会发展所需,合时代进步节拍,以办优质学校、求高位发展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丰富办学内涵,彰显办学品位,创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教育。学校经过调查和研究,决定在继承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学校学科教学优势,沿承传统,与时俱进,提出“为学生的诗美人生奠基”的特色初中建设目标,成为建湖县教育局“创建文明单位先进集体”和建湖县校本研修学校。围绕学校特色育人目标,整合多项特色项目,规划发展形成惠及全体学生的特色课程体系及实施策略、发展路径和保障机制,培养学生成就“诗美人生”的价值追求,办成独具特色、优质高效的初中名校。

一、诗意课堂

汇文实验初中的“诗意课堂”,追求精致高雅,着意彰显课堂的结构美、节奏美以及意境美。实现让学引思,以学定教,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诗意课堂的结构美

每一节课都必须完整呈现课堂的基本结构:导入——揭示目标——主问题探究(主要内容导学)——小结(盘点收获)——作业。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性,一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防止随意课堂、漫无目标式课堂的出现;二是追求完美课堂教学,使每个教师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二)诗意课堂的节奏美

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是显性的,但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无痕的。教师要做到课堂结构的流畅性,必须要重视每个环节的过渡、取舍和详略,重视课堂教学的节奏,做到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既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又遵循不同学科的教学常态。

(三)诗意课堂的意境美

课堂的唯一主人是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思,让学生说,让学生辩,让学生写,充分尊重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权利。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质疑、合作、探究,师生合力营造“有意象、有想象、有留白”的课堂意境。

二、诗韵青春

围绕学校诗韵青春特色建设,利用校内外资源,做大、做优、做强学校特色项目平台,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诗歌创作体验中心、学校年度文化盛典为依托,组织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实践,体验和分享。以“汇文美少年”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分年级举办艺术节、青春仪式、毕业典礼和“文武先锋”训练营等,在如诗的韵律中,丰富了学生的艺术、道德和文化体验。

(一)青春之语:青春讲堂,为青春期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但对是非美丑辨识不清,容易被外界的不良环境所诱导。这一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可塑性极强。根据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学校每学期都邀请文学、法律、心理咨询、身体保健等方面的专家,参与我校“青春讲堂”系列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指点迷津,保驾护航。

(二)青春之歌:“文武先锋”训练营,让学生倾听青春拔节的声音

2015年4月起,学校每年将邀请县武警中队干警参与我校八年级“文武先锋”训练营活动。在为期十天的准军营生活体验中,八年级全体学生接受了文与武、美与力、心与身的三维目标的洗礼。5月,则结合“十四岁青春礼”进行汇报表演,举行“我的梦”心愿袋珍藏仪式,军列检阅典礼。

(三)青春之舞:社团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社团是学校的第二课堂,是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重要平台。2014年秋学期以来,学校先后成立了文学、舞蹈、美术、书法、音乐、播音、奥数、摄影、乒乓球、足球、跆拳道等社团,每周四下午两节课后学生便到各自所在的社团参加活动。众多社团中,我们重点打造的是诗歌社团。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古诗词、创作现代新诗等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让诗意栖居校园。2015年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校园“诗歌节”,通过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比赛、诗人进校园、诗歌征集、出刊诗歌集、编写诗歌教材等形式,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先后出版了《君竹》《读诗》等诗歌特刊。刘静、杜逸轩等同学还荣获了2015年江苏省第二届少年诗歌节一等奖。

三、诗画校园

幽雅别致的假山池沼,翠拔青葱的水杉竹林,诗意氤氲的人文氛围,令每一个走进汇文集团的人都会被这如诗如画的校园景致所深深吸引。环境和氛围是潜课程,具有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文化能体现出“桃李不言”的特点,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被感染和熏陶。学校将通过营造诗意的育人氛围,打造诗意的校园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创建诗教乐园。

(一)美化校园建设,营造环境美

重建百草园,整合苹果园、竹园等校园环境文化,让学生一走进校园便感受到芬芳与美丽。在原实验初中本部南迁、汇文路道路扩建中,百草园几近被毁,目前俨然是一座荒园。今年夏天,学校将根据百草园的地形特点,进行重建,恢复百草园的原貌,让它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师生学习和休憩的好去处,成为学校对外展示的窗口。

(二)优化教室布置,打造诗意美

学校在各幢教学楼的外墙上都悬挂着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作品,教室的内墙则张贴学生的优秀书法、绘画和文学作品,践行楼一楼大厅是我校历届学子的作品展,这些都在以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化。走进教室,一首首优美的小诗贴在精心设置的专栏中,老师精心为学生制作诗意专版,既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又平添了教室的诗意气息,这样的布置营造了优良的育人环境,学生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诗意的熏陶。

(三)诗化楼宇命名,创造文字美

2016年,学校将以“诗美人生”为主题词,征集每一幢楼宇、每一处文化长廊以及每一条校园路径的“美名征集”活动,用优美的名称对学生进行影响和熏陶,从而直抵心灵,让其自觉地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较好地形成诗意心境和诗意态度。